应用于标准化集中式终端的上位机调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4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8174.0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标准化集中式终端的上位机调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配网调试技术领域,包括上位机软件和测试工装,所述上位机软件内置于上位机中,所述上位机软件包括人机交互单元、故障判断模块,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电源模块、模拟电压电流模块、指示灯模块和遥信控制模块;所述测试工装通过线束与被测终端连接,施加测试参数,所述上位机通过网线与被测终端连接;本发明将测试工装通过线束与被测终端连接,施加测试参数,将上位机通过网线与被测终端连接,接收报文,上位机通过上位机软件分析被测终端的报文,即可判断当前被测终端是否合格并生成一个测试报告,整体自动化测试,能够大大的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并快速定位设备故障。

    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及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8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710186699.9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及充电方法,包括:主回路和二次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输入保护断路器、交流智能电能表、防雷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二次回路包括控制继电器、急停按钮、运行状态指示灯;还包括充电桩智能控制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本发明壁挂式交流充电桩,质量轻,占用空间小,结构合理,便于二次开发,使用寿命长。具有防雷、防电、拔枪断电等功能,适用于无人管理的停车场,用户可自行充电并结算,因为本发明具有GPRS通讯模块,可以实时监测,并上传充电桩数据,交流输出配置交流智能电能表,进行交流充电计量,具备完善的通信功能,可将计量信息通过RS485分别上传给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网络运营平台。

    用于母线侧三工位开关环网柜联络方案的五防联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90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3352.4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母线侧三工位开关环网柜联络方案的五防联锁装置,包括盒体、蜗杆插销、1号工位接地卡销、2号工位接地卡销、1号工位隔离卡销和2号工位隔离卡销;所述蜗杆插销在所述盒体内转动或者上下移动;所述蜗杆插销上开设有1号接地槽口、2号接地槽口、1号隔离槽口和2号隔离槽口,分别供对应的四个卡销插入;所述1号接地槽口和所述2号接地槽口设置在所述蜗杆插销的左侧,所述1号隔离槽口和所述2号隔离槽口设置在所述蜗杆插销上的右侧;所述蜗杆插销上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旋转到对应卡销的一侧时,使另一侧卡销插入槽口,在对应的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限制所述蜗杆插销不可移动口;对应每个卡销均设置有拉锁。能够保证线路接地的安全性。

    环保型气体开关柜

    公开(公告)号:CN1055296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083952.3

    申请日:2016-02-06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气体开关柜,包括开关气箱,开关气箱内设置有断路器/负荷开关、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所述开关气箱内充有氮气。本发明环保型气体开关柜,可以防止因绝缘气体泄漏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绝缘性能更好;绝缘侧板、各分段轴、三相静触头座、三相传动轴均由热塑性工程塑料注塑成型,使用后材料可回收,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箱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32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240171.8

    申请日:2011-08-19

    Abstract: 一种箱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属于输配电开关柜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等,箱体为长方体箱,箱体内腔通过第一、二、三、四、五、六隔板将箱体内腔由上至下分为电控装置间隔、真空断路器间隔、传动间隔、电缆仓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电控机构安装于电控装置间隔内,真空断路器包括三个固封极柱,三个固封极柱沿箱体长度方向并排安装于真空断路器间隔内,传动装置安装于传动间隔内,三相隔离开关单元、三个外接电源进出端装置分别沿箱体宽度方向并排安装于隔离开关间隔内和电缆仓间隔内,箱体上设有观察孔。本发明整体体积小巧布局简洁、内部电器运行安全性高、箱体体积大大减小节省造价成本。

    12KV固体绝缘环网柜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1411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90493.X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12KV固体绝缘环网柜包括柜体、安装在所述柜体内由环氧树脂浇注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主母线接口,上壳体内固封有真空灭弧室,所述下壳体内固封有外连接出口,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配合形成的空间内装置有隔离开关,主母线、真空灭弧室、隔离开关、外连接出口依次电连接,所述下壳体中还固封有接地端与所述隔离开关电连接。本发明12KV固体绝缘环网柜尺寸小,具有更好的绝缘性能,且绿色环保,适合各种环境使用,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新型固体绝缘开关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09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587798.6

    申请日:2010-12-14

    Inventor: 张焕粉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固体绝缘开关涉及一种电气开关。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具有三工位的固体绝缘开关。本发明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设置有母线接线端、出线套管、接地端和熔断器下接口,其中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安装有负荷开关用真空开关管或断路器用真空开关管,第一腔体的上方设置有真空开关管控制机构,第二腔体的上端安装有隔离上端静触座,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绝缘拉杆,绝缘拉杆的内端安装有导电动触头,导电动触头与出线套管相连通,第二腔体的底部安装有接地用真空开关管,接地用真空开关管的上方设置有隔离下端静触座,隔离下端静触座的下部安装有触头弹簧,熔断器下接口与隔离下端静触座电连通。

    基于超级电容的DTU掉电保持电路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5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38023.7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DTU掉电保持电路及控制方法,包括:5V系统电源和后级电路,5V系统电源与开关电路输入端相连接;开关电路第一输出端与后级电路相连接;开关电路第二输出端与超级电容电路输入端相连接;超级电容输出端与DC‑DC升压电路输入端相连接;DC‑DC升压电路输出端与后续电路相连接。本发明通过集成超级电容与同步升压转换电路,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力保障方案,当DTU设备的主电源掉电时,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超级电容电路提供所需的电力,确保设备持续运行并完成必要的数据存储、故障检测与告警功能,避免历史数据丢失,从而提高配网自动化终端的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

    一种多路串口通信配电终端串口维护方法及串口维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31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9204.8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串口通信配电终端串口维护方法及串口维护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主控板MCU中存储具有规约特征库和波特率适用库的配置文件,对每个串口通信接口进行初始化分配,将串口通信接口接收的报文波特率和规约类型分别与串口通信接口初始化分配的波特率和规约类型进行匹配,均匹配一致时,对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报文传输给主站,调整串口通信接口状态,将获取的该串口通信接口的信息存储到主控板MCU中进行归档。本发明通过对串口通信后调整为不同状态的指示灯,直接醒目地通知配网运维人员串口状态,提升了终端设备通信缺陷检出率,缩短解决问题的闭环周期,降低配网运维对终端装置的巡维工作量,继而高效安全的解决问题隐患。

    一种制造业数据空间体系构建的多价值链创新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75997.1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业数据空间体系构建的多价值链创新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网络爬虫收技术采集客户评论,并通过隐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识别评论内的客户需求;S2、建立制造业客户需求层权重打分模型,将权重嵌入质量功能配置内转化成为设计需求,与TRIZ相结合确定解决制造业企业如何将客户需求融入多价值链协同创新方案的问题,形成AHP‑QFD‑TRIZ的理论链条;S3、基于多价值链维度,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划分创新要素维度,再结合创新法则相互耦合,生成若干创新方案备选项目;S4、基于创新方案的生成过程建立制造业数据空间体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造业企业缺乏将客户需求融入多价值链协同创新方案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