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4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50173.0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控制方法,属于组网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涉及多区域及多设备的智能组网控制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组网要求,将同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组网设备连接至同区域的光纤HUB,并将同区域或不同区域的光纤HUB相连,形成光纤网络;由组网控制模块控制接入所述光纤网络的每一光纤HUB的状态,完成组网设备的智能组网;当所述组网控制模块控制指定组网设备传输数据时,与所述指定组网设备相连的光纤接口模块接收指定组网设备发出的光纤信号并转换成串行电信号,并传输至该光纤接口模块中的交叉开关;根据该交叉开关的下一级交叉开关的状态确定串行电信号的传输路径。

    一种基于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70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329227.7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系统,属于光纤网络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基于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系统设计难度大、数据传输及时性差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光纤接口板、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多种类型的测试设备及上位机;其中,根据光纤网络的网络拓扑架构连接多个所述光纤接口板;每个所述光纤接口板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每个所述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连接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测试设备;任选一个所述光纤接口板连接所述上位机;从而形成所述光纤网络系统。

    一种基于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70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27791.5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工作方法,属于光纤网络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涉及多类型测试设备的光纤网络工作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连接有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测试设备的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及上位机,搭建光纤网络系统;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和上位机分别生成数据帧、并将数据帧转换成光信号后上传至光纤网络;其中,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编码测试设备输出的测试采样数据生成数据帧;上位机通过编码用于控制测试设备的控制数据生成数据帧;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和上位机还分别接收来自光纤网络的光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的解析结果执行转发、回收或处理操作。

    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465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0175.X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属于智能组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涉及多区域及多设备的智能组网系统的问题。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包括:光纤HUB,每一区域至少布设一个所述光纤HUB,所述光纤HUB用于连接同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组网设备;还用于与同区域或不同区域的光纤HUB相连后形成光纤网络;组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接入所述光纤网络的每一光纤HUB的状态,完成组网设备的智能组网。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组网及布线过程的灵活性,有效提升了组网能力,能够很好地实现涉及多区域及多设备的智能组网系统,并能够实现智能组网系统中接入的组网设备的扩充。

    一种适配于光纤网络的多类型信息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708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329237.0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于光纤网络的多类型信息传输方法,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基于光纤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的问题。一种适配于光纤网络的多类型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将各类型的测试设备分别连接至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的数据发送端口和数据接收端口,将所述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连接至光纤网络;分别采集每一类型的测试设备的测试采样数据并编码,得到相应的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转换为光信号,并将所述光纤信号并上传至光纤网络。

    一种适配于光纤网络的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508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29236.6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于光纤网络的多类型信息传输装置,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基于光纤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发送端口、数据接收端口,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及光纤收发一体模块;每一类型的数据发送端口的输入端连接相应类型的测试设备的信号输出端,每一类型的数据发送端口的输出端连接编码模块的输入端;每一类型的数据接收端口的输入端接解码模块的输出端、每一类型的数据接收端口的输出端连接相应类型的测试设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光纤收发一体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模块的输出端、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的输入端、光纤接口与光纤网络相连。

    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4655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050175.X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属于智能组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涉及多区域及多设备的智能组网系统的问题。一种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包括:光纤HUB,每一区域至少布设一个所述光纤HUB,所述光纤HUB用于连接同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组网设备;还用于与同区域或不同区域的光纤HUB相连后形成光纤网络;组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接入所述光纤网络的每一光纤HUB的状态,完成组网设备的智能组网。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区域的智能组网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组网及布线过程的灵活性,有效提升了组网能力,能够很好地实现涉及多区域及多设备的智能组网系统,并能够实现智能组网系统中接入的组网设备的扩充。

    一种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38678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2435.X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属于仿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仿真平台中仿真任务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该平台包括:仿真主控系统、仿真管理总线、实时仿真总线及计算节点;仿真主控系统,根据仿真任务及计算节点列表生成仿真任务列表;仿真任务列表包括多个仿真子任务及部署每一仿真子任务的计算节点;将仿真任务列表发送至仿真管理总线,由仿真管理总线将仿真子任务发送至相应计算节点;还将仿真控制指令通过实时仿真总线发送至相应计算节点,以控制计算节点执行仿真处理过程的进度;计算节点,用于基于接收到的仿真子任务及仿真控制指令执行仿真处理过程,通过实时仿真总线与仿真主控系统及其他计算节点交互仿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一种基于PMC接口的仿真设备间时间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4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0179.X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MC接口的仿真设备间时间同步方法,包括:将时钟同步装置发出的时钟同步信号通过授信总线发送至仿真设备内各计算节点,各计算节点均包括基于PMC接口的时钟板卡;各计算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时钟同步信号与本地晶振的秒信号进行时差测量,计算得到本地晶振与时钟同步信号的相对频率偏差;根据所述相对频率偏差对本地晶振进行频率修正后,基于PMC接口的时钟板卡得到与时钟同步信号无偏差的本地频率基准信号;根据基于PMC接口的时钟板卡获得的所述本地频率基准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时延控制使得仿真设备间实现时间同步;仿真设备内各计算节点通过光纤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仿真设备组成的时间同步网络存在时间误差以及适应性需求问题。

    一种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678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122435.X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属于仿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仿真平台中仿真任务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该平台包括:仿真主控系统、仿真管理总线、实时仿真总线及计算节点;仿真主控系统,根据仿真任务及计算节点列表生成仿真任务列表;仿真任务列表包括多个仿真子任务及部署每一仿真子任务的计算节点;将仿真任务列表发送至仿真管理总线,由仿真管理总线将仿真子任务发送至相应计算节点;还将仿真控制指令通过实时仿真总线发送至相应计算节点,以控制计算节点执行仿真处理过程的进度;计算节点,用于基于接收到的仿真子任务及仿真控制指令执行仿真处理过程,通过实时仿真总线与仿真主控系统及其他计算节点交互仿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