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及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10103.5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及阵列,该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包括:载体,具有开口的腔体;单元结构,包括:矩形地,设置在腔体的内侧表面上;L型馈电单元,设置在腔体内,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渐变型馈电贴片和渐变型馈电探针,其中,渐变型馈电探针垂直于腔体的底面;馈电结构,设置在腔体内,分别与矩形地和渐变型馈电探针相连接;天线罩,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以覆盖开口,与载体共形;共形辐射单元和寄生辐射单元,间隔设置且均贴合设置在天线罩的朝向腔体的一面,均与天线罩共形。能够解决传统的L型馈电天线为平面结构且工作带宽受限,难以满足飞行器平台异形面安装约束下的宽角域波束覆盖要求等问题。

    一种大角度扫描微带相控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119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10481203.0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角度扫描微带相控阵天线,包括若干个分形结构形式的微带天线单元、上层微波介质板和下层微波介质板,所述的每个微带天线单元包括微带辐射贴片、耦合馈电微带线、射频连接器和天线地板。本发明通过采用新颖的分形微带天线单元结构形式和地板修形技术,有效拓展了传统微带相控阵天线的扫描范围(主波束可实现大于±70°的扫描),无需额外的周期结构覆层或去耦网络,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和制造成本,保持了传统微带天线的低剖面优势。

    多模多功能通信导航共口径一体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332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1168913.6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模多功能通信导航共口径一体化天线,包括盘锥锥体、金属腔体、第一馈电接头、金属圆盘、多个金属短路柱、第二馈电接头、微带天线和连接件,盘锥锥体为通信天线,微带天线为导航天线,盘锥锥体内嵌于金属腔体内且与金属腔体底板同轴设置,第一馈电接头穿过金属腔体的底板中心与盘锥锥体的下端中心连接,金属圆盘设置在盘锥锥体的上端且通过多个金属短路柱与金属腔体的底板连接,多个金属短路柱中任一个金属短路柱设置有通孔,第二馈电接头设置在金属腔体的底板上并穿过通孔为微带天线馈电,微带天线设置在金属圆盘上且通过连接件与多个金属短路柱固定连接。由此,可实现通信和导航天线共口径一体化设计。

    小型化收发共口径高隔离高温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865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1843.7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收发共口径高隔离高温天线,包括:在底板的第一表面上依次层叠接收单元、接收辐射贴片、发射单元和发射辐射贴片;接收辐射贴片通过多个金属化通孔与金属地层短路连接;第一电缆的发射单元馈电电缆探针依次穿过底板、金属地层、接收基板、接收辐射贴片、发射单元和发射辐射贴片的第一电缆通孔后与发射辐射贴片连接,第二电缆的接收单元馈电电缆探针依次穿过底板、金属地层、接收基板和接收辐射贴片的第二电缆通孔后与接收辐射贴片连接;多个金属化通孔环绕接收基板的第一电缆通孔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天线隔热层厚度高、天线占用尺寸大、天线功能单一以及多频共口径后隔离度恶化的技术问题。

    收发共口径宽角域扫描卫星通信天线阵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24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16428.4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发共口径宽角域扫描卫星通信天线阵及具有其的飞行器,该天线阵包括金属底板、多个天线单元和多个金属柱,任一天线单元均包括五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微波介质板、发射辐射贴片、接收辐射贴片、耦合馈电贴片、馈电网络、金属探针和馈电接头,馈电网络为3dB电桥馈电网络,馈电网络设置在第四微波介质板的下表面;第四微波介质板具有多个第一金属化过孔,第五微波介质板具有多个第二金属化过孔,多个第一和第二金属化过孔均位于馈电网络的四周;多个金属柱设置在多个天线单元的外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卫星通信小频比收发共口径设计及大角度扫描时增益缓慢下降的技术问题。

    一种螺旋天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10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77371.X

    申请日:2015-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6 H01Q1/50 H01Q19/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天线,由辐射体、金属反射板和高频插座构成,所述的辐射体包括螺旋线段和阻抗调节段,所述的螺旋线段由三段1/2圈的螺旋线构成,依次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螺旋线,第一螺旋线的一端与阻抗调节段光滑过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线的一端光滑过渡连接,第二螺旋线的另一端和第三螺旋线的一端光滑过渡连接,每段螺旋线均为等螺距,三段螺旋线的螺距存在如下关系:S3-S2=S2-S1=Δd。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及圆极化辐射特性,且相对于升角螺旋天线,加工精度要求和复杂度均大大降低。

    卫通导航三模收发一体化高温抗干扰阵列天线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4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43374.9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通导航三模收发一体化高温抗干扰阵列天线及相关装置,该阵列天线口面内共有7阵元,其中,有7个导航接收阵元、5个短报文接收阵元、5个卫星通信接收阵元,1个短报文发射阵元、1个卫星通信发射阵元,五个三频双圆极化共口径陶瓷天线单元均用于导航接收、短报文及卫星通信接收,第一收发共口径陶瓷天线单元用于导航接收以及短报文发射,第二收发共口径陶瓷天线单元用于导航接收以及卫星通信发射。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尺寸下的抗干扰阵列天线多模式集成口面利用率低、剖面高,合成波束增益低等问题,同时解决多模复合后的复杂天线体结构的耐高温设计的技术问题。

    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及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210103.5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及阵列,该低剖面宽带共形天线单元包括:载体,具有开口的腔体;单元结构,包括:矩形地,设置在腔体的内侧表面上;L型馈电单元,设置在腔体内,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渐变型馈电贴片和渐变型馈电探针,其中,渐变型馈电探针垂直于腔体的底面;馈电结构,设置在腔体内,分别与矩形地和渐变型馈电探针相连接;天线罩,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以覆盖开口,与载体共形;共形辐射单元和寄生辐射单元,间隔设置且均贴合设置在天线罩的朝向腔体的一面,均与天线罩共形。能够解决传统的L型馈电天线为平面结构且工作带宽受限,难以满足飞行器平台异形面安装约束下的宽角域波束覆盖要求等问题。(56)对比文件Zhuozhu Chen等.Conformal Cavity-Backed slot antenna embedded in a conicalplatform for end-fire radiation《. 2017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and Propagation & USNC/URSI NationalRadio Science Meeting》.2017,2239-2240.

    一种可重构的紧耦合宽带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2817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0126029.2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紧耦合宽带阵列天线,用于解决阵列天线带宽受限的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介质宽角匹配板和金属地板,及垂直固定在两板间的M个周期性排布的偶极子天线板,偶极子天线板包括介质板和N个周期性排布的偶极子辐射单元,相邻偶极子辐射单元的天线臂交叠排列,天线臂包括前臂与后臂,一个前臂连接平衡转换器地线,另一个前臂连接平衡转换器芯线,平衡转换器芯线与固定在金属地板上的天线连接器相连,两个后臂各通过短路平衡支节与金属地板相连。两个天线臂的前臂与后臂间,平衡转换器地线与两个短路平衡支节间各连接一个开关,通过四个开关的通断,实现紧耦合模式与常规模式的切换,实现对S/C/X/Ku频段全覆盖。

    共形天线全周期测试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14270.4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形天线全周期测试方法,包括:建立微带共形天线模型;建立初始载体平台模型,将微带共形天线模型设置在初始载体平台模型上得到第一组合模型;针对第一组合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取简化的载体平台模型,将微带共形天线模型设置在简化的载体平台模型上得到第二组合模型;针对第二组合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获取简化的载体平台在不同塑性形变时微带共形天线模型的电磁特性,得到电磁特性随塑性形变的演变规律;建立共形天线在微波暗箱条件下的近场辐射特性计算模型;对计算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获取待评估的共形天线的近场辐射特性,进而得到待评估的共形天线与标准天线之间的传输系数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