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容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29576.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发电技术领域的飞轮容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包括飞轮系统以及火电机组的发电系统。获取发电系统的设备参数以及模拟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按照模拟AGC指令指示的目标负荷以及目标调节速率,基于设备参数模拟发电系统运行,得到发电系统的模拟运行结果。分析模拟运行结果,确定飞轮系统的运行受限次数。如果运行受限次数满足运行条件,将待调整飞轮容量作为飞轮系统的飞轮容量。如果运行受限次数不满足运行条件,调整待调整飞轮容量,并重复模拟运行以及后续的操作。如此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符合发电系统运行需求的飞轮容量,便于利用确定的飞轮容量建设发电系统或者调整发电系统,降低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

    错列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及熔盐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28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16019.8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列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及熔盐储热系统,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横向布置的上集箱和多个横向布置的下集箱,所述上集箱与下集箱沿烟气流动方向错位排列;所述上集箱的熔盐流出部与相对的所述下集箱的熔盐流入部通过垂直的管排相连通,所述下集箱的熔盐流出部与相对的所述上集箱的熔盐流入部通过垂直的管排相连通;所述下集箱中处于头部位置的下集箱设有熔盐入口,所述上集箱中处于尾部位置的上集箱连通至熔盐集箱,所述熔盐集箱设有熔盐出口;所述换热器的烟气进口与熔盐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熔盐入口位于同一侧。该换热器有效的解决了烟气熔盐换热器的冻盐、管道布置复杂、换热系数不高等问题。

    机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机组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34934.4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机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机组及介质,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负荷调整指令,获取机组当前负荷、锅炉当前负荷、熔盐当前负荷以及当前分配系数,当前分配系数包括锅炉目标负荷权重和熔盐目标负荷权重;根据机组目标负荷和机组当前负荷,得到负荷差值;根据负荷差值、锅炉目标负荷权重和熔盐目标负荷权重分别确定锅炉负荷增量和熔盐负荷增量,根据锅炉当前负荷和锅炉负荷增量,确定锅炉目标负荷,根据熔盐当前负荷和熔盐负荷增量确定熔盐目标负荷;根据锅炉目标负荷和熔盐目标负荷,分别对锅炉和熔盐进行控制。该方法通过锅炉系统和熔盐系统协同控制机组负荷调整,实现机组按设定速率进行负荷调整。

    发电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5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29491.2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电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发电设备的故障描述信息,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处理故障描述信息,得到故障类型,再利用操作指导模型处理故障类型,得到故障处理回答文本,显示故障处理回答文本。操作指导模型是基于发电设备的知识图谱构建的生成式模型。采用生成式模型能够实现人机友好的交互过程,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和操作指导模型,能够自动生成针对发电设备故障的故障处理回答文本,以便工作人员基于故障处理回答文本快速处理发电设备的故障,提高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发电设备管理与运维的效率与智能化程度,减少不规范操作的潜在风险。

    耦合燃煤机组的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89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29537.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耦合燃煤机组的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两个不同的开度指令函数,两个开度指令函数为关于给水泵出口综合阀位指令变化的折线函数;实时获取给水泵出口综合阀位指令,通过第一开度指令函数f1(x)获得第一开度,通过第二开度指令函数f2(x)获得第二开度;控制主路调节阀开度为第一开度,控制旁路调节阀开度为第二开度,调节给水流量使得蒸发器水位实测值等于蒸发器水位设定值。本发明根据获取给水泵出口综合阀位指令的大小,通过两个开度指令函数分别得到主路和旁路调节阀的开度指令调节给水流量,削弱单阀门的非线性,便于母管流量控制,实现蒸发器水位全工况控制,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煤粉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6288.X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煤粉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执行机构,先获取煤粉燃烧的燃烧数据,并且基于燃烧数据计算稳定性定量参数;再确定稳定性定量参数与第一稳定性参数的第一大小关系,稳定性定量参数与第二稳定性参数之间的第二大小关系以及当前时刻与上一次调整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后判断第一大小关系、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是否满足调整条件,如果第一大小关系、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满足调整条件,则提高所述煤粉燃烧的稳定性。基于第一大小关系、第二大小关系以及时间间隔这三个维度,确定是否提高煤粉燃烧的稳定性,能够提高触发增加煤粉燃烧稳定性的准确程度,能够避免出现过度调整或者延迟调整。

    错列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及熔盐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28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6019.8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列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及熔盐储热系统,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横向布置的上集箱和多个横向布置的下集箱,所述上集箱与下集箱沿烟气流动方向错位排列;所述上集箱的熔盐流出部与相对的所述下集箱的熔盐流入部通过垂直的管排相连通,所述下集箱的熔盐流出部与相对的所述上集箱的熔盐流入部通过垂直的管排相连通;所述下集箱中处于头部位置的下集箱设有熔盐入口,所述上集箱中处于尾部位置的上集箱连通至熔盐集箱,所述熔盐集箱设有熔盐出口;所述换热器的烟气进口与熔盐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熔盐入口位于同一侧。该换热器有效的解决了烟气熔盐换热器的冻盐、管道布置复杂、换热系数不高等问题。

    机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机组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4934.4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机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机组及介质,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负荷调整指令,获取机组当前负荷、锅炉当前负荷、熔盐当前负荷以及当前分配系数,当前分配系数包括锅炉目标负荷权重和熔盐目标负荷权重;根据机组目标负荷和机组当前负荷,得到负荷差值;根据负荷差值、锅炉目标负荷权重和熔盐目标负荷权重分别确定锅炉负荷增量和熔盐负荷增量,根据锅炉当前负荷和锅炉负荷增量,确定锅炉目标负荷,根据熔盐当前负荷和熔盐负荷增量确定熔盐目标负荷;根据锅炉目标负荷和熔盐目标负荷,分别对锅炉和熔盐进行控制。该方法通过锅炉系统和熔盐系统协同控制机组负荷调整,实现机组按设定速率进行负荷调整。

    耦合储热的机组启动系统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5098.1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耦合储热的机组启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和熔盐系统;所述锅炉设有给水泵、过热器和再热器,所述熔盐系统设有熔盐释能模块;所述熔盐释能模块包括熔盐放热单元和熔盐再热单元;所述熔盐放热单元的蒸汽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往熔盐再热单元,另一路连接锅炉的主蒸汽管道;所述熔盐再热单元的蒸汽出口连接锅炉的再热蒸汽管道,所述熔盐再热单元的蒸汽出口设有连接低压缸排汽管道的第一旁通管道;所述锅炉的主蒸汽管道设有连接再热器蒸汽入口的第二旁通管道,所述再热蒸汽管道设有连接低压缸排汽管道的第三旁通管道。该系统可实现机组启动过程中锅炉与汽轮机的解耦,从而大幅缩短机组启动耗时,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

    电加热蓄热装置以及燃煤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9755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65074.9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加热蓄热装置以及燃煤发电机组,可以提高蓄能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模块,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层、第一导电盖板以及第二导电盖板,换热层的材质为金属多孔材质,换热层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换热层顶部和换热层底部,第一导电盖板盖设在换热层顶部,第二导电盖板盖设在换热层底部,第一导电盖板和第二导电盖板均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多个通孔结构;换热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连接第一导电盖板,第二电极连接第二导电盖板;壳体还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电加热蓄热装置包括连通蒸汽入口至蒸汽出口的蒸汽通路,换热层的孔洞和通孔结构为蒸汽通路的一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