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41029.2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03 , E04B2001/2406 , E04H9/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节点,包括:钢柱为一具有纵向“C”型槽的柱型钢;钢梁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至钢柱的“C”型槽的开口内,且钢梁的一端的端面与钢柱的“C”型槽的内侧壁不接触;多个斜杆每两个一组呈交叉状设置在钢梁上,多个斜杆和中钢梁分设在钢梁的两侧,任一组呈交叉状设置的斜杆的中部交叉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托座设置在钢柱和钢梁的连接处,托座为三角形结构钢板,托座的两个腰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钢柱的“C”形开口的翼缘上和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或者下翼缘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节点抗震性能好,可用于工厂和现场同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9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995411.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柱,其包括以多个行和列的形式竖直设置的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为碳纤维钢筋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梁,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层结构,每个层结构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为H型钢绑扎箍筋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一个混凝土梁的两端与同一行或列的相邻两个混凝土柱通过框架节点连接,所述框架节点为第一连接节点或第二连接节点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针对混凝土柱、混凝土梁的分布形式以及连接形式进行构造格局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95411.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柱,其包括以多个行和列的形式竖直设置的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为碳纤维钢筋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梁,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层结构,每个层结构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为H型钢绑扎箍筋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一个混凝土梁的两端与同一行或列的相邻两个混凝土柱通过框架节点连接,所述框架节点为第一连接节点或第二连接节点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针对混凝土柱、混凝土梁的分布形式以及连接形式进行构造格局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8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710241029.2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节点,包括:钢柱为一具有纵向“C”型槽的柱型钢;钢梁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至钢柱的“C”型槽的开口内,且钢梁的一端的端面与钢柱的“C”型槽的内侧壁不接触;多个斜杆每两个一组呈交叉状设置在钢梁上,多个斜杆和中钢梁分设在钢梁的两侧,任一组呈交叉状设置的斜杆的中部交叉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托座设置在钢柱和钢梁的连接处,托座为三角形结构钢板,托座的两个腰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钢柱的“C”形开口的翼缘上和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或者下翼缘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节点抗震性能好,可用于工厂和现场同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0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30893.5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B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梁,其内设置有多根框架梁横筋和纵向的框架梁箍筋;两根钢管混凝土柱,其垂直设置且上端分别与框架梁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钢管和外钢管。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在外钢管上端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螺栓孔,在框架梁的第二连接板上的设计位置处设置螺栓孔;安装钢管混凝土柱于设计位置,吊起框架梁,将框架梁搁置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螺栓孔对准,并用螺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提高了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降低了侧向变形度,缓解了强烈地震作用后结构损伤严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905221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45069.6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B2/82
Abstract: 一种地轨底部钢制支撑结构,位于地轨的下面,并与结构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U型钢制方通Ⅰ、U型钢制方通Ⅱ、螺丝A、螺丝B和膨胀螺栓,所述U型钢制方通Ⅰ和U型钢制方通Ⅱ的开口相对扣接,且扣接的局部重叠,其横截面呈矩形条框结构,所述局部重叠处通过螺丝A固定;所述U型钢制方通Ⅰ的顶部与地轨通过螺丝B固定连接,且与架空地面找平层平行,所述U型钢制方通Ⅱ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结构地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省工省时,施工方便,安装快捷,造价很低,并能配合进行玻璃隔断的大面积地轨底部结构支撑,对玻璃隔墙外观质量没有什么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3904835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13712.7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体式体外预应力束转向鞍座,包括夹紧梁体并与之锚固的一对夹板、水平设于梁底的底板以及底板下面的转向曲面板;转向曲面板的一头与底板的底面焊接连接,另一头为自由端;转向曲面板与底面之间设有支撑腹板;体外预应力束紧贴转向曲面板的底面实现转向,其边沿与底板的相应边沿平齐或略短于底板的相应边沿,转向弯曲角为10~15°,夹板垂直焊接于底板上;底板的两侧还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的各板件之间焊接连接成为一体,转向曲面板两端体外预应力束进出口处进行倒曲角处理形成圆滑过渡,有效避免体外预应力束出现尖锐的转折或受到损伤,巧妙的将折角点产生的集中荷载安全地传递至混凝土结构上,很好地实现了体外预应力束的转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