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318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456822.5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A01G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生态诱导下的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滨带生态诱导下的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平行于河流流向方向,且与河流主风向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向布设多条种植带,相邻的两种植带之间布设空闲带;S2,在种植带内播种河滨植物物种;S3,对空闲带土地进行穴状整理,经过河滨植物物种成熟期,在空闲带中形成种子富集穴;S4,对空闲带进行浅式旋耕。将种植带布设于与河流主风向成一定的角度的方向,借助河流风力,对种子进行传播,减少人工干扰恢复的痕迹;布设空闲带为种子创造适宜的种子富集穴,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扩大河滨植物生长范围,更有利于种子传播,实现对河滨带重新更新和密度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1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56822.5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生态诱导下的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滨带生态诱导下的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平行于河流流向方向,且与河流主风向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向布设多条种植带,相邻的两种植带之间布设空闲带;S2,在种植带内播种河滨植物物种;S3,对空闲带土地进行穴状整理,经过河滨植物物种成熟期,在空闲带中形成种子富集穴;S4,对空闲带进行浅式旋耕。将种植带布设于与河流主风向成一定的角度的方向,借助河流风力,对种子进行传播,减少人工干扰恢复的痕迹;布设空闲带为种子创造适宜的种子富集穴,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扩大河滨植物生长范围,更有利于种子传播,实现对河滨带重新更新和密度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576841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19628.2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该硬质坡面植生结构包括硬质坡面和设置于所述硬质坡面上方的用于种植植被的植生层,所述植生层包括连接于所述硬质坡面上的蜂巢型支架以及填充在所述蜂巢型支架中的种植土壤。在本实用新型的硬质坡面植生结构中,蜂巢型支架与硬质坡面连接而形成一个柔性的植生空间,以供植物生长所需,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植物根系与蜂巢型支架彼此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牢固的整体,兼具防冲、固坡、景观等功能,并且后期维护低廉,十分契合生态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700336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927688.7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河道、湖泊等景观水体护岸设计和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墙结构和河道护岸系统,所述挡墙结构包括限定有腔体的墙体(10),所述腔体内由上至下分布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区(11)和用于容纳回填材料的回填区(12)。本实用新型的挡墙结构能够实现开挖土方的就地利用,减少土方外弃量,同时还具有生态景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1381505Y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20180332.2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筑工程领域排除土壤渗透积水和降低地下水压的防嵌排水网。该排水网包括网状片材和覆盖在片材上的过滤层,所述片材上设有凹坑,所述凹坑上设有透水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排水板具有对过滤层支撑均匀有力、透水面大、悬空点的面积小、可防止过滤层下嵌的优点,可以更持久的保持排水功能,使用寿命更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制作方便、环保耐用的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205576869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19325.0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跌水结构,该跌水结构包括跌水段,该跌水段包括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跌水墙和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跌水墙之间的跌水池,所述跌水段的底部形成为沿水流方向逐渐下降的斜坡型。相比于传统的跌水段的底部成阶梯型下降的跌水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将跌水段的底部设置为沿水流方向逐渐下降,即形成为斜坡型的底部,提高相邻跌水池的连续性,优化跌水结构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501774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318723.0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跨河汀步结构,该跨河汀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汀步组,该汀步组包括横跨河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汀步石,沿河流的宽度方向,一个所述汀步组中的所述多个汀步石呈曲线排列。在本实用新型的跨河汀步结构中,通过将汀步石布置为曲线形式,可以引导水流在沿横跨河流的宽度方向上以不均匀的流速分布,引导水流以及水流中的漂浮物向某一或者某些区域集中,以配合河流水文特性等实际需要,有利于保证河流的生态连通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