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46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75801.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构件屋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桁架坡屋盖反向张拉施工方法,桁架坡屋盖包括屋脊桁架以及自屋脊桁架起向两侧斜向下延伸的坡屋面桁架;本发明中,先张拉屋脊桁架,然后用坡屋面桁架对屋脊桁架进行约束,放张时屋脊桁架回弹,从而在整个屋盖中形成二次应力,预应力分布均匀,而且不会导致屋盖产生不可控的形变;回弹的屋脊桁架带动坡屋面桁架变形,桁架的大部分杆件都处于轴向受力状态,形成了劲性索结构,避免了桁架杆件因弯曲而屈服;通过提前求取出张拉监测指标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张拉时使张拉监测指标向目的指标靠拢,可确保张拉安全以及效果符合预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875801.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构件屋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桁架坡屋盖反向张拉施工方法,桁架坡屋盖包括屋脊桁架以及自屋脊桁架起向两侧斜向下延伸的坡屋面桁架;本发明中,先张拉屋脊桁架,然后用坡屋面桁架对屋脊桁架进行约束,放张时屋脊桁架回弹,从而在整个屋盖中形成二次应力,预应力分布均匀,而且不会导致屋盖产生不可控的形变;回弹的屋脊桁架带动坡屋面桁架变形,桁架的大部分杆件都处于轴向受力状态,形成了劲性索结构,避免了桁架杆件因弯曲而屈服;通过提前求取出张拉监测指标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张拉时使张拉监测指标向目的指标靠拢,可确保张拉安全以及效果符合预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50410.7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单侧滑动支座条件的二重自平衡大跨度屋盖结构,张弦梁结构具有两重自平衡结构和抗风索系统;第一重竖向承载内力自平衡结构具有上弦承压杆、竖向撑杆与承重索,被配置为屋面重量及使用荷载的竖向承载体系;抗风索系统具有多根抗风索,被配置为反向风吸工况作用下的屋盖结构抗倾覆支撑体系;第二重风吸工况内力自平衡结构具有平衡水平杆、平衡竖杆、平衡稳定索及双滑动支座,被配置为抗风索系统在风吸工况下的内力平衡机构;平衡水平杆、平衡竖杆、平衡稳定索形成三角形平衡承载构造。本申请选用单侧滑动做法有效避免对两侧主体结构造成不利连体影响,同时可以满足设置抗风索的构造需求,解决风吸工况下的屋面抗倾覆安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37738.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的融合型改造结构,属于建筑改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有建筑改造加固的工程量较大、对既有建筑的结构历史风貌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既有建筑的融合型改造结构,包括带支撑钢结构和支撑子结构,带支撑钢结构与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有楼盖叠合区,两者利用楼盖叠合区设置叠合梁,构成楼层剪力完全传递连接节点,支撑子结构设置于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区域。本发明的既有建筑的融合型改造结构可用于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20387.8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双向悬垂支撑的空间钢结构,属于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具备双向凹曲屋面外形特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采用何种空间结构样式,可以有效改善屋面水平承载构件的受力模式,提升整机结构经济合理化水平的问题。本发明的空间钢结构包括沿屋面长方向设置的悬垂桁架以及沿屋面短方向设置的两跨连续悬垂梁,悬垂桁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柱进行支撑,两跨连续悬垂梁的中部与悬垂桁架连接,两跨连续悬垂梁的端部通过支座进行支撑,使得两跨连续悬垂梁构成人字形。本发明的屋面双向悬垂支撑的空间钢结构可用于具备双向凹曲屋面外形特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屋面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50315.7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直接张紧技术的两跨连续劲性悬垂大跨度屋盖结构,包括主桁架、两跨连续劲性悬垂梁、端部墙柱、锥柱和锚头张紧机构;主桁架设于两跨连续悬垂梁的中部;主桁架的长度方向两端连接于两侧端部墙柱的顶部,被配置为两跨连续劲性悬垂梁的中部支座;主桁架为鱼腹形平面主桁架,具有上弦杆和下弦杆;锥柱设于两跨连续劲性悬垂梁的两端部,被配置为两跨连续劲性悬垂梁的两侧支座;锚头张紧机构设于主桁架上弦杆的端部,被配置为对上弦杆进行直接刚性张拉,使上弦杆始终保持预定的张紧状态。本申请在主跨度方向采用鱼腹形平面桁架,并辅以直接张紧技术和构造稳定措施,不仅保证结构稳定,而且外观轻盈,节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44120.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4C3/29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梁节点承载力估算方法,属于建筑改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承载力估算方法计算工作量大、准确率低的问题。该叠合梁节点用于叠合连接叠合梁中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该节点包括U型连接件,所述第二梁体固定连接于U型连接件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梁体固定连接于U型连接件和第二梁体围成的区域内;基于所述U型连接件的受力分析建立所述第二梁体下表面力与弯矩的平衡关系,根据该平衡关系建立U型连接件承载力估算模型;以及建立所述叠合梁节点中机械锚栓的承载力估算模型,进而获得目标承载力估算模型;利用优化好的目标承载力估算模型对待评估叠合梁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估算,能够简化承载力计算过程并提高承载力估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19000.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悬垂支撑空间钢结构体系的刚性预应力加载方法,属于空间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双向悬垂支撑空间钢结构体系的承载模式退化的问题。该钢结构包括长方向悬垂桁架和短方向“人”字型两跨连续悬垂梁;该方法包括:对长方向悬垂桁架进行多点向下预张拉,使其位移与其在标准工况下的位移一致;以预张拉后的长方向悬垂桁架为中部支座安装短方向两跨连续悬垂梁;逐级卸载长方向悬垂桁架的预张拉力,以使短方向两跨连续悬垂梁呈现刚性预拉应力状态。该方法通过预设长方向悬垂桁架的竖向位移,并作为短方向两跨连续悬垂梁的安装状态,保证短方向两跨连续悬垂梁在各工况下始终呈现以受拉为主的刚性预拉应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37745.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剪型叠合梁节点、叠合梁以及既有建筑的改造结构,属于建筑改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涉及建筑改造方法,需要既有建筑和新增结构实现剪力传递问题;同时,具有连接稳定、抗剪承载力高、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的优势。该抗剪型叠合梁节点包括U型连接件、梁体构造锚栓、节点构造锚栓和对穿螺栓,第二梁体位于U型连接件的开口端,第一梁体位于U型连接件和第二梁体围成的区域内,第一梁体的底端通过节点构造锚栓与U型连接件的底端连接,第一梁体的顶端通过梁体构造锚栓与第二梁体的底端连接;对穿螺栓贯穿U型连接件和第一梁体。该抗剪型叠合梁节点、叠合梁以及既有建筑的改造结构可用于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104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125493.7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属于建筑节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材料用量的控制较差、对节材指数无法做到定量分析、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效率较低、方向性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分为依据工程设计阶段的纵向展开方法及工程设计内容的横向展开方法;节材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纵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纵向展开评价等级;计算横向综合节材指数,进行分级评价,构建建筑结构节材控制横向展开评价等级。本发明的建筑结构合理化的节材控制方法在满足建设项目外观、功能、安全的情况下,使得建筑结构节材指数进行量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