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12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23351.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索结构预应力态拉索长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仿真计算得到索结构预应力态,提取各个节点的预应力态三维坐标和每根拉索的标记力值;2、采用BIM三维可视化软件建模得到预应力态BIM模型;3、测量拉索的长度作为拉索下料长度;4、在图纸中标明拉索下料长度和标记力值;5、索结构安装完毕后,对索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和三维扫描,获得真实状态三维坐标;6、在BIM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真实状态BIM模型,测量拉索的长度,得到拉索施工后长度,与拉索下料长度比较,确定是否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或者调整索结构施工方案;本发明能够优化索结构的受力状态,使得每根拉索均承受适当的拉力,进而保证索结构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6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89939.3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领域索结构施工领域,其中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包括承力架,承力架内、中部插接有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提升张拉索,承力架内、两侧插接有一对张拉拉杆;张拉拉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一反力架,第一反力架与钢结构主梁上的钢结构耳板通过销轴连接;张拉拉杆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反力架,第二反力架与承力架固定连接;张拉拉杆的前端还连接有张拉千斤顶,张拉千斤顶位于第二反力架的前方。本发明解决索体提升时,无法实现索体提升、张拉一步到位,无法实现索体大提升力短距离提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28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823351.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索结构预应力态拉索长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仿真计算得到索结构预应力态,提取各个节点的预应力态三维坐标和每根拉索的标记力值;2、采用BIM三维可视化软件建模得到预应力态BIM模型;3、测量拉索的长度作为拉索下料长度;4、在图纸中标明拉索下料长度和标记力值;5、索结构安装完毕后,对索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和三维扫描,获得真实状态三维坐标;6、在BIM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真实状态BIM模型,测量拉索的长度,得到拉索施工后长度,与拉索下料长度比较,确定是否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或者调整索结构施工方案;本发明能够优化索结构的受力状态,使得每根拉索均承受适当的拉力,进而保证索结构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4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338636.5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张拉的节点,包括耳板,耳板垂直连接在钢结构主梁上,其两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于耳板对称的用于连接拉索的锚固套筒;第一加筋板和第二加筋板用于连接锚固套筒和耳板;拉索、锚固套筒、第一加筋板、第二加筋板、锚具均对称设置于耳板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上述节点的使用方法,包括;据设计的拉索确定节点的位置以及锚固套筒的角度;据拉索破断荷载以及锚具尺寸确定锚固套筒、耳板、加筋板的尺寸;据张拉空间及调节长度的需求对锚固套筒间距和节点与钢结构本身的空间位置调整;用有限元分析,确定节点尺寸。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张拉的节点及其使用方法,使双索受力均匀,能承受复杂受力情况,预应力损失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38636.5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03 , E04B2001/2406 , E04G21/1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张拉的节点,包括耳板,耳板垂直连接在钢结构主梁上,其两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于耳板对称的用于连接拉索的锚固套筒;第一加筋板和第二加筋板用于连接锚固套筒和耳板;拉索、锚固套筒、第一加筋板、第二加筋板、锚具均对称设置于耳板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上述节点的使用方法,包括;据设计的拉索确定节点的位置以及锚固套筒的角度;据拉索破断荷载以及锚具尺寸确定锚固套筒、耳板、加筋板的尺寸;据张拉空间及调节长度的需求对锚固套筒间距和节点与钢结构本身的空间位置调整;用有限元分析,确定节点尺寸。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张拉的节点及其使用方法,使双索受力均匀,能承受复杂受力情况,预应力损失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68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89939.3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领域索结构施工领域,其中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包括承力架,承力架内、中部插接有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提升张拉索,承力架内、两侧插接有一对张拉拉杆;张拉拉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一反力架,第一反力架与钢结构主梁上的钢结构耳板通过销轴连接;张拉拉杆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反力架,第二反力架与承力架固定连接;张拉拉杆的前端还连接有张拉千斤顶,张拉千斤顶位于第二反力架的前方。本发明解决索体提升时,无法实现索体提升、张拉一步到位,无法实现索体大提升力短距离提升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