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6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1319.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宏基站配置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小基站发送的宏基站的配置信息;将所述宏基站的配置信息与第一小基站的预置信息进行对比,所述第一小基站为所述至少一个小基站中与所述宏基站相关联的小基站;若所述宏基站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小基站的预置信息不匹配,则对所述宏基站的配置信息中的所述第一小基站的邻小区进行更新。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及时检测宏基站的配置信息,以使在所述宏基站的配置信息出现错误是及时调整,提高了系统效率。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宏基站的配置信息的正确性,若宏基站的配置信息出现错误,会导致小基站的网络运行环境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7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95579.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3 , G06F16/3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目标数据;对目标数据按照预设的处理规则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目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多个目标特征;基于候选特征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将对目标数据进行上链存储。由此通过分类,可以将目标数据按照分类进行分开存储,方便后续从区块链中进行数据获取时,可根据需求直接从对应分类进行数据获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20045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525900.6
申请日:2025-04-25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6/28 , G06F18/2321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编码和大语言模型的时空数据预测方法,属于人工智能与时空数据分析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理区域的空间范围,将区域划分为网格单元,并采用编码方法对网格单元进行处理,每个单元通过唯一标识符进行标识;基于用户的停留记录,构建时空依赖模型,将每次停留表示为元组,通过分析历史停留序列和上下文停留序列,预测用户的下一个位置;结合大语言模型,设计时空指令优化提示模板,通过引入网格编码和上下文感知推理,指导模型分析历史数据和上下文数据,生成下一个位置预测,并为每个预测提供解释。本发明通过网格编码和层次化建模,增强模型泛化能力,实现精准时空行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20011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7201.7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F18/25 , G06Q50/26 , G06N3/0455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元图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时空数据预测方法,属于时空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动态元图构建:建立元节点库,参数随机初始化后生成元图;地理空间相似性计算:数据集节点对应道路传感器,根据节点的地理经纬度坐标生成相似度矩阵;卷积空间特征增强:用卷积模块提取矩阵深度空间特征;自适应特征融合:引入可训练参数,对增强矩阵与元图加权求和得到支持矩阵;时空联合预测:通过GCRU组成的编码器‑解码器建模,编码器输入节点过去数据,解码器输出未来节点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将地理空间信息和卷积层引入时空建模单元,增强模型对空间异质性和复杂关系的感知能力,结合动态融合机制,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323874.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特征分析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云平台和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终端特征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行为相关数据;对所述行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终端的行为特征信息;在根据所述行为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具备预设的行为特征的情况下,向云平台发送身份识别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的第一标识;所述行为特征信息;所述预设的行为特征。本发明方案,可以实现对终端的行为进行准确地追溯,进而实现对终端身份的准确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7010.0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21/60 , G06F21/62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量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方纵向联邦学习的人群流量预测方法及系统,具体如下:多方数据持有方进行本地特征编码,对时空流量数据持有方的时空人群流量数据进行时空特征编码,对外部因素数据持有方的外部因素数据进行外部因素特征编码,然后通过隐私保护分布式联合建模对各方编码后的特征进行加密和差分隐私保护,然后将经过加密和隐私保护后的加密特征传输至可信第三方的全局模块,最后对第三方的全局模块加密特征进行解密,根据解密后的特征进行人群流量预测,并对各数据持有方的本地模型进行更新。能够在保证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时空流量数据与外部因素的跨域协同,有效解决分散数据源的移动人群流量的预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1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5119.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用户电话号码的方法、装置、大数据平台及网络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大数据平台,包括: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所述源地址是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报文获取的;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用户电话号码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地址;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电话号码。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抓取用户电话号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12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45701.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管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小基站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小基站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基站所在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由所述小基站基于N个终端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进行分析,获得针对所述小基站是否发生移动的分析结果;在所述分析结果表示所述小基站已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向所述小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基站停止工作。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小基站容易被非法移动位置而引发网络混乱和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23874.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特征分析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云平台和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终端特征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行为相关数据;对所述行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终端的行为特征信息;在根据所述行为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具备预设的行为特征的情况下,向云平台发送身份识别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的第一标识;所述行为特征信息;所述预设的行为特征。本发明方案,可以实现对终端的行为进行准确地追溯,进而实现对终端身份的准确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5148.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非同质化的数据资产确权交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数据用户向证书机构进行注册;卖方用户通过NFT平台将数据资产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资产,并创建资产对应的NFT合约;买方用户调用NFT合约发起数据交易申请,主要节点进行验证以及记录,卖方用户验证并生成交易确认信息;买方用户对交易确认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并确认交易完成,主要节点记录并通过NFT平台调用NFT合约,将目标资产转移给买方用户,将金额转移卖方用户;当监管机构接收到纠纷处理请求时,进行一致性验证,确定纠纷处理请求对应的结果。采用本发明,基于NFT实现数据资产的唯一性和可跟踪,出现纠纷时进行追溯,提高数据交易的安全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