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0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046253.7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自然富集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厌氧条件下,选择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温度为19‑25℃。首先在碳氮比为3/1,硝态氮比氨氮为3/1的条件下挂膜,实现硝态氮的半程反硝化,该阶段未发现氨氮的去除。之后接种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用硫单质代替有机碳源,启动硫自养反硝化,无需调控硫单质和硝态氮的比例来指导反应类型。在该阶段实现了硝态氮的还原和氨氮的去除,发生了厌氧氨氧化菌的自然富集。之后为了进一步富集和强化厌氧氨氧化菌,逐步提升硝态氮和氨氮的比例为3/2和3/3,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同步发生和较高的总氮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503038.2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12Q1/6851 , C12Q1/6869 , C12Q1/689 , C12Q1/04 , C12R1/01
Abstract: 一种基于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同时鉴定短程反硝化菌和三氯生降解菌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微生物生态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颗粒污泥的短程反硝化系统的启动以及三氯生在该系统中的生物去除;(2)进行13C‑丙酸钠和13C‑三氯生同位素微宇宙实验;(3)采用基于氯化铯密度梯度溶液的超高速离心方法分离重层DNA;(4)进行DNA标记程度评价及菌群结构分析。本发明基于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同时鉴定短程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中活性短程反硝化菌和三氯生降解菌的方法,可探究并揭示一种能同时实现短程反硝化以及三氯生去除的微生物,为实际污水处理厂短程反硝化去除三氯生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92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030605.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利用塑料际富集硫自养反硝化菌并快速启动硫自养反硝化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选择序批式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将微塑料包固定在反应器中,培养微塑料生物膜(塑料际)。在硫自养反硝化菌成功在塑料际中富集后,将微塑料包取出,校验了其具有很高的硫自养反硝化活性。之后在不具有硫自养反硝化性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接种塑料际,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的启动和生物强化。且塑料际可以重复利用,具有现实意义且能解决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际问题,易于应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08005.X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带季铵盐类化合物抗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应用;本发明基因工程菌为在表达宿主大肠杆菌中转入携带QACs抗性基因qacEΔ1F1的质粒而形成,基因工程菌的选择为第2‑12代的菌株,基因工程菌的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为y=11268225.27+412383728.58x,基因工程菌的DADMAC C12最低抑制浓度为15mg/L;通过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成功构建了真实水体中QACs、QACs抗性菌以及QACs抗性基因共存状态,解决QACs过度使用导致的基因污染、细菌耐药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70378.2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利用季铵盐实现城市污水常温短程硝化快速启动并稳定维持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方法为:在序批式生化反应器中接种全程硝化活性污泥,将QACs与配水混合进入到全程硝化系统中,在每一个周期都向系统中投加QACs(浓度为2‑4mg/L),定期监测出水的水质变化,当系统中的亚硝积累率大于80%时,认定城市污水常温短程硝化启动成功,该方法可以在10天左右启动短程硝化,并且启动的短程硝化可以长时间稳定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5000.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季铵盐对污水生物处理中全氟辛酸胁迫的解毒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受到全氟辛酸冲击的活性污泥反应池中加入液碱,调节污水pH值至7.4‑8.2,随后将解毒剂投放至活性污泥反应池中进行解毒处理,回收经过解毒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将回收的活性污泥进行至少一次的清洗处理后,基于硝化性能活性和氧化应激指标进行解毒效果评价。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季铵盐对污水生物处理中全氟辛酸胁迫的解毒方法,该解毒方法利用季铵盐作为硝化污泥解毒剂的主要成分,通过直接投加到污水中或增设解毒再生池,能够有效缓解全氟辛酸对硝化污泥的毒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30605.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利用塑料际富集硫自养反硝化菌并快速启动硫自养反硝化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选择序批式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将微塑料包固定在反应器中,培养微塑料生物膜(塑料际)。在硫自养反硝化菌成功在塑料际中富集后,将微塑料包取出,校验了其具有很高的硫自养反硝化活性。之后在不具有硫自养反硝化性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接种塑料际,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的启动和生物强化。且塑料际可以重复利用,具有现实意义且能解决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际问题,易于应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471059.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CN)
IPC: C02F3/12 , C02F103/20
Abstract: 一种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聚赖氨酸保留氨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具有硝化活性的污泥利用聚赖氨酸进行浸泡处理,采用的聚赖氨酸浓度为300‑1000mg/L,浸泡时间为6‑30h。污泥经浸泡处理一次,氨氧化抑制效果能持续6个运行周期。该方法适用于包括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在内的多种污泥类型,在较宽的pH、温度、溶解氧、污泥浓度及污泥氨氧化活性范围内均有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发明能够非常有效地实现污水中氨氮的保留,同时亚硝酸盐、硝酸盐和COD可被正常去除,用于以还田为目标的污水处理过程,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1059.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3/20
Abstract: 一种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聚赖氨酸保留氨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具有硝化活性的污泥利用聚赖氨酸进行浸泡处理,采用的聚赖氨酸浓度为300‑1000mg/L,浸泡时间为6‑30h。污泥经浸泡处理一次,氨氧化抑制效果能持续6个运行周期。该方法适用于包括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在内的多种污泥类型,在较宽的pH、温度、溶解氧、污泥浓度及污泥氨氧化活性范围内均有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发明能够非常有效地实现污水中氨氮的保留,同时亚硝酸盐、硝酸盐和COD可被正常去除,用于以还田为目标的污水处理过程,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030656.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利用塑料际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并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过程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中,选择序批式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培养微塑料生物膜(塑料际)。在厌氧氨氧化菌成功在微塑料表面富集后,将塑料包取出,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厌氧氨氧化活性。之后在不具有厌氧氨氧化性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接种塑料际,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启动和生物强化。且塑料际可以重复利用,易于在实际污水生物脱氮处理中应用和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