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79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075533.0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61/02 , B01D67/00 , B01D69/04 , B01D69/06 , B01D69/12 , B01D71/02 , B01D71/08 , B01D71/76 , C02F1/44
Abstract: 一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多孔基膜进行预处理,去处表面杂质;分别将聚阳离子及聚阴离子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各自溶液;将预处理后的基膜在聚阳离子溶液进行静态组装,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去除未吸附基膜表面上的聚阳离子,于室温下自然挥发溶剂;采用动态组装方式,将荷负电的聚阴离子与荷正电的聚阳离子结合,通过离子键作用组装到上述所得膜的表面;将所得组装膜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低温条件下使得聚电解质复合膜中的溶剂完全冰晶化,随后进行升华干燥,制备出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用于水体系小分子物质的脱除,具有良好的分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3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029909.9
申请日:2019-10-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Fe‑cage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滤膜的方法,属于纳滤膜分离领域。其步骤包括:对多孔基膜进行预处理,使其荷负电,去除表面杂质,并对其进行水解;将金属盐、尿素溶解于乙二醇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反应,以此制备LDH纳米片;采用金属‑有机自组装法制备Fe‑cage;通过Fe‑cage调节LDH纳米片之间形成的纳米通道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采用真空辅助法在多孔基膜上沉积LDH/Fe‑cage,形成薄膜分离层;本发明有效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性及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简单,成膜快,还可用于制备具有不同嵌入分子的LDH膜以用于其它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4195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0693831.5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荷负电聚电解质/分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用多巴胺对管式NaA基膜预处理;(2)将带磺酸基的阴离子聚电解质水溶液和带氨基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以一定比例共混制备聚电解质复合材料;(3)将聚电解质复合材料在三氧化硫/三甲基胺复合物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磺化,而后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含有磺酸基的荷负电聚电解质材料;(4)将荷负电的聚电解质材料溶于去离子水中,使其分散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荷负电聚电解质溶液;(4)将预处理后的NaA分子筛膜两端堵孔后浸渍于荷负电聚电解质溶液中,真空烘干后得到渗透汽化复合膜,用于酸性条件下有机物的脱水。具有良好的分离性和耐酸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9909.9
申请日:2019-10-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Fe-cage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滤膜的方法,属于纳滤膜分离领域。其步骤包括:对多孔基膜进行预处理,使其荷负电,去除表面杂质,并对其进行水解;将金属盐、尿素溶解于乙二醇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反应,以此制备LDH纳米片;采用金属-有机自组装法制备Fe-cage;通过Fe-cage调节LDH纳米片之间形成的纳米通道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采用真空辅助法在多孔基膜上沉积LDH/Fe-cage,形成薄膜分离层;本发明有效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性及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简单,成膜快,还可用于制备具有不同嵌入分子的LDH膜以用于其它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3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1141488.5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有机溶剂纳滤的金属有机骨架修饰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本发明首先将金属有机骨架与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制备出复合纳米粒子。复合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组装到基膜上,制备出一种用于有机溶剂纳滤的金属有机骨架修饰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复合膜。该复合膜对有机溶剂中的染料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且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仍具有较高的通量,因此其在有机溶剂纳滤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57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75533.0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61/02 , B01D67/00 , B01D69/04 , B01D69/06 , B01D69/12 , B01D71/02 , B01D71/08 , B01D71/76 , C02F1/44
Abstract: 一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多孔基膜进行预处理,去处表面杂质;分别将聚阳离子及聚阴离子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各自溶液;将预处理后的基膜在聚阳离子溶液进行静态组装,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去除未吸附基膜表面上的聚阳离子,于室温下自然挥发溶剂;采用动态组装方式,将荷负电的聚阴离子与荷正电的聚阳离子结合,通过离子键作用组装到上述所得膜的表面;将所得组装膜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低温条件下使得聚电解质复合膜中的溶剂完全冰晶化,随后进行升华干燥,制备出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用于水体系小分子物质的脱除,具有良好的分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55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32470.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8G83/00 , C08K7/00 , C08K3/04 , B01D71/72 , B01D67/00 , B01J20/26 , B01J20/30 , A61K47/34 , A61K4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5 , A61K47/02 , A61K47/34 , B01D67/0079 , B01D71/72 , B01J20/262 , C08K3/04 , C08K7/00
Abstract: 一种水相中超支化聚合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及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材料的改性技术领域。包括: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后加入二胺单体恒温搅拌,让二胺单体充分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将双烯单体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继续恒温搅拌,让两种单体发生聚合,部分单体即可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原位聚合,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改性。通过透析除去超支化聚合物即可得到改性的氧化石墨烯。该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且不需要添加其他组分或进行多步反应。由该方法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可用于新型分离膜、新型药物负载材料、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1681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81153.3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粒子MCM-41-ZIF-8/PDMS渗透汽化杂化膜、制备与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介孔分子筛MCM-41表面丰富的硅羟基,采用真空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微孔ZIF-8,制备含有介-微孔孔道的多孔粒子。将多孔粒子MCM-41-ZIF-8采用硅氮烷进一步疏水改性,与PDMS共混后采用刮膜法在去离子水堵孔的聚砜基膜上制备渗透汽化杂化复合膜,并应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利用MCM-41孔径大与ZIF-8对醇分子的吸附性,促使醇分子在膜表面的吸附及在多孔粒子孔道内的传质扩散,克服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之间的Trade-off现象,从而提高杂化膜的分离性能。本发明多孔粒子合成方法与制膜工艺简单可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2485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320750.8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技术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杂化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引入无机粒子的前驱体,将前驱体溶液或前驱体与聚电解质的混合液与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反应,采用动态过滤、逐层组装的方法,在膜的制备过程中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最终制备得到含无机纳米粒子的有机-无机杂化膜。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聚电解质多层膜中均匀生成无机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地解决无机纳米粒子在有机聚合物中分散性差的问题,且可以有效改善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81681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1153.3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粒子MCM-41-ZIF-8/PDMS渗透汽化杂化膜、制备与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介孔分子筛MCM-41表面丰富的硅羟基,采用真空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微孔ZIF-8,制备含有介-微孔孔道的多孔粒子。将多孔粒子MCM-41-ZIF-8采用硅氮烷进一步疏水改性,与PDMS共混后采用刮膜法在去离子水堵孔的聚砜基膜上制备渗透汽化杂化复合膜,并应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利用MCM-41孔径大与ZIF-8对醇分子的吸附性,促使醇分子在膜表面的吸附及在多孔粒子孔道内的传质扩散,克服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之间的Trade-off现象,从而提高杂化膜的分离性能。本发明多孔粒子合成方法与制膜工艺简单可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