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1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1348819.1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装置对接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低冲击空间对接性能测试装置、加热/制冷循环机、真空泵、原子氧和等离子体辐照环境模拟装置、电子束和质子束辐照环境模拟装置以及紫外辐照环境模拟装置;原子氧和等离子体辐照环境模拟装置、电子束和质子束辐照环境模拟装置、紫外辐照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太空相应的辐照环境;加热/制冷循环机用于提供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环境;真空泵用于提供太空真空环境的模拟;低冲击空间对接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模拟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试件在各种载荷、速度、位移边界下的交会对接过程。本发明能够模拟各种太空工况环境,在地面对对接性能进行充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398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89113.2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触发的连接解锁机构,包括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若干锁紧装置组件等;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锁紧装置组件、预紧弹簧组件和导向轮安装在连接解锁机构安装结构上,联动绳索通过导向轮依次连接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若干锁紧装置组件和预紧弹簧组件;在通电情况下,利用记忆合金丝收缩力或位移,触动形状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解锁,在预紧弹簧组件的弹簧预紧力作用下,联动绳索牵动每个锁紧装置组件实现联动解锁。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太阳桨式帆板或其他展开体在解锁释放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污染问题,而且可重复使用、释放速度快、功耗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48794.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3/20
Abstract: 一种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系统,包括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装置、加热/制冷循环机、高压氦气瓶和真空氦质谱检漏仪。加热/制冷循环机用于提供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环境;高压氦气瓶一方面为建立舱内试验压力提供气源,另一方面为泄漏检测提供失踪气体;真空氦质谱检漏仪一方面建立太空真空环境,另一方面测试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试件的密封泄漏率;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装置用于安装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试件,模拟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装置对接完成后的工作状态,开展各种对接工况下的泄漏率检测试验。本发明能够模拟各种太空工况环境,在地面对密封性能进行充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7734.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载器计算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运载器的刚度分配简化计算方法,包括设定总体输入;设定运载器结构总重量的要求值;参考现有的其他运载器的有效载荷的频率值,提出对有效载荷初步频率的要求,反推出有效载荷初始刚度值;计算总体刚度矩阵和总体质量矩阵;计算运载器结构总重量;计算运载器固支频率;建立包含频率约束、以重量为优化对象的目标函数;最终则输出运载器各部段、有效载荷的刚度指标。本发明能够克服方案论证中因为总体方案反复导致动特性建模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满足总体动特性论证、部段轻量化、刚度指标确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17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1583.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的运载器瞬态响应预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取星箭载荷耦合分析过程中得到的运载器/火箭界面时域加速度数据在一定研制阶段内作为运载器和火箭之间的约定边界以强迫加速度的方式加载到运载器和有效载荷的组合体物理模型中的运载器/火箭对接点上,再对该所述组合体物理模型进行瞬态响应分析计算得到所需要的运载器/有效载荷界面以及运载器内部节点响应数据。本发明的基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的运载器瞬态响应预示方法避免了频率响应分析方法进行响应预示存在的边界阻抗与实际飞行工况差别较大的问题,且计算次数不受全箭载荷耦合分析次数限制,从而可以对运载器结构的局部改动效果进行预示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1348794.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3/20
Abstract: 一种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系统,包括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装置、加热/制冷循环机、高压氦气瓶和真空氦质谱检漏仪。加热/制冷循环机用于提供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环境;高压氦气瓶一方面为建立舱内试验压力提供气源,另一方面为泄漏检测提供失踪气体;真空氦质谱检漏仪一方面建立太空真空环境,另一方面测试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试件的密封泄漏率;空间对接密封泄漏测试装置用于安装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试件,模拟低冲击空间对接密封装置对接完成后的工作状态,开展各种对接工况下的泄漏率检测试验。本发明能够模拟各种太空工况环境,在地面对密封性能进行充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250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94293.0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吴晗玲 , 于秀丽 , 陈海鹏 , 王国辉 , 陆浩然 , 范书群 , 唐颀 , 常晓华 , 介党阳 , 廖传军 , 孙海亮 , 李强 , 李佳峰 , 邓梦然 , 马吉阳 , 陈思思 , 刘靖东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采用弹片阻尼的空间系绳释放机构,涉及绳系卫星设计领域;包括中心轴、挡圈、深沟球轴承、滚轮、系绳、支架、钢球、底座和弹片;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中心轴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中部位置;滚轮套装在中心轴轴向中部的外壁;深沟球轴承设置在滚轮与中心轴之间;挡圈固定安装在深沟球轴承的轴向两端;系绳沿周向缠绕在滚轮的周向外壁处;钢球设置在滚轮的底端轴向侧壁处;弹片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且弹片设置在滚轮轴向侧壁与底座顶端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系绳展开到位后产生的张紧冲击引起的系绳断裂及其对主体飞行器的较大冲击载荷问题,具有可靠释放、阻尼有效、结构简单、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17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410601583.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的运载器瞬态响应预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取星箭载荷耦合分析过程中得到的运载器/火箭界面时域加速度数据在一定研制阶段内作为运载器和火箭之间的约定边界以强迫加速度的方式加载到运载器和有效载荷的组合体物理模型中的运载器/火箭对接点上,再对该所述组合体物理模型进行瞬态响应分析计算得到所需要的运载器/有效载荷界面以及运载器内部节点响应数据。本发明的基于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的运载器瞬态响应预示方法避免了频率响应分析方法进行响应预示存在的边界阻抗与实际飞行工况差别较大的问题,且计算次数不受全箭载荷耦合分析次数限制,从而可以对运载器结构的局部改动效果进行预示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