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4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115312.6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传输距离动态变化下的无线供电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航天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当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传输距离改变时,利用接收端线圈的自动有级调节方式和恒功率控制方法,可解决由于传输距离大范围变化而导致的负载输出功率波动的问题,是一种适用于不同传输距离的无线供电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输出功率恒定的无线供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9865.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毕显婷 , 王锋 , 祝伟 , 王宁 , 白嘉 , 翟晋 , 张金刚 , 张佳宁 , 俞达 , 王晓君 , 吴燕茹 , 徐丽 , 杨晓乐 , 厉力 , 李思翀 , 梁宇坤 , 荆诚 , 高翔霄 , 高玲玲 , 王宇红 , 万端华 , 肖清 , 冯敏洁 , 陈宸 , 马蔚鹏
Abstract: 集成化高可靠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模拟量采集单元、指令输出单元、通信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模块;模拟量采集单元采集锂电池实时的工作温度、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指令输出单元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锂电池的工作模式;通信单元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并传输给中央控制单元;通信单元接收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传输给上位机;中央控制单元将控制指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指令输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接收锂电池实时的工作温度、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传输给通信单元。本发明既能够实现地面测试阶段为航天器上设备母线供电和充放电管理,又能够在飞行任务期间为设备母线可靠供电并对供电参数进行遥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7472.X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白嘉 , 王星来 , 李大全 , 赵卫军 , 吴燕茹 , 丛伟 , 韩凯 , 罗兴科 , 宋锐 , 冯玉志 , 陈伟 , 冯铁山 , 高枫 , 王刚 , 祝伟 , 章思严 , 俞达 , 张国良 , 张金刚 , 徐丽 , 张佳宁 , 翟晋 , 王丹 , 杨曦 , 王晓君 , 马琦
IPC: B64D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47/00 , B64D22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功率控制技术的航天飞行器供配电器,该供配电器包括控制模块、多个供配电模块、故障监测模块,每个配电模块对应连接不同伏值的供电电源,其中供配电模块包括多个基于固态功率控制技术的通路开关电路,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输入的配电控制命令和应急配电控制信号,控制配电模块中的所有通路开关的接通、关断,为对应的被供电设备供电;故障监测模块接收测量综合控制器的检测指令,采集供配电模块的各通道开关电路状态信息、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将检测结果上报至外部测量综合控制器。供配电器实现了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11193624.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00 , H04B10/079
Abstract: 针对激光的大角度偏差容忍和数据纠错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光信号,并对光信号进行放大,获取功率稳定在预设范围内的输出光信号;将输出光信号转换为预设动态范围的电流信号;将电流信号放大后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对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后计算下一周期电流信号放大的倍数;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后续模块。本发明在弹箭大幅度、复杂振动和恶劣数据传输条件下,实现无线激光的高码率、高可靠稳定的数据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6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359865.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毕显婷 , 王锋 , 祝伟 , 王宁 , 白嘉 , 翟晋 , 张金刚 , 张佳宁 , 俞达 , 王晓君 , 吴燕茹 , 徐丽 , 杨晓乐 , 厉力 , 李思翀 , 梁宇坤 , 荆诚 , 高翔霄 , 高玲玲 , 王宇红 , 万端华 , 肖清 , 冯敏洁 , 陈宸 , 马蔚鹏
Abstract: 集成化高可靠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模拟量采集单元、指令输出单元、通信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模块;模拟量采集单元采集锂电池实时的工作温度、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指令输出单元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锂电池的工作模式;通信单元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并传输给中央控制单元;通信单元接收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传输给上位机;中央控制单元将控制指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指令输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接收锂电池实时的工作温度、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传输给通信单元。本发明既能够实现地面测试阶段为航天器上设备母线供电和充放电管理,又能够在飞行任务期间为设备母线可靠供电并对供电参数进行遥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3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204321.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箭上能源高效拓扑系统,属于火箭供配电技术领域,采用复合母线全调节技术适用于对母线电压稳定度要求较高的电源系统,其优势在于不受蓄电池电压变化影响,供电出口电压稳定,负载稳定性好,尤其适合集中供电体制,可实现箭上供电的自主充放电管理,结合无线能量传输地面供电接口,集中体现智慧火箭的设计思想。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55508.0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方向一体化热流传感器,包括热流敏感元件、热流感应壳体、传感器基座、线缆保护结构、传输线缆、电连接器,通过采用针对多个敏感方向设计的新型热流感应壳体以及厚膜敏感元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圆箔式热流传感器采用单一敏感方向设计导致的只能测量沿敏感面法线方向来流、响应时间长、产品效费比低的问题,结构稳定,产品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168459.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载荷无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和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分布式测量、集成化无线传输的特点,可以对部件上多个螺栓的载荷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监测信息上传和控制指令下发,实现远距离智能化监控,解决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被测螺栓的轴力信息和剪力信息计算方法,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进行地面的实时解算,并可以准确全面获取被测螺栓的轴力和剪力信息;解决了航天测量领域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国防、工业领域对螺栓载荷进行测量的场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1943.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参数锚定的态势评估方法,属于航天测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为二维矩阵;制作训练数据集,使用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部署至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在运载火箭飞行时,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实时敏感运载火箭各部段传感器采集参数,并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检测识别当前运载火箭参数的异常状态,并锚定其参数位置。解决了航天飞行态势评估检测问题,特别是针对目标系统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突发异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3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1271943.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8/241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参数锚定的态势评估方法,属于航天测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为二维矩阵;制作训练数据集,使用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部署至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在运载火箭飞行时,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实时敏感运载火箭各部段传感器采集参数,并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检测识别当前运载火箭参数的异常状态,并锚定其参数位置。解决了航天飞行态势评估检测问题,特别是针对目标系统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突发异常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