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6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3680.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4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16H15/00 , G16H30/40 , G16H50/30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检测分级与管理的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利用SAAN‑ConvNet模型提取多尺度特征,通过孪生网络结构提取结节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引入联合注意力模块、自适应特征融合和多尺度特征交互等创新机制,极大提升了检测分级的性能。在LIDC‑IDRI公开数据集和临床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2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31820.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K31/7088 , A61P35/00 , C07K14/47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RP1基因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该RR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靶向RRP1基因的多肽在制备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靶向RRP1基因的干扰siRNAs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了解RRP1如何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的潜在分子机制,并促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1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3680.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4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16H15/00 , G16H30/40 , G16H50/30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检测分级与管理的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利用SAAN‑ConvNet模型提取多尺度特征,通过孪生网络结构提取结节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引入联合注意力模块、自适应特征融合和多尺度特征交互等创新机制,极大提升了检测分级的性能。在LIDC‑IDRI公开数据集和临床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631820.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K31/7088 , A61P35/00 , C07K14/47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RP1基因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该RR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靶向RRP1基因的多肽在制备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靶向RRP1基因的干扰siRNAs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了解RRP1如何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的潜在分子机制,并促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219332895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278318.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环形扣体,在两个扣体的轴向两侧边带有可相互扣合的卡扣,两个扣体扣合后内部直径与引流管的外径相同,两个扣体通过柔性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两个扣体通过两侧的卡扣扣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筒,引流管被夹持在圆筒中不能移动。扣体能够将引流管的根部限制在引流位置,避免引流管相对皮肤移动及弯折,进而防止引流管偏离引流位置,也防止了引流管脱位造成的皮肤切口漏气。被固定的引流管也不会影响缝合线,防止了缝合线松动带来的皮肤缝口发炎溃烂。
-
公开(公告)号:CN219375874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357412.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M3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夹闭装置,包括两个通过一侧边轴连接的夹板,两个夹板对应夹持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三个对应的弧形凹槽,在两个夹板连接的另一侧边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卡扣。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并不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患者即可自行操作,不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方便患者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控制引流管的夹闭。整个装置不需要复杂的部件,单手即可操作,而且整个装置可反复使用。整个装置采用塑料一次性制作成型,可降低成本并避免对患者造成摩擦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1925035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270708.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3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包括带弹性的环形圈,在环形圈的一侧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刀头朝向环形圈外部的切皮刀,切皮刀的刀头被弹性件压缩在通孔的内部,刀头另一端的按压端伸入环形圈的内部。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制作环形圈,可使环形圈1紧密贴合不同使用人的大拇指外表面,保证切皮过程的顺利进行。每一台手术使用新的切皮刀,可减少反复消毒成本,减少拆装刀的人力成本,减少医务人员误损伤,减少患者皮肤误损伤,同时也方便年轻医师快速上手。切皮刀因长度固定,在切皮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深浅不一的切口,可保证切口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390774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081620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角度的气管拉钩,包括杆状的杆身,和安装在杆身端部的弧形拉钩,所述拉钩向一侧整体倾斜,且倾斜方向与所述拉钩的凹面朝向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拉钩向一侧倾斜的形状,可以在食管癌胸腔镜微创手术位置与待牵拉的气管或食管位置不对应时,通过杆身使伸入的倾斜拉钩与气管或食管的牵拉位置保持90°垂直,从而防止气管拉钩在牵拉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分力,避免气管或食管受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