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R影像的人体骨骼轮廓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1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92204.X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R影像的人体骨骼轮廓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I检测系统数据提取损失大,存在“失真”现象及数据集检测效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采用与人体骨骼轮廓近似的几何形状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标注;基于所述训练样本集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完成的人体骨骼DR影像检测模型,对未标注的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检测,获取具有骨骼候选框的特征区域,以及置信度、语义分割结果;基于置信度以及语义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人体骨骼轮廓。本发明可以对颈椎至腰椎各段检测,对脊椎骨的增生、错位及与骶骨、股骨头连接区域的识别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24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38764.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和导引管,冲洗管的入口端与供水容器的出口连通;供水容器中设置有加压装置;冲洗管的出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生理盐水从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入伤口,在伤口内部形成液体流通环境并在伤口内维持有预定的液体压力,形成高压区;导引管的入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导引管的出口端与回收容器连通,回收容器中设置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用于在回收容器中形成真空环境;回收容器中的真空环境通过导引管的入口端在伤口的内部形成低压区;从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出的生理盐水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同时冲洗伤口;冲洗伤口后的引流液进入导引管的入口端并从导引管的出口端流入回收容器中。

    一种用于过伸位颈椎核磁检查的体位垫

    公开(公告)号:CN110179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2229.X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过伸位颈椎核磁检查的体位垫,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础垫和一个或多个楔形垫,所述的基础垫包括基座,在该基座的顶面和其中一个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凹陷部;该基座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的楔形垫包括楔形本体,在该楔形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过渡凹陷部;所述的基础垫和楔形垫能够粘合在一起,使所述的凹陷部和过渡凹陷部组合成头部承托区;不同的所述基础垫和楔形垫具有不同的大小规格,不同大小规格的基础垫和楔形垫能够组合在一起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一种骨骼矢状位平衡参数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7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6751.9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骼矢状位平衡参数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准确率低、对位置和弯曲姿态识别准确性差、检测可靠性及鲁棒性差的问题,包括:采用与人体骨骼轮廓近似的几何形状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标注的前处理模块;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对未标注的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检测,获取具有骨骼候选框的特征区域,以及置信度、语义分割结果的模型训练模块;基于置信度以及语义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人体骨骼轮廓的后处理模块;判断人体骨骼轮廓的朝向的朝向判断、计算矢状位平衡参数的矢状位平衡参数计算模块。本发明通过优化标注方式可以获取更准确的检测数据和矢状位平衡参数。

    一种自稳型寰枢椎融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69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62717.5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稳型寰枢椎融合器,属于融合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路或后路固定系统需要通过较长和较粗的螺钉进行固定对于毗邻的脊髓和椎动脉的损伤风险较高以及寰枢椎螺钉的入钉位置和植入方向往往要求手术中对枕下肌群的肌肉止点进行较广泛的剥离造成术后持续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的问题。该融合器包括本体、翼板以及设于翼板上的本体螺钉和椎体螺钉,翼板通过本体螺钉与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翼板通过椎体螺钉与寰枢椎侧块的侧面固定连接。该融合器可用于寰枢椎的固定和融合。

    一种寰枢椎复位融合器及提拉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8576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10805.4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寰枢椎复位融合器及提拉工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寰枢椎复位融合器,包括上融合板与下融合板,上融合板设置有上防退锯齿,下融合板设置有下防退锯齿,上融合板的尾端设置有上固定座与上夹持槽,下融合板的尾端设置有下固定座、固定栓孔与下夹持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拉工具,用于提拉寰枢椎复位融合器,包括稳固套、上提拉组件及下固定杆,上提拉组件贯穿稳固套,夹持上融合板,稳固套的首端设置有下夹持块,下夹持块夹持在下夹持槽内,下固定杆贯穿稳固套可拆卸固定在下融合板的尾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寰枢椎复位融合器及提拉工具,上融合板与下融合板植入体内,提拉工具拉动上融合板实现寰枢椎的复位。

    一种脊柱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01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94903.9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方法,属于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个体的寰枢椎三维模型,基于所述寰枢椎三维模型计算每个个体的寰枢椎相对位置特征参数;基于每个个体的寰枢椎相对位置特征参数计算寰枢椎相对位置聚类中心;获取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寰枢椎三维模型,基于治疗前后的寰枢椎三维模型得到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寰枢椎相对位置特征参数;根据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寰枢椎相对位置特征参数和所述寰枢椎相对位置聚类中心得到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寰枢椎相对位置分类;根据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寰枢椎相对位置分类得到待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种骨骼矢状位平衡参数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7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606751.9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骼矢状位平衡参数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准确率低、对位置和弯曲姿态识别准确性差、检测可靠性及鲁棒性差的问题,包括:采用与人体骨骼轮廓近似的几何形状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标注的前处理模块;对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对未标注的人体骨骼轮廓DR影像进行检测,获取具有骨骼候选框的特征区域,以及置信度、语义分割结果的模型训练模块;基于置信度以及语义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人体骨骼轮廓的后处理模块;判断人体骨骼轮廓的朝向的朝向判断、计算矢状位平衡参数的矢状位平衡参数计算模块。本发明通过优化标注方式可以获取更准确的检测数据和矢状位平衡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