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2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5814.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01N59/16 , B01J31/22 , B01J35/39 , B01J35/30 , B01J23/50 , B01J35/45 , A01N59/00 , A01N55/02 , A01N25/04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持久杀菌消毒的纳米无机材料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酸性处理,将石墨相氮化碳(g‑C3N4)质子化处理使其表面带正电荷,使带负电的细菌更容易吸附至杀菌材料表面,且质子化处理能够使其剥离成稳定的单层或少层纳米片结构,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Ag‑MOF原位生长在石墨相氮化碳(g‑C3N4)表面,制备出Ag‑MOF/g‑C3N4异质结构。本发明实现了Ag‑MOF/g‑C3N4的协同光催化杀菌,同时诱导形成银纳米颗粒的高分散体系,使之在无光条件下仍具有高效杀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409163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20348780.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吸入保护头罩,包括帽体、罩体和可视窗;罩体从帽体的下沿向下延伸,并在帽体的下方围出封闭空间;可视窗设置在罩体上并与罩体紧密连接,可视窗上设置有联通管,联通管从所述的封闭空间外向封闭空间内延伸。可视窗上还设置有进气阀和呼气阀,可视窗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扣,用于固定雾化器。罩体的底部设置有自粘扣,并且沿着罩体的底边设置有松紧带。该保护头罩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气溶胶的播散范围,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在不利于做雾化吸入治疗的情况下,将这种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降低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降低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感染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73351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1052378.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监护仪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线束固定盒,线束固定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连接铰链,第一盒体上设置有床档连接件,床档连接件用于与床档固定,第一盒体朝向第二盒体的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半圆形通槽,第二盒体朝向第一盒体的面上形成有与第一半圆形通槽一一相对布置的第二半圆形通槽,第二盒体与第一盒体扣合时第一半圆形通槽与第二半圆形通槽构成走线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将心电监护仪线束固定在床边,使线束整齐美观并于整理,且能够有效保护线束。
-
公开(公告)号:CN221555540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481125.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镜密封套,属于气管镜密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防止气道内分泌物及气溶胶随着患者的呼吸气流从气管镜入口处的缝隙喷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管镜密封套包括主套筒、第一中间套筒、第二中间套筒、第一末端套筒和第二末端套筒,第一中间套筒和第二中间套筒分别插接在主套筒中,第一末端套筒插接在第一中间套筒中,第二末端套筒插接在第二中间套筒中。本实用新型的气管镜密封套能够防止气道内分泌物及气溶胶随着患者的呼吸气流从口腔直接向外喷溅,且本实用新型的气管镜密封套能够与呼吸机连接,并向气管镜密封套内通气,辅助患者进行密闭通气,满足操作过程中患者的通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812148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20819345.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G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包括:面部枕、胸部枕和腹部枕,所述面部枕为U形截面柱体,由上部的面部充气部和下部的面部支撑部组成;所述胸部枕为异型截面柱体,由上部的胸部充气部和下部的胸部支撑部组成,胸部枕与面部枕一体式连接,胸部枕两侧设有凹陷的肩部环抱区,尾部设有充气/泄气阀;所述腹部枕由上部的腹部充气部和下部的腹部支撑部组成,腹部充气部与胸部充气部通过两个充气管相连通,尾部设有泄气阀;所述充气管与腹部枕充气部连接处设有单向阀,胸部充气部的气体可单向进入腹部充气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各个充气部的气体量来调节患者俯卧位通气时的高度与舒适度,最大限度保证俯卧位通气的有效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