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7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33631.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包括:调节组件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沿上下方向布置,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邻近支撑板的前端布置,且沿由前至后的方向倾斜向内延伸,第二滑道邻近支撑板的后端布置,且沿由前至后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和调节件,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设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第一推块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且间隙配合,第二推块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且间隙配合,调节件与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连接,调节件可调节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沿支撑板前后方向的距离,以调节支撑板的高度和角度。本发明的融合器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有利于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65407.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脊髓压迫的溶胀硬化的动态交联聚氨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聚氨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芳香族二硫键化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亲水多元醇化合物、疏水多元醇化合物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固化,得到用于颈脊髓压迫的溶胀硬化的动态交联聚氨酯水凝胶。该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吸水溶胀硬化、溶胀后具有高模量、致压能力可控、易二次加工、压迫件可定制且术后可自然降解减压。
-
公开(公告)号:CN1154445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037190.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椎椎管扩大成型固定组件,包括:折叠板以及紧固件;折叠板包括插板件和定位件,插板件包括插件安装部和插件承接部,插件安装部上设有插件安装孔,插件承接部与一插件连接部连接;定位件包括定位主体、定位安装部和定位插入部,定位主体与插件连接部活动连接,使得定位件可相对于插板件转动;当折叠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插件承接部与定位插入部共面,插件承接部与定位件接触,定位插入部处于插件承接部的下方。该颈椎椎管扩大成型固定组件应用于双开门升脊手术中,使得椎板不会向着侧向偏移,保持了人体原有的生理力学结构,双开门升脊手术后,椎体受力稳定,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3495.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F30/23 , A61F2/44 , A61F2/30 , G06T17/20 , G06N3/046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制颈椎界面间应力分布进行弹性模量适配的颈椎多孔金属骨替代物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颈椎模型,根据患者体重拟定受力条件,使用有限元计算需替换椎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第二步、构建三周期极小曲面单元;通过3×3×3个三周期极小曲面单元堆叠为一个立方模块;采用机器学习构建立方模块中单元的相对密度与立方模块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实现在给定弹性模量下,设计出最优强度的模块;第三步、对有限元应力数据S进行网格化,得到S2;第四步、将对应弹性模量E的模块填充至网格化节点,再将现有椎体外形与网格化的模块进行交集的布尔运算,得到颈椎多孔金属骨替代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190485.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棘突重建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用于将截断的棘突和椎板进行固定的棘突复位螺钉;中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下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本发明能够将截断的棘突进行复位,被复位的棘突不容易发生偏移,固定可靠;棘突复位螺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极大地方便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7111.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固定融合装置和钉棒固定系统,所述即时固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板和侧块螺钉,所述融合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连接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一个第一孔,所述侧块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孔,且用于与椎体的侧块连接,在所述侧块螺钉的端帽至所述侧块螺钉的尖端的方向上,所述侧块螺钉朝向所述融合板的前侧以及所述融合板的外侧倾斜延伸,且所述侧块螺钉可以紧贴并压紧所述下固定板。本发明的即时固定融合装置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即时稳固地安装在患者上,加快手术进程,减少对椎体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73495.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F30/23 , A61F2/44 , A61F2/30 , G06T17/20 , G06N3/046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制颈椎界面间应力分布进行弹性模量适配的颈椎多孔金属骨替代物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颈椎模型,根据患者体重拟定受力条件,使用有限元计算需替换椎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第二步、构建三周期极小曲面单元;通过3×3×3个三周期极小曲面单元堆叠为一个立方模块;采用机器学习构建立方模块中单元的相对密度与立方模块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实现在给定弹性模量下,设计出最优强度的模块;第三步、对有限元应力数据S进行网格化,得到S2;第四步、将对应弹性模量E的模块填充至网格化节点,再将现有椎体外形与网格化的模块进行交集的布尔运算,得到颈椎多孔金属骨替代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4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57186.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紧固件;紧固件的贯穿方向与切口的方向一致;利用紧固件沿着冠状面钉入,使得钉道更长,增加了把持力,有利于椎板的提拉操作,降低了切口尺寸需求,减小了患者创伤,紧固件贯穿第二固定孔与侧块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贯穿的紧固件与切口位置更近,降低了切迹,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椎板钉入椎板钉对切口尺寸要求高、椎板钉的把持力小,以及提拉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90485.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棘突重建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用于将截断的棘突和椎板进行固定的棘突复位螺钉;中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下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本发明能够将截断的棘突进行复位,被复位的棘突不容易发生偏移,固定可靠;棘突复位螺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极大地方便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4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7186.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紧固件;紧固件的贯穿方向与切口的方向一致;利用紧固件沿着冠状面钉入,使得钉道更长,增加了把持力,有利于椎板的提拉操作,降低了切口尺寸需求,减小了患者创伤,紧固件贯穿第二固定孔与侧块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贯穿的紧固件与切口位置更近,降低了切迹,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椎板钉入椎板钉对切口尺寸要求高、椎板钉的把持力小,以及提拉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