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4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3444.0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或骨吸收的3‑溴丙酮酸制剂及其应用。该3‑溴丙酮酸制剂包括3‑溴丙酮酸和/或3‑溴丙酮酸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该3‑溴丙酮酸制剂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明显的静脉损伤,在调节机体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3696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449456.1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严格等级结构的三维矿化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具严格等级结构的三维矿化胶原支架不仅复制了天然骨组织的化学成分(Ca/P=1.67),更重要是重现了天然骨矿化胶原的等级结构即纳米板状晶体在纤维内形成的周期性横纹结构(D=67nm)。这种新的具严格等级结构的矿化胶原支架在干湿状态下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分化,成骨能力)均优于传统矿化胶原。而且,这种新的具严格等级结构的矿化胶原支架的机械性能(13.7±2.6GPa)与骨组织类似。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具严格等级结构的三维矿化胶原支架在制备骨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7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262434.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7/00 , A61C7/08 , G06F30/23 ,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缺牙间隙空泡形态实时拓扑优化方法,解决隐形矫治中现有技术对牙齿的移动实现率低、牙齿倾斜移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矫治器模型,预设优化条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及拓扑优化获取三维模型数据,设计以获得再设计矫治器模型,再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及拓扑优化获取再设计矫治器模型的三维模型数据以输出优化后矫治器三维模型,进行矫治器加工制作。本发明首创性提出通过改变缺牙间隙处空泡形态来优化力学结果,并引入实时拓扑优化方法使每副矫治器的缺牙间隙处空泡形态均为基于当前步骤中牙齿力学仿真结果实时拓扑优化出的形态,达到力学上理想设计,以获得正畸牙移动的可控性及可预测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44486.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上设有牙位和屏风结构,屏风结构设置在待矫治牙齿所对应的牙位单侧或者两侧,并且位于两个相邻牙位中间;屏风结构为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是相邻牙位连接处由龈方指向牙合方的凸起所形成,并且该凸起结构的两侧壁之间,以及两侧壁与相邻牙位的侧壁之间均留有一定间隙。本发明矫治器通过局部设计屏风结构,增加了矫治器材料的作用距离,增大了局部可变形范围,使得矫治器更易贴合就位,以提高矫治设计的表达率,并且可扩大每步的牙齿移动量,使矫治设计的表达率更高,所需矫治器的数量可大幅度减少,故降低了因重启导致的材料及加工成本增加以及白色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0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40228.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G06F30/23 , A61C7/00 , A61C7/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模型的设计、验证分析、优化方法,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计方法采用降温法模拟、调整局部矫治器模型的热膨胀变形,约束形变方向及大小,实现矫治器模型的设计形变。本发明的分析验证方法包括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正畸矫治力下成骨破骨生物学效应的迭代模拟;矫治器的戴入模拟;读取仿真模拟结果,分析验证。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基于上述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加载预应力的“降温法”,以实现矫治器的模型形变模拟,并能结合实际临床矫治时间的牙周膜生物学效应有限元仿真。本发明实施现了隐形矫治器模型分步设计的分析验证,并根据分析验证结果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46693.X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缺牙间隙空泡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缺牙间隙空泡形态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移动实现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根据拔牙矫治患者临床资料确定矫治步骤中每步的初始内缩均匀变化量,利用数值手段计算目标牙位在牙周膜、附件和矫治器综合作用下的移动方式、移动量及倾斜偏转量;将矫治器收缩量控制转变为内缩力控制并进行空泡两侧矫治器补偿量调整以完成牙齿空间旋转角度控制从而实现牙齿均衡移动。本发明基于数值计算和牙齿移动补偿控制设计矫治器,实现了无托槽隐形矫治中,通过缺牙间隙空泡的外形调整来提高正畸牙移动的可控性及可预测性,减少无托槽隐形矫治中常见的“过山车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16340.6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牙颌颅面畸形辅助识别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对获取的面部三维照片集及待预测面部三维照片分别进行标志点标定和坐标系的统一,对面部三维照片集对应的各特征信息进行预处理后,交由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利用该预测模型对待预测面部三维照片的标志点坐标进行预测,得到面部特征,以辅助医师进行牙颌颅面畸形判别。本发明可避免/减小电力辐射暴露量,过程对患者友好,接受力更高,基于较大样本量进行的学习使得预测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814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37822.3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正畸拔牙病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加工工艺,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和加强网,所述矫治器本体上设有拔牙位置对应的缺牙位,加强网设置在所述缺牙位的内表面、外表面或者材料内部。现有隐形矫治器均为热压膜工艺制作的透明高分子材质的牙套,缺牙间隙部分为连接杆状空泡或牙冠型空泡。本发明在其缺牙空泡区域放置加强网以提高矫治器机械性能,解决矫治力施加过程中的应力中断及材料变形问题,在关闭缺牙间隙的过程中提高牙齿移动设计的表达率。且其加工工艺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113444.0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或骨吸收的3‑溴丙酮酸制剂及其应用。该3‑溴丙酮酸制剂包括3‑溴丙酮酸和/或3‑溴丙酮酸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该3‑溴丙酮酸制剂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明显的静脉损伤,在调节机体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87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62434.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IPC: A61C7/00 , A61C7/08 , G06F30/23 ,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缺牙间隙空泡形态实时拓扑优化方法,解决隐形矫治中现有技术对牙齿的移动实现率低、牙齿倾斜移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矫治器模型,预设优化条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及拓扑优化获取三维模型数据,设计以获得再设计矫治器模型,再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及拓扑优化获取再设计矫治器模型的三维模型数据以输出优化后矫治器三维模型,进行矫治器加工制作。本发明首创性提出通过改变缺牙间隙处空泡形态来优化力学结果,并引入实时拓扑优化方法使每副矫治器的缺牙间隙处空泡形态均为基于当前步骤中牙齿力学仿真结果实时拓扑优化出的形态,达到力学上理想设计,以获得正畸牙移动的可控性及可预测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