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4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35127.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1/8238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包围栅极纳米片CMOS器件集成方法,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伪栅和外侧墙形成后,形成第二次外侧墙,通过在内侧墙凹陷内填充与二次外侧墙相同的介质材料,利用循环刻蚀工艺,将第二次外侧墙及其下部的Si/内侧墙沿相同的界面刻蚀去除,形成最终的内侧墙。与现有的通过单层外侧墙来形成内侧墙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二次外侧墙方法,其内侧墙与栅长的结构参数完全由伪栅长度、第一次外侧墙厚度厚度以及SiGe腐蚀量决定。并且在N/P型区域形成的结构保持一致,有效避免了在N/P型器件之间存在工艺差异和片间涨落。
-
公开(公告)号:CN118284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53969.3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垂直超薄沟道DRAM单元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淀积薄膜厚度定义垂直沟道的宽度,实现超越光学光刻精度的沟道尺寸控制,并减少了定义有源区的光刻次数,实现了垂直超薄沟道DRAM单元器件的制备。采用本发明提高了DRAM存储密度,可以更紧凑地实现4F2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8119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53970.6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垂直超薄沟道DRAM单元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淀积薄膜厚度定义垂直沟道的宽度,实现超越光学光刻精度的沟道尺寸控制,并减少了定义有源区的光刻次数,实现了垂直超薄沟道DRAM单元器件的制备。采用本发明提高了DRAM存储密度,为实现4F2单元提供了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