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37078.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F40/30 , G06F40/28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电力系统产业链成果分析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电力系统产业链成果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相关的政策文件、行业报告、企业案例、科研成果,以确保信息全面性和时效性;对所述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相关的政策文件、行业报告、企业案例,科研成果进行语义分析;根据语义分析的结果,对所述政策文件、行业报告、企业案例、科研成果进行分类,以将其归类到电力系统产业链中对应的节点中;获取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节点中的多维数据;对每个节点的所述多维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各类节点成果的发展前景。该方法可以对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成果进行完善分析,以确定相对应的成果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77755.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配电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发电站的电能数据;利用分布式装置在配电站的电能接收端进行功率的计量;利用分布式装置在配电室计算功率的损失和需求,向配电站接收端处的分布式装置进行反馈,并通过配电站接收端处的分布式装置进行配电控制;通过配电站的中央计算,对所有分布式装置的计算和控制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补充控制。由于使用分布式控制,每个装置可以快速响应电网需求的变化,从而提高了整个电网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还为现代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日益增多的当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75667.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电缆绝缘层维护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包括卡环,两个所述卡环通过紧锁组件连接,固定在电缆两侧,所述卡环包括连接孔和连接通孔,所述连接孔和连接通孔分别设置在卡环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以及紧锁组件,包括导向套、固定套和内杆,所述导向套和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内杆放置在导向套和固定套中,所述紧锁组件与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将卡环卡在特高压电缆绝缘层损坏的位置,可以应急维护电缆,设置紧锁组件可以有效的连接卡环使维护装置夹持更紧,且方便安装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9156.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园区微电网的光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洁能源发电一: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将转换的电能储存在大型蓄电池内;S2、清洁能源发电二: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将转换的电能储存在大型蓄电池内。本发明通过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可将两种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通过大型蓄电池与若干中型蓄电池的设置,可实现电能配置,通过定时开关的设置,可避免能源浪费,通过弹跳开关的设置,可避免因电能不足导致用电器瘫痪,达到了适用性强,解决了现有基于园区微电网的光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手段单一,导致其使用时无法满足更高使用要求,影响适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8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69717.5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天琪 , 张明理 , 于长永 , 汪明达 , 徐维懋 , 肖雪 , 鄢闯 , 李美君 , 谷峥 , 鞠颂 , 马强 , 常乐 , 王思文 , 赵琳 , 贾博 , 满林坤 , 杨天蒙 , 刘禹彤 , 高凤喜 , 李纯正 , 南哲 , 金子开 , 陈友慧 , 于兴成 , 夏静波 , 刘晓光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模拟平台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对微电网进行模拟建设的主控模块,所述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侧壁均布设有指示灯,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按键,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安装有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能质量分析模块,可以对微电网设备中的实际电能和理想电能进行计算,以便对微电网的建设进行改善,通过设置人机接口模块,可以实时显示微电网元件运行状态和电能质量等信息,并且与人机接口模块耦合连接的指示灯可以微电网中各个元件的运行状态进行指示,便于人们对微电网元件运行状态进行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00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727569.1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辽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Inventor: 卢天琪 , 王春生 , 杨继业 , 王红 , 蒋理 , 南哲 , 韩震焘 , 李美君 , 刘松楠 , 赫鑫 , 宋卓然 , 吉英华 , 李华 , 李冬雪 , 刘然 , 鄢闯 , 马强 , 肖模君 , 高勋 , 利相霖 , 谷峥 , 刘涛 , 陈友慧 , 潘霄 , 卢国宁 , 杨强 , 刘旸 , 绍广伟 , 刘冰 , 许文博 , 张璐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故障在线定位方法,针对含高渗透分布式电源下的馈线故障诊断和定位问题而提出一种考虑高渗透分布式电源下的馈线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基于拓扑分析,对拓扑相邻的开关建立开关组;分别对馈线上各开关处流过的电流进行采样,以出口断路器处的电流为基准,计算下游各开关流过电流的极性;通过过流保护监测出口断路器故障电流,确定故障馈线;比较故障馈线下各开关组内故障电流极性,电流极性不一致的开关组区段即为故障区域;若所有开关组内的故障电流极性一致,则故障在线路末端。本发明能快速定位故障区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网架场景,简化对故障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避免频繁复杂的保护整定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23330.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辽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淼 , 卢天琪 , 杨继业 , 于长永 , 南哲 , 蒋理 , 张建森 , 赫鑫 , 宋卓然 , 李华 , 鄢闯 , 修策 , 满林坤 , 何昕 , 李占军 , 王涛 , 肖雪 , 芦思晨 , 张建 , 赵琳 , 于大勇 , 吕忠华 , 李芳 , 孙鸣泽 , 朱赫炎 , 陈友慧 , 李美君 , 李博 , 谷峥 , 刘玥 , 唐萌 , 常乐 , 崔殿启 , 曹南君 , 武志锴 , 徐维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1R31/086 , G01R31/08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AS优化协调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包括诊断Agent、优化协调Agent、数据处理Agent、数据采集Agent、通信Agent以及用户接口Agent,诊断Agent包括全局诊断Agent和区域诊断Agent;优化协调Agent包括全局优化协调Agent和区域优化协调Agent;区域诊断Agent包括开关层诊断Agent、馈线层诊断Agent和变电站层诊断Agent。电网在局部利用区域诊断获取初步诊断结果,由全局诊断综合全网诊断结果形成全局诊断结论,协调控制各区域诊断间、区域诊断与全局诊断协调配合,加强诊断强度和准确性,保证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32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27129.6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辽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Inventor: 卢天琪 , 李健 , 杨晓峥 , 王春生 , 杨继业 , 陈宝琪 , 王红 , 蒋理 , 南哲 , 邓鑫阳 , 韩震焘 , 李美君 , 刘松楠 , 赫鑫 , 吉英华 , 李华 , 李冬雪 , 刘然 , 鄢闯 , 马强 , 肖模君 , 高勋 , 利相霖 , 潘霄 , 谷峥 , 刘涛 , 陈友慧 , 刘明岳 , 卢国宁 , 于大勇 , 邵广伟 , 刘刚 , 刘金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综合预测方法。包括考虑太阳能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与风速对光伏发电输出电流的影响,基于数学计算模型预测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分析光伏发点输出历史数据库,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基于整体方均根误差最小原则建立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综合预测模型,预测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本发明综合了数学计算模型受历史数据影响小而受当前天气数据影响大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受历史数据影响大而受当前数据波动影响小的特点,提高了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7435.4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友慧 , 吕忠华 , 刘岩 , 吴卓航 , 潘琪 , 胡瑞雪 , 吴昊 , 白靖涛 , 马强 , 李冬雪 , 刘然 , 张吉 , 李微 , 陈国龙 , 贾博 , 吕铭 , 金子开 , 卢天琪 , 朱赫炎 , 杨国琛 , 金宇飞 , 王首位 , 毕月 , 张琦 , 张明理 , 于长永 , 高靖 , 杨博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Q10/101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8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范化的输变电工程三维数据移交方法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设计单位制作的三维设计成果;设计单位、设备厂商及施工单位提交材料并进行数据测试;数据移交单位将制作完成的数据及自检报告移交至成果审核单位。本发明提供的规范化的输变电工程三维数据移交方法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再到竣工图编制三维移交每个阶段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统一数据格式可以避免形成数据孤岛,有效的进行跨部门协作。三个阶段的数据标准测试,实现数据标准闭环,确保各个单位共用一个统一的数据。自动生成数据表格,实现数据统一化,确保移交过程中数据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88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59181.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工程投资造价评估分析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中控显示屏,所述外壳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本发明通过外壳、中控显示屏、滑槽、滑块、第一弹簧、定位板、主机、横板、卡槽、固定块、固定槽、第二弹簧、连接板、限位板、卡板、阻尼器、隔板、吸气板、通风箱和风机的配合,使电网工程投资造价评估分析装置能够通过缓冲防护结构对其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进行适当防护,避免电网工程投资造价评估分析装置受到外力碰撞而导致其内部的电子元件出现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