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9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85810.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G16C60/00 , G01N17/02 , G01N17/00 , G16C10/00 , G16C2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深海静压力下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定量表征及预测方法,属于腐蚀预测领域。首先获得具有表层成分偏析的铜合金热力学稳定结构和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海水压力0.1‑10MPa,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铜合金与海水介质溶剂化的界面模型,定量模拟海水压力对合金表面的力学作用,建立不同压力作用下合金演变结构模型及其结构参数。定量解析不同压力下合金表面铜原子空位形成能垒、内部铜原子迁移‑溶解活化能垒,结合不同海水压力作用下合金功函数、腐蚀速率常数等参数的解析,实现对铜合金腐蚀倾向性与腐蚀速率的表征与预测。该方法模拟得到的腐蚀结果与实测腐蚀速率进行了对照,趋势偏差小于5%,进一步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0675.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G01N17/00 , G01N23/2055 , G01N3/08 , G01N13/00 , G16C60/00
Abstract: 不同海水流速下铜合金材料失效评价及腐蚀速率预测的方法,属于海洋环境铜合金腐蚀领域。首先分析流动海水腐蚀后铜合金的XRD图谱,确定微应变水平和位错密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111)晶面施加原子级轴向拉伸应变,建立不同海水流速下的微观结构模型。分析合金表面铜原子的溶解电位、表面能、功函数及溶解活化能垒,探究溶解速率与活化能垒的关系。建立一种海水动态环境下海水流速与铜合金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本发明得到不同海水流速下铜合金的腐蚀动力学特征,实现从原子级轴向拉伸诱导的铜合金腐蚀失效动力学过程的解析,从而为铜合金构件的防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8690.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G01N17/00 , G01N23/205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海环境中海水压力与流速耦合作用下铜合金失效评估及预测方法,属于深海流动铜合金腐蚀技术领域。首先通过解析深海压力和海水流速耦合作用下的XRD图谱,量化其微应变水平。其次,建立铜合金/海水溶剂化界面模型,模拟动态深海环境下铜合金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结合实测的微应变水平,施加原子级轴向应变,构建在海水压力和流速耦合作用下的铜合金微观结构模型。分析不同海水与流速作用下活化能垒与溶解速率的定量关系。建立综合考虑海水压力和流速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通过建立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准确评估海水压力与流速耦合作用对合金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深海环境下铜合金的失效倾向性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