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895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90360.0

    申请日:2017-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加速度测量实验,筛选出环境敏感特性最接近的两个MEMS加速度计,作为加速度计差分对;通过测试与标定实验,确定所述加速度计差分对中的两个所述MEMS加速度计的环境参数比;利用所述加速度计差分对中的两个所述MEMS加速度计测量待测目标的加速度,得到两个测量加速度值;根据所述两个测量加速度值和环境参数比计算实际加速度。本发明公开的加速度测量方法可以减小加速度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下自动化的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一种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635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12826.X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一种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包括:光信号激励源/CCD显微镜1,用于为晶圆4提供光激励输入信号,并提供机器视觉;IV/CV/脉冲/噪声测量装置12,用于对晶圆4提供激励信号并采集被测晶圆4输出信号;超低温环境水汽检测循环除湿装置13,用于检测并降低低水汽含量;大跨层温度控制装置14,为被测晶圆提供宽温环境;微弱信号提取单元11,用于测量被测晶圆输出的微弱信号;双重针压检测装置3及探针2,用于接触晶圆并对准位置及接触面;卡盘5,用于承载被测晶圆;四轴移动台体6,用于XYZ轴线性移动和R轴旋转移动;密封屏蔽暗箱7,用于为被测晶圆提供稳定的光暗、温湿度测试环境;控制计算机和数据分析软件15,用于实现系统的一体化协调控制,被测晶圆检测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根据本发明的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的高低温条件

    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6998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0368864.2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线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划分为Q个区域,包括第1区域、第2区域至第Q区域;依次对第1至第Q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对应得到第1平面、第2平面至第Q平面;依次获取第1至第Q区域的点云数据中的障碍物的坐标;对所述障碍物的坐标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得到动态障碍物的坐标集合和静态障碍物的坐标集合。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了三维点云数据的大规模压缩,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量;还进一步把环境划分为三部分:路面区域(可行区域)、静态障碍物区域、动态障碍物区域,为机器人的有效行为决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信息。

    一种单线激光雷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9998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68659.7

    申请日:2016-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线激光雷达装置,包括雷达安装装置、单线激光雷达和载体架,单线激光雷达通过雷达安装装置安装在载体架上,载体架具有预设厚度且为扁平矩形状,载体架的一边均匀分布至少3个单线激光雷达,分别为第一单线激光雷达、第二单线激光雷达和第三单线激光雷达,与第一单线激光雷达所处的一边垂直的两边的每条边中间分布至少一个单线激光雷达,分别为第四单线激光雷达和第五单线激光雷达;所述雷达安装装置的安装位置和俯仰角可调;设置后的上述雷达,扫描范围可实现载体架四周全覆盖,将上述激光雷达装置用于无人车上,完成无人驾驶周围环境的实时检测。

    一种道路可行域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5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235547.9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可行域确定方法,获取单线激光雷达扫描的单帧数据,单帧数据包括多个单帧数据点,单帧数据点包含激光反射强度和激光返回距离;判断激光反射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是时,将数据点划分为障碍物区域;当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否时,将数据点划分为路面区域;根据激光返回距离,确定路边沿区域。本发明基于道路边沿的跳变特征和激光反射强度值的阈值条件筛选出道路边沿和载体可行域等信息,使得划分的可行域更稳定准确,实现了路沿提取和道路可行域算法的改进,雷达数据信息较少,计算量小,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699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8864.2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线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划分为Q个区域,包括第1区域、第2区域至第Q区域;依次对第1至第Q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对应得到第1平面、第2平面至第Q平面;依次获取第1至第Q区域的点云数据中的障碍物的坐标;对所述障碍物的坐标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得到动态障碍物的坐标集合和静态障碍物的坐标集合。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了三维点云数据的大规模压缩,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量;还进一步把环境划分为三部分:路面区域(可行区域)、静态障碍物区域、动态障碍物区域,为机器人的有效行为决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信息。

    一种道路可行域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5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5547.9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可行域确定方法,获取单线激光雷达扫描的单帧数据,单帧数据包括多个单帧数据点,单帧数据点包含激光反射强度和激光返回距离;判断激光反射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是时,将数据点划分为障碍物区域;当第一判断结果表示否时,将数据点划分为路面区域;根据激光返回距离,确定路边沿区域。本发明基于道路边沿的跳变特征和激光反射强度值的阈值条件筛选出道路边沿和载体可行域等信息,使得划分的可行域更稳定准确,实现了路沿提取和道路可行域算法的改进,雷达数据信息较少,计算量小,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635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0712826.X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一种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包括:光信号激励源/CCD显微镜1,用于为晶圆4提供光激励输入信号,并提供机器视觉;IV/CV/脉冲/噪声测量装置12,用于对晶圆4提供激励信号并采集被测晶圆4输出信号;超低温环境水汽检测循环除湿装置13,用于检测并降低低水汽含量;大跨层温度控制装置14,为被测晶圆提供宽温环境;微弱信号提取单元11,用于测量被测晶圆输出的微弱信号;双重针压检测装置3及探针2,用于接触晶圆并对准位置及接触面;卡盘5,用于承载被测晶圆;四轴移动台体6,用于XYZ轴线性移动和R轴旋转移动;密封屏蔽暗箱7,用于为被测晶圆提供稳定的光暗、温湿度测试环境;控制计算机和数据分析软件15,用于实现系统的一体化协调控制,被测晶圆检测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根据本发明的微纳级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的高低温条件下自动化的半导体光电特性三维检测。

    基于GSM可召回的智能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204567513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096821.X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GSM可召回的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体、智能主控机、GSM收发模块、自动驾驶系统、导航系统、摄像头、激光雷达、倒车雷达、红外探测雷达、遥控器等,摄像头、激光雷达、倒车雷达、红外探测雷达将探测信息传至智能主控机进行分析处理;GSM收发模块与手机进行数据交互,并将交互信息传至智能主控机进行处理,智能主控机依据指令可实现三种模式:手动控制模式、遥控控制模式和智能控制模式;其具有自主导航、智能避障、远程召回功能,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多地满足使用者以及乘客的人性化需求和个性化需要。

    智能运载机器人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959903S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30408520.6

    申请日:2016-08-2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智能运载机器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运载机器人(该运载机器人可用于自
    动化仓贮系统和柔性装配系统的物料运输,并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加工设备组成柔性生产
    线;在超市、场园自行运送物资;以及给无人作战平台提供相关技术等。)。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