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7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383011.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及智能终端、用户识别卡应用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识别卡上运行有第一子程序,智能终端上运行有第二子程序,用户识别卡与智能终端的通讯接口为7816或SPI+,且7816与SPI+接口复用,协议支持7816、SPI+接口的协商,其中SPI+接口通讯速率高于7816接口的通讯速率,7816接口兼容现有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及其上运行的第一子程序负责安全启动、加解密及认证等安全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上运行的第二子程序负责处理非敏感信息及人机交互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上运行的第二子程序对用户识别卡的处理能力进行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979367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510126025.7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IPC: G05F1/63
Abstract: 本专利提出一种在芯片的WAFER测试阶段采用测试仪的高精度测试通道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器件参数校准的方法,该方法可克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带来的电路参数偏差,简化电路设计,提高集成电路中的参数设计精度。此方法带来的测试开销小,在产品的量产测试中可实现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416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22318.5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配置中断程序运行模式的中断控制器。在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中,此中断控制器支持运行在高级别模式下的系统程序配置各中断程序的运行模式,为多方协同开发系统程序、用户程序、中断程序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353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113628.8
申请日:2006-10-10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IPC: G06F21/00 , H01L27/02 , H01L23/522 , H01L23/58
Abstract: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的抗有源攻击的方法,在集成电路设计中采用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有源攻击,防止攻击者通过有源方式对正在工作的电路进行强制设置,改变电路工作状态,从而破解电路。本专利提出的抗有源攻击的方法采用通过一组串行的寄存器的时钟端引出线在芯片的顶层进行无规则地绕线覆盖,如果外部的有源探针碰触到该绕线组时会使芯片产生复位,从而达到抗击外部有源攻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50604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113261.X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IPC: H04M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双界面SIM卡结构以及应用方案,该SIM卡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接触式SIM卡的功能,还增加了非接触通讯功能,可支持手机的非接触支付等应用。该新型双界面SIM卡由层叠式的天线结构(1),高导磁率介质层(2)以及双界面芯片模块(3)构成,在非接触工作方式下可通过接触触点提供芯片工作所需电源,增加非接触工作方式下卡片的通讯距离并提高通讯的稳定性,弥补非接触工作方式直接从场中获取能量弱的缺点,可在非接触方式下支持卡片进行复杂的操作或带动大容量的存储器。在该卡片应用时采用非金属的卡座以及手机后盖,尽量减少金属对非接触通讯的影响,同时卡座的金属接触触点采用弹簧针结构以减小其对非接触通讯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9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75326.0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20/00 , G06V10/34 ,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CU‑AI的多场景自适应识别方法。其实现步骤为(1)批量图像输入和预处理(2)自适应图像增强(3)获取预设模型框架,通过AutoML从多个模型框架中选择适合的网络模型进行批量图像训练。(4)量化并转换模型(5)添加随机波动,并不断重复测试,选取最好的量化参数。并以此重新进行训练后量化操作(6)测试执行,重新对感知量化后的模型进行评估测试精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MCU‑AI的多场景自适应识别方法,旨在针对多个不同数据集实现自适应图像增强以及网络模型选择,不断改进量化感知参数,以提升部署到MCU中的模型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0004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427560.5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IPC: G06F2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密钥等敏感信息泄漏的安全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抵抗敏感信息从存储器中读出与写入目的寄存器时产生的信息泄露,该方法通过对敏感信息的拆分与掩盖以及对目的寄存器写入时的均衡处理,使得与敏感信息中0/1个数相关的功耗信息在从存储器读出与写入目的寄存器时不被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9829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04992.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I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设定短指令集实现卷积运算,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多个通用寄存器并行加载特征图中局部区域的各个数据;利用多个参数寄存器加载网络参数;分别将每个参数寄存器中的数据,并行与相应位置的通用寄存器中的数据相乘,并将相乘结果分别加载在不同的累加寄存器中,所述累加寄存器对于所加载的数据进行累加,所述相应位置是利用滑窗执行卷积过程中与网络参数进行乘累加的位置;根据所述累加寄存器中累加的结果生成输出特征图中的对应元素。该方案在保留通用处理器的灵活可配置优势的基础上,在硬件上加速AI计算,同时降低了硬件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75109.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40/12 , G06V10/30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网络的MCU指纹识别方法。包括1)批量图像输入和预处理;2)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3)利用三元组损失函数对提取到的指纹特征图进行无监督训练,并比较高维特征图之间的余弦相似度,从而得出同类指纹及异类指纹之间的相似程度并用于评估;4)使用量化感知策略,在量化的过程中,对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减小模型尺寸大小,减少模型内存占用,加快模型推理速度,降低功耗;5)利用知识蒸馏技术将复杂模型中的知识迁移到简单模型中;6)执行测试,对训练好的学生网络进行图像相似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3011.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叶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及智能终端、用户识别卡应用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识别卡上运行有第一子程序,智能终端上运行有第二子程序,用户识别卡与智能终端的通讯接口为7816或SPI+,且7816与SPI+接口复用,协议支持7816、SPI+接口的协商,其中SPI+接口通讯速率高于7816接口的通讯速率,7816接口兼容现有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及其上运行的第一子程序负责安全启动、加解密及认证等安全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上运行的第二子程序负责处理非敏感信息及人机交互功能,智能终端及其上运行的第二子程序对用户识别卡的处理能力进行扩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