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5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41471.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作物胁迫在体识别装置及胁迫种类识别方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形成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横向位移杆,沿纵向延伸,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杆上,用于在支撑杆上沿横向移动;纵向位移平台,可滑动地设置在横向位移杆上,用于在横向位移杆上沿纵向移动;拉曼光谱采集组件,设置在纵向位移平台上,用于在目标植株上采集拉曼光谱。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式作物胁迫在体识别装置及胁迫种类识别方法,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无需样品预处理和高特异性的优势,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胁迫应答标志物分子,得到植物生理状态相关信息,配合固定支架、横向位移杆和纵向位移平台等结构,实现对作物胁迫的在体、无损、快速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67087.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干旱胁迫程度的评价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采集农作物叶片样本在多个点位上的拉曼光谱数据;根据每一点位的拉曼光谱数据,得到农作物叶片样本在每一点位上的多个拉曼光谱峰;并从多个拉曼光谱峰中,获取各个干旱胁迫标志物对应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干旱胁迫标志物包括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根据各个干旱胁迫标志物的拉曼光谱特征峰的面积,得到农作物叶片样本在每一点位上的干旱胁迫拉曼光谱指标,进而得到农作物叶片样本的干旱胁迫程度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农作物早期的干旱胁迫识别灵敏度低、准确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48216.0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式双通道土壤光谱的土壤养分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车载式双通道方式同时采集待测农田区域中第一位置的第一土壤光谱数据和第二位置的第二土壤光谱数据,然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第一土壤光谱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土壤光谱数据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平均值,确定目标特征向量,然后通过训练好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土壤养分检测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载式双通道土壤光谱的土壤养分检测方法,通过车载式设备能够在农田中随走随测,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对土壤养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05250.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27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属性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逆计算的土壤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可逆计算向土壤光谱数据中加入模拟噪声,并将添加模拟噪声后的土壤光谱数据映射至潜空间以提取出多种土壤光谱特征;通过可逆计算的逆运算对多种土壤光谱特征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特征,以检测土壤光谱数据中全氮和有机质中的至少一项的含量。本发明所述方法提高了土壤光谱检测的准确率,进而能够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属性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9592.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原位同步获取激光协同系统,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包括:PC端、分子吸收光谱获取子系统和原子发射光谱获取子系统;分子吸收光谱获取子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激光器模块、第一光谱探测器模块和示波器;原子发射光谱获取子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控制系统、第二激光器模块和第二光谱探测器模块;PC端用于协同控制信号发生器和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分别驱动第一激光器模块和第二激光器模块产生激光照射至目标样品,以同步获取目标样品同一位置的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原位同步获取目标样品的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55866.8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F18/40 ,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土壤全氮近红外光谱的云边协同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终端、边缘设备和云服务器;其中,所述传感器终端用于采集实时土壤光谱数据;所述边缘设备用于基于训练后的土壤全氮检测模型输出实时土壤全氮检测结果;基于实时土壤光谱数据和历史土壤光谱数据确定用于训练所述土壤全氮检测模型的第一光谱数据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土壤全氮近红外光谱的云边协同检测系统及方法,以传感器终端、边缘设备和云服务器为依托,通过引入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能够提高小样本情况下近红外检测模型特征提取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4959.5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测量土壤全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磁力振荡器、颗粒过滤器、第一电磁线圈装置、激光发射系统、光信号收集系统以及控制单元;磁力振荡器用于使待测土壤和磁性纳米粒子充分混合,得到磁性土壤颗粒;颗粒过滤器用于筛选出磁性土壤颗粒中满足设定孔径要求的目标颗粒并使其通过;第一电磁线圈装置用于使通过颗粒过滤器的目标颗粒悬浮于测量焦点处;激光发射系统用于产生激光并将激光聚焦到测量焦点处;光信号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激光烧蚀目标颗粒产生的等离子体信号,并将等离子体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部件协同工作,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待测土壤的全磷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4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4148.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68 , G01N21/35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检测和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免疫生物反应的痕量污染物红外信号增强及原位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该方法利用竞争性免疫反应原理,利用转化酶催化蔗糖底物以生成具有强烈红外信号的反应次级产物葡萄糖,然后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次级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值,进而用于待测污染物样品中的含量检测。本发明相对传统的光谱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并且与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相比,不仅具有反应快速的优点,同时还能实现污染物在痕量状态下的原位快速定量分析检测,且具有量程范围广、可重复性好、便携性强、可高通量检测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84148.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68 , G01N21/35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检测和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免疫生物反应的痕量污染物红外信号增强及原位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该方法利用竞争性免疫反应原理,利用转化酶催化蔗糖底物以生成具有强烈红外信号的反应次级产物葡萄糖,然后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次级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值,进而用于待测污染物样品中的含量检测。本发明相对传统的光谱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并且与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相比,不仅具有反应快速的优点,同时还能实现污染物在痕量状态下的原位快速定量分析检测,且具有量程范围广、可重复性好、便携性强、可高通量检测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6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139684.X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二价铜离子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炔基分子修饰的牛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叠氮分子修饰的银纳米颗粒、抗坏血酸钠、待测样本混合,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将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采集所述上清液中银纳米颗粒的LIBS信号强度,根据所述银纳米颗粒的LIBS信号强度获取二价铜离子浓度。本发明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点击化学相结合,通过检测银纳米颗粒的LIBS信号,间接实现了铜离子(Ⅱ)的高灵敏度的检测,且其它重金属离子对铜离子(Ⅱ)检测不存在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