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域傅立叶逆变换的微波波形编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4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1445260.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域傅立叶逆变换的微波波形编译方法,对目标波形进行傅立叶变换,计算利用此目标波形调制单频光学载波时对应的频谱分布;依照频谱计算结果控制光频梳各频率分量振幅与相位分布,根据傅立叶逆变换原理可产生与目标波形时域一致的全光信号;最后通过光生微波方法将全光信号编译为微波波形。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微波光子技术在处理高频微波信号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频域精准操控实现时域可编程波形编译,能够大幅提升全光信号以及微波信号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微波光子学对电光双驱高速通信系统的赋能升级。

    关键数据量子加密的混合式安全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2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0950825.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键数据量子加密的混合式安全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数据分析甄别或人为识别标定,对通信业务数据流中的数据按照不同安全等级分段;利用“一次一密”工作模式下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传输标定为“安全关切”的数据片段,利用普通通信系统传输其它数据片段,通过片段重组还原原始通信业务数据流。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式安全通信方法兼容于其它各种从物理层提升量子保密通信速率的技术方案,且能将物理层面临的速率压力部分分担给应用层,通过通信业务数据流预处理避免非关切数据对量子密钥的无意义调用,在“关键数据具有数学可证明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量子保密通信带宽的最大化利用,可为实用化量子安全通信网络提供重要支撑。

    基于升空平台的多节点业务信息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92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60130.2

    申请日:2023-04-26

    Inventor: 郭凯 许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升空平台的多节点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将激光通信系统、激光授时系统等集成到同一光学载荷中,使激光通信数据信息和导航信息收发、光学时间同步等业务功能能够共享相同的光学链路和跟瞄系统,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地面多个目标提供不同的业务信息服务。本发明所述基于升空平台的多业务信息节点,既实现了信息节点的升空机动,创新“由地到空全面覆盖”的应用模式,又实现了光学信息系统的多功能复用,贯彻“多种功能按需定制”的设计理念,为机动信息网络发展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探测驱动的双工双向量子加密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2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950908.4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驱动的双工双向量子加密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由发送方和接收方执行,所述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制备并向对方发送随机分布的量子态;所述发送方和接收方探测量子态并分别生成真随机数序列;所述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经典信道协商交互生成有效量子密钥;所述发送方和接收方将量子探测生成的真随机数序列用于下一组量子态制备。本发明能够直接利用量子信号探测结果生成随机数序列,满足准备‑测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随机数生成需求,规避了传统硬件噪声随机数生成器在捕捉放大电路热噪声、电磁场环境噪声等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有效提升量子态制备真随机水平,大幅精简了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结构,为提升双工双向量子保密通信系统运行效率奠定重要基础。

    电光双载波自由空间量子加密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2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950783.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光双载波自由空间量子加密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依托包含无线电通信模块和量子密钥分发模块的无线通信系统实施:量子密钥分发模块搜寻跟瞄视距范围内的固定接入站,建立自由空间光学信道连接后即实施双工双向量子密钥分发并将有效密钥自动存入量子密钥池中;无线电通信模块按序调用量子密钥池内的有效量子密钥,并通过无线接入站点与同一量子密钥自洽域内的所有设备开展“一次一密”通信业务。本发明紧密结合了无线电通信随遇接入灵活可控的技术优势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属性,有效利用自由空间光载波的带宽优势弥补光学信道的非全天候连接劣势,为无线通信系统开辟量子保密通信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光纤拉远的电光混合水下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07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145962.8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拉远的电光混合水下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对光纤通信模块和无线电通信模块做紧耦合功能集成,通过光纤通信模块实现高速率、网络化、长距离数据传输,利用海底光缆通信节点布设的无线电通信模块实现无线电通信,通过电光信号互转换实现水下机动平台节点和距离超过无线电衰减半径的另一平台间的长距离通信。本发明通过光纤拉远等效增加了水下无线电通信的传输距离,通过无线电信号拓展了光纤通信的覆盖范围,通过多物理场信号灵活切换打通电学‑光学通信链路,为构建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可跨介质传输的水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基于时分复用集中探测的分布式量子传感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24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24158.3

    申请日:2021-06-29

    Inventor: 郭凯 许波 侯文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分复用集中探测的分布式量子传感组网方法,量子传感器的传感端布设于不同点位,通过量子通信将携带传感信息的量子态远端传输至量子数据中心,量子数据中心配备大规模单光子探测器阵列,通过时分复用系统对各量子传感器传递的量子态进行时分复用以提升探测效率。脱离了探测环节的量子传感器体积小、功耗低、且本地不具备数据解析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分布式量子传感网络的覆盖范围、组网规模、运管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本发明提出的时分复用集中探测策略,也规避了单光子探测器大规模部署的成本和能耗风险,为量子互联网构建和量子信息技术一体融合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07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148131.6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对光纤通信模块和蓝绿光通信模块做紧耦合功能集成,通过光纤通信模块实现高速率、网络化、长距离固定通信,利用固定节点布设的蓝绿光通信模块实现机动通信,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现固定通信和机动通信的互通互联。本发明通过光纤拉远等效增加了蓝绿光通信的传输距离,通过蓝绿光通信系统拓展了光纤通信的覆盖范围,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现不同波长通信链路的机固互联,为构建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通信速率高、可跨介质传输的水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基于光纤拉远的电光混合水下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0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45962.8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拉远的电光混合水下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对光纤通信模块和无线电通信模块做紧耦合功能集成,通过光纤通信模块实现高速率、网络化、长距离数据传输,利用海底光缆通信节点布设的无线电通信模块实现无线电通信,通过电光信号互转换实现水下机动平台节点和距离超过无线电衰减半径的另一平台间的长距离通信。本发明通过光纤拉远等效增加了水下无线电通信的传输距离,通过无线电信号拓展了光纤通信的覆盖范围,通过多物理场信号灵活切换打通电学‑光学通信链路,为构建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可跨介质传输的水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