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2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193947.2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沥青混合料配比计算方法、设备、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配合比曲线数据以及矿料筛分数据;基于所述矿料筛分数据,初始化包括多个配比组合的解空间;以最小化所述配比组合对应的合成配合比曲线与目标配合比曲线的目标函数的值作为优化目标,基于保底机制从当前的解空间中筛选部分配比组合,并基于更新策略产生新的配比组合,构成新的解空间,完成一次迭代;重复迭代多次,得到与所述目标配合比曲线相似度最高的配比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改善配比计算效率、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95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1437.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下刀角度调整下刀力度的刮研装置,包括工件,工件设置在竖直滑动组件上,竖直滑动组件上设置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上安装有U型架,U型架一端铰接外箱体,外箱体上设置有角度调整组件,外箱体中滑动连接有推动箱,推动箱根据外箱体的角度进行位置调整,同时调整平移组件的平移速度,推动箱下设置有滑动箱,推动箱推动滑动箱在外箱体中滑动,滑动箱中安装有刮刀,刮刀对工件进行刮研。本发明刮刀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更换后利用外箱体对刮刀的下刀角度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角度齿轮与角度齿条的配合对推动箱与滑动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粗刮时刮刀下刀角度大,刀迹深且宽,精刮使下刀角度小,下刀轻且浅。
-
公开(公告)号:CN118438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6611.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工作台交换装置,包括工作台、壳体、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切换轴,切换轴上端固定连接方形块,方形块两侧设置有两块工作台,工作台通过旋转撑开组件连接在方形块上,以便进行切换,切换轴下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切换轴的转动和升降,控制组件外设置有壳体,壳体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工作台配合切换轴进行粗磨精磨的切换,每个工作台可以从交换装置上分离,通过机床带动移动调整位置和角度,不必将零件单独拆下进行调整,避免反复安装拆卸导致的精度误差,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旋转撑开组件便于转移和分离工作台,通过控制组件保证在分离工作台时不转动,避免工作台脱离机床。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20466.9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可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出角度的磨削机床刀具,包括刀头、喷头,刀头安装在机床上,刀头中设置有流道,流道下设置有挡片,挡片固定连接在刀头中,挡片中部设置有中孔,中孔周围设置有喷头,喷头通过调整组件进行角度调整;调整组件包括调节盘和控制杆组,所述调节盘中铰接多个铰接套,铰接套滑动连接在喷头上,下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调节盘的中心位置,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孔塞,中孔塞转动连接上拉杆的一端,上拉杆穿出机床,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本发明对较粗的刀具内置冷却装置,从内部对刀具进行冷却,节约空间避免遮挡视线的同时节约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用量,同时使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喷洒范围可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4383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906611.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工作台交换装置,包括工作台、壳体、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切换轴,切换轴上端固定连接方形块,方形块两侧设置有两块工作台,工作台通过旋转撑开组件连接在方形块上,以便进行切换,切换轴下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切换轴的转动和升降,控制组件外设置有壳体,壳体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工作台配合切换轴进行粗磨精磨的切换,每个工作台可以从交换装置上分离,通过机床带动移动调整位置和角度,不必将零件单独拆下进行调整,避免反复安装拆卸导致的精度误差,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旋转撑开组件便于转移和分离工作台,通过控制组件保证在分离工作台时不转动,避免工作台脱离机床。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7277.7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S1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对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循环加载,获取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水平应变数据和疲劳寿命数据;S2根据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水平应变数据和疲劳寿命数据,构建第一函数关系式,第一函数关系式表示累积水平应变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函数关系;S3基于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累积水平应变建立损伤因子;S4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式和损伤因子,构建预测模型;S5利用预测模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预测,得到疲劳寿命预测结果。本发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过程,适用于不同荷载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的损伤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86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578343.6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4 , Y02P20/151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并快速合成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的方法。该法以廉价的乙二胺和乙二醇类多元醇为主体系,添加少量水,面向各种类型的脱硫烟道气、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原料气中的CO2,快速、高效的合成固态CO2SM,经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处理后,经过滤、真空干燥得到CO2SM粉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以‑CO3‑的形式储存大量CO2,室温下较为稳定,能用作化学肥料以及超细CaCO3的合成原料,还可加热获得高纯CO2并再生体系。由于其对CO2具有捕集快速、储存量大、再生性能好以及合成成本低廉等优势,可极大地促进CO2捕集、储集及利用技术的发展,同时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而推动该新型储集材料在CO2捕集与利用技术、化学肥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95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1437.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下刀角度调整下刀力度的刮研装置,包括工件,工件设置在竖直滑动组件上,竖直滑动组件上设置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上安装有U型架,U型架一端铰接外箱体,外箱体上设置有角度调整组件,外箱体中滑动连接有推动箱,推动箱根据外箱体的角度进行位置调整,同时调整平移组件的平移速度,推动箱下设置有滑动箱,推动箱推动滑动箱在外箱体中滑动,滑动箱中安装有刮刀,刮刀对工件进行刮研。本发明刮刀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更换后利用外箱体对刮刀的下刀角度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角度齿轮与角度齿条的配合对推动箱与滑动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粗刮时刮刀下刀角度大,刀迹深且宽,精刮使下刀角度小,下刀轻且浅。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1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14014.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固定位置的直线往复式连续在线烟气采样检测装置,其包括固定机构和运动采样机构,所述运动采样机构的第一端穿入所述固定机构内,所述运动采样机构的第二端穿出所述固定机构的第二端,所述运动采样机构的外壁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运动采样机构的第一端上开设有采样进气端,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采样端,所述采样进气端与所述采样端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固定机构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烟囱内。本发明,通过设置外管和内管相互配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内管在外管内直线往复运动,使内采样孔和相应的外采样孔重合,实现与烟囱内流体导通,达到多点连续在线采样检测的目的,减少人力耗费。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578343.6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4 , Y02P20/151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并快速合成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的方法。该法以廉价的乙二胺和乙二醇类多元醇为主体系,添加少量水,面向各种类型的脱硫烟道气、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原料气中的CO2,快速、高效的合成固态CO2SM,经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处理后,经过滤、真空干燥得到CO2SM粉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以-CO3-的形式储存大量CO2,室温下较为稳定,能用作化学肥料以及超细CaCO3的合成原料,还可加热获得高纯CO2并再生体系。由于其对CO2具有捕集快速、储存量大、再生性能好以及合成成本低廉等优势,可极大地促进CO2捕集、储集及利用技术的发展,同时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而推动该新型储集材料在CO2捕集与利用技术、化学肥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