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粉锅炉全流程多组分和壁温测量的燃烧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3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2119.5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煤粉锅炉全流程多组分和壁温测量的燃烧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煤粉锅炉控制系统的测量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包括煤粉锅炉多个区域的气体组分浓度和炉膛水冷壁壁温的目标值和理论值;将目标值与理论值差值的偏差数据和差值的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PID串级系统,并基于模糊控制器得到偏差数据与偏差变化率的计算结果;其中,模糊PID串级系统,包括所述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偏差数据和偏差变化率,并调整PID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以完成对煤粉锅炉控制系统的控制。本发明的系统抗干扰能力更强,可实现精准稳定控制,满足关键污染物排放标准,从而使控制系的控制效果得到大大优化。

    一种烟气排汽口吹灰疏水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531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18687.7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汽口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排汽口吹灰疏水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疏水扩容器,所述输水槽上下端连通安装有聚集槽,且聚集槽一端分别连通安装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所述换热管两侧固定连接有拼接扣块,且拼接扣块上插合安装有锁紧旋钮,所述换热板下端安装有导流槽。该烟气排汽口吹灰疏水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可以通过旋转槽、滑珠和旋转块将疏水扩容器与排空管和热流导管进行旋转调整,而且换热管可以进行插合拆装,并且可以进行匹配连通,安装更稳定,方便进行维修使用,而且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槽进行完全收集,并且可以通过排冷凝水管稳定导出,使用更方便。

    轨道机器人用轨道组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72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53803.X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机器人用轨道组件。该轨道机器人用轨道组件包括柱体固定框架、俯仰框架、俯仰角度调节支架和轨道部件。其中,柱体固定框架用于固定在柱体上,俯仰框架的第一端铰接在柱体固定框架上,俯仰框架可绕俯仰框架的第一端的转动。俯仰角度调节支架的第一端铰接在柱体固定框架上,俯仰角度调节支架可活动地的穿设在俯仰框架上,轨道部件安装在俯仰框架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借用现场的柱体来布置轨道机器人的轨道,使用多个现场的柱体作为支点就可以搭建完成轨道机器人的轨道,从而便于多节轨道对接,有效的降低轨道机器人轨道的施工成本。

    一种空冷循环水流向切换装置及间接空冷系统节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8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437003.1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间冷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冷循环水流向切换装置及间接空冷系统节能方法,包括散热器母管,包括并列设置的进水管和回水管;切换阀体,包括工字壳体,工字壳体通过法兰的形式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接,用于对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通,且在工字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外壳体,工字壳体内部设置有双十字通道,在每个十字通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切换阀芯,每个切换阀芯之间通过流体传动件同步控制。对现有的进水管和回水管安装水流向切换装置,使其进入冬季工况时,利用间接空冷塔本身配备的负责调控间接空冷塔侧面百叶窗的开合程度的液压控制系统,精确指挥切换阀芯的位移,实现系统从常规逆流换热模式向顺流换热模式的转变。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幅值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8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91567.0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个不同窗宽m的综合改进灰色预测模型IRGM(1,1),有效提高了机组振动幅值的预测准确度;首先根据采集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幅度值形成振动幅值循环序列;基于形成的振动幅值循环序列建立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幅值的综合改进灰色预测模型IRGM(1,1),并利用IRGM(1,1)对振动幅值进行预测。其优点在于:根据不同窗宽m的动态灰色预测模型RGM(1,1)的预测误差确定每个预测模型在最终的预测结果中所占权重,按照权重大小对每个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组合,进而得到振动幅值的最终预测结果。基于建立好的不同窗宽RGM(1,1)模型及权重对振动幅值进行预测,解决了传统灰度预测模型窗口宽度难以确定、生成系数选取经验化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