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8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4611.X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刺破式子宫内膜注射装置,包括控制箱、注液组件、球囊;充液管,充液管的一端与球囊连接,充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控制箱内部且连接有膨胀组件;多个分运液管,每个分运液管的一端位于控制箱内且与注液组件连接,每个分运液管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每个分运液管靠近封闭端的部分与球囊连接且均匀设置有多个微针,每个微针位于对应分运液管远离球囊的一侧且与对应的分运液管连通。本发明能够通过球囊的膨胀适应不同的宫腔形态,并在球囊的膨胀的过程中带动多个微针散开,将每个微针刺入子宫内膜,使得药物在子宫内膜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的治疗效果,保证了胚胎的正常着床。
-
公开(公告)号:CN110013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25492.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K31/7034 , A61P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虎杖苷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中的应用,该虎杖苷是指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中采用醇提法获得的提取物,其在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有该虎杖苷。本发明所述虎杖苷作为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并且其功效显著、作用机理清楚、靶点明确,符合药物制剂开发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15708.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理学参数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测卵巢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被测者不同生殖状态下卵巢部位的CEUS超声动态影像,并对获取的不同超声影像进行分类存储;基于得到的所述超声影像,选取卵巢中心最大截面上、中、下段三处与声束垂直的卵巢实质为感兴趣区,获取不同卵巢部位的血流灌注TIC曲线;根据血流灌注TIC曲线对被测者不同生殖状态下卵巢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定量监测大鼠卵巢年幼期和妊娠期血流特征,从而间接反映不同生殖状态下的卵巢功能状态,为CEUS无创监测卵巢功能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4124.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使用的卵巢组织取样的方法。所述取样器包括手柄和穿刺针,其中穿刺针包括内芯和外壳,穿刺针外壳为钢制外壳,其一端为封闭的尖头、另一端包裹内芯,紧邻封闭尖头处有两个吸孔,穿刺针内芯一端是封闭的橡胶圈,另一端与手柄相连,近邻手柄端的部分上有一突起为限位点,手柄与穿刺针内芯皆为塑料制成且二者构成一个整体,通过抽拉手柄,穿刺针内芯也随之移动,当在阴超引导下,该取样器封闭的尖头突破阴道后穹隆进入盆腔并抵达卵巢处,通过向后牵拉、旋转手柄和穿刺针内芯,卵巢组织将会通过两个吸孔进入取样器内,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卵巢组织取样损伤等一系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539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357247.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K31/4375 , A61P15/00 , A61K36/4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苦参碱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中的应用,该氧化苦参碱是指从豆科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或平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其在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有该氧化苦参碱。本发明所述氧化苦参碱具有格低廉,副作用小、抗纤维化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制剂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75426.X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臭氧发生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治疗仪壳体和与治疗仪壳体相配合的盖体,治疗仪壳体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导管远离湿化组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排放孔,导管的排放孔一端经由阴道和子宫颈位于子宫腔内,导管上连接有用于对患者阴道和子宫颈口进行遮挡的遮挡垫。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导管可进入子宫腔,随后在导管上的若干个排放孔均进入子宫腔内且遮挡垫位于患者阴道和子宫颈口处时,遮挡垫由收纳状变为张开状,从而遮挡垫对患者阴道和子宫颈口处进行包裹,从而减少了臭氧溢出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3030720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1000004.7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1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层套管子宫内膜取样器,包括一级透明套管和二级透明套管,所述一级透明套管和二级透明套管内均套接有转动管,转动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开合钮,且转动管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转动管插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穿过转动管,且连接块与一级透明套管和二级透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在经阴道途径取样过程中形成了双层防污染通道,尽量减少将宫颈菌群带入宫腔内,极大的避免了经阴道途径采集宫腔内标本过程中的逆行性污染和不同生殖部位微生物菌群的交叉定植,确保了宫腔标本的完整性和测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931844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156205.3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腔内B超探头套,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内层结构位于外层结构的内侧,使用时将耦合剂从进液口注入,耦合剂顺着液体通道流入到中转层中,再通过出液口A流入到承液层中,承液层的内部设置挤压件,挤压件的一端伸出外层胶套,医护人员用手推动按压板,带动推板在承液层的内部向内推动,将承液层内部的耦合剂通过出液口B挤出到弧形探头端的一侧,耦合剂添加于两层之间,且局限于弧形探头端,避免更换头套时对探头的反复擦拭,提高临床的工作效率,减少对探头的磨损,采用内长外短的双层结构,不易破裂,能够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亦可避免医患传染,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1081343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155221.0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腔灌注管,包括外管组件和内管组件,内管组件位于外管组件的内部,使用时将外接的灌注管深入到内管套的内部,外接的灌注管与注水口接通,药水通过注水口进入到微型压力泵且经过微型压力泵加压后流入到出水管道中经由喷水孔喷出,圆弧形的出水管道端口配合纳米微孔结构的喷水孔,在增大喷射角度的同时使得药水在喷出时为云雾状,从而保证宫腔内部每个面都能接触到药物,且云雾状的药水在宫腔内壁上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增加药水的疗效,也能够防止药水直接成股反流出宫腔或经过输卵管流入盆腔,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219185235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264741.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大鼠灌肠装置,包括给药管、注药口、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注药口设置在给药管的底端,且所述给药管的顶端设置有圆钝盲端,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圆钝盲端位置处的给药管外壁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二气囊下方的给药管外壁上,所述给药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充气放气管,所述给药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充气放气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囊对肠道给药部位进行封堵,不仅延长药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和作用时间,便于准确判断进入大鼠肠道深度,改善了灌肠效果,而且药液均匀喷洒在结肠内且与肠道充分接触,提高了药物吸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