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843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216192.X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包括输入级电路、前级升压电路、具有变压器的功率级电路以及电性连接前级升压电路并进行功率因数控制的功率因子控制器,前级升压电路将输入电压升压后输出前级电压至变压器,功率级电路产生输出电压,电源供应系统还包括侦测负载电路和电压调整装置,侦测负载电路耦接于功率级电路的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取得一与负载大小成正比的负载电压,电压调整装置根据负载电压于所述重载区、中载区及轻载区的变化以及输入电压大小来调降或调升前级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前级电压为自动调整式,无论在满载、轻负载或中负载时都可维持一定的转换效率,且在轻负载或中负载时相较现有技术具有更佳的转换效率。

    对不同负载均能维持高转换效率的电源供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843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16192.X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不同负载均能维持高转换效率的电源供应系统,包括输入级电路、前级升压电路、具有变压器的功率级电路以及电性连接前级升压电路并进行功因控制的功率因子控制器,前级升压电路将输入电压升压后输出前级电压至变压器,功率级电路产生输出电压,电源供应系统还包括侦测负载电路和电压调整装置,侦测负载电路耦接于功率级电路的变压器的一次侧以取得一与负载大小成正比的负载电压,电压调整装置根据负载电压所代表的负载高低以及输入电压高低调降或调升前级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前级电压为自动调整式,无论在满载、轻负载或中负载时都可维持一定的转换效率,且在轻负载或中负载时相较现有技术具有更佳的转换效率。

    非对称半桥顺向式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665113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410006373.6

    申请日:2004-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对称半桥转换器电路,是更适合应用于薄型化(Low-Profile)的系统中,此电路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达到降低半导体开关的切换杂讯与切换损失,同时借由同步整流的控制技术更可提高整体转换器的效率,改善公知技术的电路设计,并且经由外加的谐振电感更易达成开关的零电压切换,而外加的饱和电感则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EMI)。

    变压器的组合式线架

    公开(公告)号:CN201015100Y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20002657.7

    申请日:2007-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组合式线架,适用于提供多个绕组线圈与铁芯组合以构成磁性变压器,包括有:一绕线座主体,其为提供铁芯穿设的中空绝缘柱体且在柱体外表面设有多个提供多个绕组线圈环设的绕线槽;以及一绝缘壳体,其在该绕线座主体与该绝缘壳体之间设有一接合结构,以使得该绕线座主体与该绝缘壳体形成组合状态,并且在该绝缘壳体的一侧具有与铁芯相连接的表面,且在该绝缘壳体的相对另一侧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绕线座主体的绕线槽形成一容置绕组线圈的容置空间,从而使得绕组线圈与铁芯分别位于绝缘壳体的相对两侧以达成绝缘阻隔铁芯与绕组线圈的效果。

    主动输出补偿电路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28082Y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20128918.4

    申请日:2008-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输出补偿电路,其应用于取得一输入电力并调变为多个不同输出电力的电源供应器,该电源供应器取得该输入电力并通过一变压器转换,并在该变压器二次侧连接多个输出调变单元以提供多个输出电力,该主动输出补偿电路包括一电连接该输出调变单元与该补偿通路开关的电压差判断单元,以及电连接于两输出调变单元之间与该电压差判断单元的多个补偿通路开关,其中该电压差判断单元判断两输出电力的电压差决定是否输出一导通信号,该补偿通路开关受该导通信号的驱动而导通其中一输出电力补偿另一输出电力;通过上述电路可改善已知电路相对独立而无法相互补偿的缺陷。

    谐振单元启动时序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1113943Y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20178775.3

    申请日:2007-09-26

    Abstract: 一种谐振单元启动时序控制电路,应用于包括一功因校正单元以及一谐振单元且从一电力输入源取得输入电力的电源供应器,为了避免该谐振单元于过低的工作电压下启动产生时序错误,本实用新型于该电力输入源与该功因校正单元间设有一输入检测单元以及一输入截止单元,该功因校正单元与该谐振单元间设有一启动控制单元以及一启动开关单元,当该输入电力或该功因校正单元输出的调变电力低于正常位准时,该输入检测单元或该启动控制单元分别命令该输入截止单元或启动开关单元截止该输入电力或调变电力的导通,达到控制该谐振单元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功能。

    谐振电路异常保护架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13402Y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20181517.0

    申请日:2007-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谐振电路异常保护架构,应用于具有一谐振单元的电源供应器,利用一启动确认单元以及一电压确认单元分别侦测该谐振单元所需的偏压电力以及一功因校正单元输出的调变电力,并判断该偏压电力与调变电力是否位于正常电压范围,并由该启动确认单元与该电压确认单元各别产生一确认讯号控制一第一保护开关单元与一第二保护开关单元导通,令该偏压电力可传送至该谐振单元使其正常开启,藉此形成双重的保护机制避免该谐振单元误动作,改善现有习知亦产生误动作而无法开启的缺失。

    具有漏感控制架构的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200983308Y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20165975.0

    申请日:2006-12-05

    Abstract: 一种具有漏感控制架构的变压器,其包括: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由次级绕组线圈相对该初级绕组线圈以匝数比变压输出电力;以及漏感控制线圈,根据耦合率绝缘绕设于该次级绕组线圈且电连接该初级绕组线圈,并通过该漏感控制线圈与该次级绕组线圈的电磁耦合以输出控制电力信号,该控制电力信号输入该初级绕组线圈以控制该初级绕组线圈的漏感。

    谐振单元短路保护电路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13405Y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20178495.2

    申请日:2007-10-17

    Abstract: 一种谐振单元短路保护电路,应用于至少具有一谐振单元的电源供应器,该谐振单元具有一启动触发端接收一特定电压位准的信号后启动,该保护电路包括一连接于该启动触发端并接收一启动信号的旁路电容、一短路检测电路、一输出一短路信号的短路信号产生单元以及一放电开关,其中该放电开关的一端连接于该启动触发端与该旁路电容之间,该放电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低电位的放电端,该短路检测电路检测到短路状态时该短路信号产生单元输出该短路信号至该放电开关,令该放电开关导通,使该旁路电容快速放电而关闭该谐振单元,即改善传统保护电路关闭受放电速度而延迟的缺点。

    电源供应器的变压转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0987126Y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20157726.7

    申请日:2006-11-03

    Abstract: 一种电源供应器的变压转换电路,该变压转换电路包括有: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及次级整流电路,是由次级绕组线圈相对该初级绕组线圈以匝数比变压并经该次级整流电路转换为第一电位直流电力;N+1组电位调整电路,是并联连接于该第一电位直流电力,该每组电位调整电路以该第一电位直流电力为基准电力并转压为相异电位的N+1组第二电位直流电力,其中N≥1;因此即可供应多电位直流电力,使得电力输出更具弹性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