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流式内置沉淀池硫自养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76956.9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一种推流式内置沉淀池硫自养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前置生物膜缺氧池、生物膜好氧池和后置生物膜缺氧池,各池中分别填充有体积占比20‑80%的具有生物膜的填料和/或滤料,前置生物膜缺氧池和后置生物膜缺氧池内分别设置内置沉淀池,后置生物膜缺氧池与前置生物膜缺氧池之间具有污泥回流系统和尾水回流系统。本发明采用内置沉淀池及污泥尾水双回流方式,有效避免了硫自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功能菌流失和硫滤料的浪费,在推流式多功能区实现硫自养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原水碳源不足和现有工艺原水碳源利用率低无法实现深度脱氮的问题,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总氮去除率提高至90%以上。

    同步实现污泥分选及双污泥厌氧氨氧化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2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21698.7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实现污泥分选及双污泥厌氧氨氧化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污水由所述原水水箱流入所述第一厌氧池;同时所述活性污泥系统底部的部分污泥回流至所述第一厌氧池;部分泥水混合液由所述第一厌氧池流入所述第二厌氧池,再从所述第二厌氧池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部分泥水混合液从第二好氧池流入斜板分离器,泥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斜板分离器内部的斜板进行污泥分选,粒径大于预设值的污泥被截留在斜板上方,粒径小于等于预设值的污泥通过斜板位于斜板下方;位于斜板上方的部分泥水混合物进入所述活性污泥系统;斜板下方的部分泥水混合物进入所述生物膜系统,分别通过所述活性污泥系统和所述生物膜系统实现脱氮。

    一种高氨氮、低碳氮比的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035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59653.1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氨氮、低碳氮比的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缺氧区、厌氧区、微氧亚硝化区、厌氧氨氧化区、好氧区、沉淀区;预缺氧区设有污水进水口,沉淀区设有污水出水口。预缺氧区与沉淀区相连,用于沉淀区产生的污泥回流至预缺氧区。本发明主要为一种新型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的工艺组合,针对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尤为适用,去除效果好,且可节能降耗、节省投资。所述各工艺段分别提出了主要功能、主要参数及控制条件的要求,在所述的控制条件下,该工艺可保证高效的脱氮效果。

    一种吸附型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附型生物膜改性填料

    公开(公告)号:CN119081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08271.3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一种吸附型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附型生物膜填料,以重量份计,吸附型母粒的原料包括:聚烯烃50‑70份、氨氮吸附材料20‑30份、辅料5‑16份;聚烯烃,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和4‑甲基‑1‑戊烯中的一种的均聚物或两种及以上组合的共聚物;氨氮吸附材料,包括分子筛粉,粒径高于300目,含水率低于10%;辅料,包括熔点高于100℃的聚烯烃蜡;吸附型母粒通过原料熔融挤出、压实排气、切粒制备,母粒长度10‑40mm,直径小于6mm,密度1‑1.05g/mL。本发明的吸附型母粒及其生物膜改性填料具备吸附材料含量高、结构均匀紧实、高效耐用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控等优点。

    超声波旋流器、污泥处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7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76587.6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旋流器、污泥处理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旋流器和安装在所述旋流器上的超声波振动器;所述超声波振动器包括:超声波管道发生器、超声波振动柱以及超声波换能器;所述旋流器前置有所述超声波管道发生器,所述超声波管道发生器上布置有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振动柱一端安置在所述旋流器内。本申请集超声波功能与旋流分离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污泥中超细砂的分离、污泥细胞破碎、污泥中能源的回收的功能,极大缩减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工艺流程,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效率,降低投资占地及费用,使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更节能更高效。

    浅层地热能耦合太阳能的污泥中高温厌氧消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7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59576.1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层地热能耦合太阳能的污泥中高温厌氧消化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装置、地埋管地下采集系统、热泵机组以及中高温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太阳能热水器装置与地埋管地下采集系统均与热泵机组的一侧热传导连接,用于提供热能,热泵机组的另一侧与中高温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热传导连接,用于将热能传递至中高温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本发明实现了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为污泥厌氧消化供给热能,避免了因燃烧传统化石能源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等问题,同时,也节省了能源购置费用,建设锅炉设施,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既实现了较高的环境效益,也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用于模拟水力旋流器分离剩余污泥无机砂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4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3043.3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水力旋流器分离剩余污泥无机砂的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获取离心模拟参数;步骤2: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剩余污泥,记录总体积,将剩余污泥装入离心管中并移入离心机内;步骤3:启动离心机,待完成离心后取出离心管,取出离心管底部浓缩物料,即为水力旋流器底流物料代表性样品,将离心管剩余物料取出,即为水力旋流器溢流物料代表性样品;步骤4:分析样品,获得水力旋流器分离剩余污泥无机砂的实际效果的模拟结果。本发明通过试验及模拟验证并结合物料特征、水力旋流器的特点,提出了离心模拟参数及其确定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法科学合理,能够较为准确地验证水力旋流器的实际分离效果。

    均匀布水收水模块化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3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85696.7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布水收水模块化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进水管、布水系统、收水系统、出水管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进水管连接布水系统,所述出水管连接收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安装在收水系统上,所述收水系统放置在污水处理系统上并将设置有穿孔的底部浸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布水系统通过布水管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底部。本申请通过将多个布水管均匀排布到污水处理系统的底部,可以大大提高布水效果,无需采用搅拌装置,节省搅拌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