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9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74386.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场地联合构架,包括第一端撑构架、第二端撑构架、第一单榀构架和第二单榀构架,第一单榀构架设置成n列×m行,第一端撑构架设置成1列×m行,第二单榀构架设置成1列×(m‑1)行或者1列×(m‑2)行,第二端撑构架与第二单榀构架设置在同一列,第二端撑构架的第一端撑柱设置在第一A型架背离第一单榀构架的一侧,第二端撑构架的第二端撑柱设置在第二A型架背离第二单榀构架的一侧,第一单榀构架的轴截面与第二单榀构架的轴截面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A型架的轴截面与第二A型架的轴截面呈第二预设夹角。本发明的配电装置场地联合构架具备良好的抗侧力体系,同时方便后续进一步扩建。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9544.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铁搭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铁塔的铁塔平台,还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所述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第一放坡面上的顶部连接有铁塔平台,第一放坡面的坡率为1:1,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的坡率均为1:0.5。在边坡上设置坡率为1:1的第一放坡面、坡率为1:05的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通过设置特定的坡率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的强度,使得铁塔平台具有稳定的安全系统,达到必要的安全等级,以牢靠的结构为铁搭提供稳定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8954.X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边坡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解算单元、数据中心、北斗监测站和北斗基准站;北斗基准站用于与卫星通讯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北斗监测站用于获取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用于采集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以及第一卫星定位,计算北斗基准站的定位误差,并根据定位误差纠正第二卫星定位,得到北斗监测站的准确定位。北斗基准站和北斗监测站分别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和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通过数据中心获取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解算得到定位偏差得到准确的定位,不仅能够有效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还能消除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78962.8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4F10/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公开了变电站建筑物的遮阳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使变电站建筑物的遮阳率降低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降低空调能耗。该方法包括预设变电站建筑物遮阳系数最大阈值和采光系数最小阈值;根据预设的遮阳系数最大阈值和采光系数最小阈值选取变电站建筑物的遮阳装置,遮阳装置为水平遮阳结构、垂直遮阳结构和综合遮阳结构的任意一种;根据选取的遮阳装置确定遮阳装置的制备材料;判断遮阳装置的类别,若为水平遮阳结构,则确定遮阳装置的外挑系数;若为垂直遮阳结构,则确定遮阳装置的遮挡系数及穿孔率;若为综合遮阳结构,则确定遮阳装置的外挑系数、遮挡系数及穿孔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28212.X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该变电站方案的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04266.9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事故油池和沉沙调节池的支护装置,包括包围于基坑四周的围板、连接于所述围板之间的围檩组件和斜撑组件,所述围板包括多面板以及对称设于所述多面板两侧的连接折块,所述多面板通过所述连接折块与相邻的所述围板连接,所述连接折块上至少包括2个突出部,相邻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凹陷部,所述突出部能够卡入相邻所述围板的凹陷部内,所述多面板两侧还设有第一抵接面、折弯部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围成插接间隙,所述第二抵接面能够插入相邻所述围板的插接间隙中。采用本发明,能够进行侧向的距离调节,调节灵活度高,而且能够调节垂直度、修正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74386.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场地联合构架,包括第一端撑构架、第二端撑构架、第一单榀构架和第二单榀构架,第一单榀构架设置成n列×m行,第一端撑构架设置成1列×m行,第二单榀构架设置成1列×(m‑1)行或者1列×(m‑2)行,第二端撑构架与第二单榀构架设置在同一列,第二端撑构架的第一端撑柱设置在第一A型架背离第一单榀构架的一侧,第二端撑构架的第二端撑柱设置在第二A型架背离第二单榀构架的一侧,第一单榀构架的轴截面与第二单榀构架的轴截面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A型架的轴截面与第二A型架的轴截面呈第二预设夹角。本发明的配电装置场地联合构架具备良好的抗侧力体系,同时方便后续进一步扩建。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528212.X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该变电站方案的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