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09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80018085.4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能减少部件数量的保护器。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保护器(22)具备:外装部(31),由树脂构成,将电线的外侧覆盖;和保护部(41),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保护部(41)由树脂构成,与外装部(31)一体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210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80018085.4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能减少部件数量的保护器。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保护器(22)具备:外装部(31),由树脂构成,将电线的外侧覆盖;和保护部(41),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保护部(41)由树脂构成,与外装部(31)一体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80009082.3
申请日:2016-01-26
IPC: H02G3/04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线插通部件是在电线所插通的金属制的屏蔽管(20)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护部件(30)的电线插通部件(10),具备:轴向切缺槽(23),从屏蔽管(20)的后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周向切缺槽(24),从轴向切缺槽(23)沿周向延伸;圆筒状的嵌合转动部(31),以嵌合于屏蔽管(20)内的方式设于保护部件(30),且能够沿周向转动;卡定突部(34),突出地设置于嵌合转动部(31),伴随着嵌合转动部(31)嵌合于屏蔽管(20)内而进入轴向切缺槽(23),伴随着嵌合转动部(31)的转动而进入周向切缺槽;及弹性卡定片(36),设于保护部件(30),在卡定突部(34)到达周向切缺槽(24)时,弹性卡定片(36)沿周向卡定于轴向切缺槽(23)的被卡定面(23A)。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0199.6
申请日:2016-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62 , B60R16/0222 , H01B7/17 , H02G3/22 , H05K9/0073 , H05K9/0098
Abstract: 对于屏蔽管的与屏蔽构件连接的连接端部进行防水。屏蔽导电路具备:使连接端部(12)向斜下方向开口的屏蔽管(11);通过铆紧环(15)固定于连接端部(12)的外周的编织线(14);插通于屏蔽管(11)和编织线(14)的多根电线(10);将编织线(14)与铆紧环(15)的固定区域包围的橡胶制的屏蔽用索环(25);将屏蔽用索环(25)的上端部(26)液密状地固定于屏蔽管(11)的外周的捆扎带(28);包围编织线(14),且上端部(31)包围屏蔽用索环(25)的下端部(29)的合成树脂制的管(30);从管(30)的上端部(31)的外周液密状地卷缠至屏蔽用索环(25)的外周的外装用粘合带(32)。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9082.3
申请日:2016-01-26
IPC: H02G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18 , H02G3/04 , H02G3/0481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线插通部件是在电线所插通的金属制的屏蔽管(20)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护部件(30)的电线插通部件(10),具备:轴向切缺槽(23),从屏蔽管(20)的后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周向切缺槽(24),从轴向切缺槽(23)沿周向延伸;圆筒状的嵌合转动部(31),以嵌合于屏蔽管(20)内的方式设于保护部件(30),且能够沿周向转动;卡定突部(34),突出地设置于嵌合转动部(31),伴随着嵌合转动部(31)嵌合于屏蔽管(20)内而进入轴向切缺槽(23),伴随着嵌合转动部(31)的转动而进入周向切缺槽;及弹性卡定片(36),设于保护部件(30),在卡定突部(34)到达周向切缺槽(24)时,弹性卡定片(36)沿周向卡定于轴向切缺槽(23)的被卡定面(23A)。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80050199.6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对于屏蔽管的与屏蔽构件连接的连接端部进行防水。屏蔽导电路具备:使连接端部(12)向斜下方向开口的屏蔽管(11);通过铆紧环(15)固定于连接端部(12)的外周的编织线(14);插通于屏蔽管(11)和编织线(14)的多根电线(10);将编织线(14)与铆紧环(15)的固定区域包围的橡胶制的屏蔽用索环(25);将屏蔽用索环(25)的上端部(26)液密状地固定于屏蔽管(11)的外周的捆扎带(28);包围编织线(14),且上端部(31)包围屏蔽用索环(25)的下端部(29)的合成树脂制的管(30);从管(30)的上端部(31)的外周液密状地卷缠至屏蔽用索环(25)的外周的外装用粘合带(32)。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8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0120199.9
申请日:2000-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24 , H01M4/80 , H01M10/0413 ,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内电阻小且能提高电池输出的二次电池。在其具有宽度较窄的短侧面和宽度较宽的长侧面的长方体状电池槽内,装入有将与该长侧面平行的多个正极板(18)和负极板(19)夹着隔膜沿短侧面方向层叠而成的极板组(5),使正极板(18)与负极板(19)的相互相反侧的侧边部伸出到两极板相对部分的外侧,并将伸出部作为引线部(18a、19a),从而缩短从极板(18、19)的整个面至集电板(21、22)的平均距离,减小电池内电阻值,同时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4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0128765.6
申请日:2000-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17 , H01M2/0242 , H01M2/0245 , H01M2/12 , H01M2/24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Abstract: 一种电池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二次电池组,由多个棱柱状壳体的单体二次电池串联而成,每个棱柱状的电池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窄侧面,里面装有电极板组件和电解质,一个正电极的集电板和一个负电极的集电板分别在相对的两个窄侧面位置连接到电极板组件;相邻的单体二次电池在其窄侧面相邻而靠在一起,窄侧面的上侧设有位置互相对应的连接孔,正电极集电板和负电极集电板对应于连接孔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凸块;相邻的单体二次电池的用于焊接的凸起穿入连接孔并焊接,从而形成单体二次电池的串联连接;位于二次电池的两端的窄侧面处的集电板上的连接凸块则与二次电池组的连接端子上的连接凸部焊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282988A
公开(公告)日:2001-02-07
申请号:CN00120199.9
申请日:2000-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24 , H01M4/80 , H01M10/0413 ,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内电阻小且能提高电池输出的二次电池。在其具有宽度较窄的短侧面和宽度较宽的长侧面的长方体状电池槽内,装入有将与该长侧面平行的多个正极板18和负极板19夹着隔膜沿短侧面方向层叠而成的极板组5,使正极板18与负极板19的相互相反侧的侧边部伸出到两极板相对部分的外侧,并将伸出部作为引线部18a、19a,从而缩短从极板18、19的整个面至集电板21、22的平均距离,减小电池内电阻值,同时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289153A
公开(公告)日:2001-03-28
申请号:CN00128765.6
申请日:2000-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17 , H01M2/0242 , H01M2/0245 , H01M2/12 , H01M2/24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Abstract: 一种电池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二次电池。在其具有宽度较窄的窄侧面和宽度较宽的宽侧面的长方体状电池槽3内,装入在其宽侧面方向两端有正极和负极集电板31、32的极板组5和电解液而构成单体电池6,在这些集电板31、32设置嵌入贯穿形成于电池槽3窄侧面的连接孔7的连接凸部33,并在配置于该电池槽3窄侧面外侧的同样的集电板31、32或连接端子8设置连接凸部33或26,相互焊接连接凸部33或连接凸部33与26的顶端而与外部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