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1912A
公开(公告)日:1998-12-16
申请号:CN98108202.5
申请日:1998-03-0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038 , B29C47/00 , B29C47/0014 , G02B6/02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梯度折射率的给定长度的塑性光学纤维(3)。为此,首先把原料聚合物与具有高折射率的非可聚合性化合物相混合,以制得纤维物质。然后,将其熔化并连续纺成纤维(5)。接着将该纤维(5)浸渍在可聚合性单体(9a)中,并加热之,其中上述非可塑合性单体与可聚合性单体(9a)扩散到该纤维中,并使其折射率梯度化。当加热纤维(5)时,上述扩散的可聚合性单体发生聚合作用,并使纤维(5)硬化。最后将该纤维(5)涂上包敷层,以形成所需的塑性光学纤维(3)。
-
公开(公告)号:CN1210987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8117483.3
申请日:1998-09-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柚木勇人
IPC: G02B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6 , G02B6/4204 , G02B6/4292
Abstract: 具有纤心和包覆层的塑料光纤(A)通过一种连接结构连接到光电二极管(PD)等光接收元件上。光中继件(52)之类的连接结构以同一轴向插入在塑料光纤端面和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面(Rf)间。连接结构具有截头锥体形状,有圆筒形表面和端面。该结构的直径从光纤侧向光电二极管侧逐渐减小,其光纤侧端面大小与光纤纤心部大小对应,而其光电二极管侧面大小则与光接收面大小对应。这样的结构可把塑料光纤和光接收元件间的连接损耗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215173A
公开(公告)日:1999-04-28
申请号:CN98120529.1
申请日:1998-10-2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柚木勇人
IPC: G02B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1
Abstract: 一种光中继元件(20)插入塑料光纤(16)的光发出端面和光电二极管组件(PD)之类的光接收器的光接收面(Rf)之间。该元件(20)为有渐变折射率的光纤的形式。该元件含一芯部(22)、其直径从光纤侧向光电二极管组件侧逐渐缩小。这种构形可以把光纤(16)和光接收器之间的联接损耗降低到最低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8C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98117483.3
申请日:1998-09-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柚木勇人
IPC: G02B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6 , G02B6/4204 , G02B6/4292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一条塑料光纤连接到一个带有一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件上的结构,带有一个光中继件,后者具有一个截锥形状、一个大端面和一个小端面,光纤对接到大端面而光接收件对接到小端面,其中还包括:一个光纤侧壳件,具有一个框架和一个套在其中的连接套筒,所述壳件夹持着所述光纤;和一个模侧壳件,具有一个沿光纤轴向开口的框架和一个内壳,内壳包括:一个位于光纤侧并容装着连接套筒的圆筒形引导装置,一个用于光接收件的罩套,和一个位于引导装置和罩套之间用于夹持住光中继元件的中间罩套部分,引导装置的位置对应着连接套筒,从而将光纤、光中继件和光接收部分设置在同一光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3118A
公开(公告)日:1998-09-16
申请号:CN98105272.X
申请日:1998-02-2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柚木勇人
IPC: G02B6/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33 , G02B6/02038 , G02B6/2552 , G02B6/4203
Abstract: 在光缆(1)的光输出面(1a)上配置一个光缆适配件(2)。光缆适配件(2)的外表面呈圆柱形,其直径向后逐渐减小。光离开光缆端面后射向光接收器(31),借助于适配件(2)的锥形圆柱表面逐渐会聚,然后发射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光损耗。为避免锥形表面漏光,锥形表面上涂有低折射率膜(23)。此外,还用套筒(3)使光缆适配件(2)在光缆(1)上定位。用这种结构,在光被芯片表面小的光接收器(31)接收时,漏光可大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7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2842.3
申请日:2010-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13 , H04B10/272 , H04L12/417 , H04L12/44 , H04L2012/40215 , H04L2012/40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使车辆上搭载的电子设备间的通信光通信化,排除振铃现象及干扰噪音等的影响,并且可进行和现有的CAN协议同样的仲裁处理,其构成是,以分配输入的光的光耦合器(3)为中心,经由光通信线(4、5)将多个光通信装置(1a、1b)连接为星形,各光通信装置(1a、1b)通过光发送部(15)向光耦合器(3)的光输入部(31)输入光信号,并且将从光耦合器(3)的光输出部(32)输出的光信号通过光接收部(14)接收,对应接收信号进行冲突检测,各光通信装置(1a、1b)通过光发送部(15)发送了光信号后,通过光接收部(14)接收光信号,根据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是否一致进行冲突检测,检测到冲突时,停止自身的光信号的发送处理,进行接收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0713C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98105272.X
申请日:1998-02-2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柚木勇人
IPC: G02B6/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33 , G02B6/02038 , G02B6/2552 , G02B6/4203
Abstract: 在光缆(1)的光输出面(1a)上配置一个光缆适配件(2)。光缆适配件(2)的外表面呈圆柱形,其直径向后逐渐减小。光离开光缆端面后射向光接收器(31),借助于适配件(2)的锥形圆柱表面逐渐会聚,然后发射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光损耗。为避免锥形表面漏光,锥形表面上涂有低折射率膜(23)。此外,还用套筒(3)使光缆适配件(2)在光缆(1)上定位。用这种结构,在光被芯片表面小的光接收器(31)接收时,漏光可大大减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