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01659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79899.7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IPC: H01B1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 H01R4/68 , Y02E40/648 , Y10S505/8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100)的端头结构和使用其的超导电缆线路,该超导电缆(100)包括具有超导屏蔽层(203)和电绝缘层(202)的电缆芯(102)。超导屏蔽层(203)在径向外部设置有连接电极(1),超导屏蔽层(230)和连接电极(1)利用低熔点焊料(5)连接在一起。连接电极(1)其上安装有地线(3)以将超导屏蔽层(203)接地。对于包括多个电缆芯(102)的多相电缆,连接电极(1)被导电耦合部件(2)所连接以短接超导屏蔽层(203)。超导屏蔽层(203)能够被接地而不会削弱电绝缘层的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574112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59723.5
申请日:2004-06-2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IPC: H01B1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 H01R4/68 , H01R31/02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电缆的分相结构,其包括三根电缆芯线(102),每一电缆芯线具有设置在超导体周围的屏蔽层(203);分线盒(1),其中放置了从将所述三根电缆芯线(102)装配到电缆中的装配部延伸的三根电缆芯线(102),并使电缆芯线(102)处于互相隔开的状态;以及屏蔽连接部(2),该部分使电缆芯线(102)各自的屏蔽层在分线盒(1)内互相连接。该屏蔽连接部使电缆芯线的各自的屏蔽层低阻抗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每个屏蔽层的电流与通过每个超导体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于是,在每个屏蔽层中形成的磁场具有能抵消由每个超导体产生的磁场的水平。因此,该结构能有效地防止形成在电缆芯线外部的大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516912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2812141.4
申请日:2002-06-2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4 , H02G15/34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超导电缆的相分离夹具(100)。其包括:电缆把持部(10),其将多芯超导电缆(2)的各芯(80)维持在规定的容许弯曲状态;连接部(20、30),其将每一个芯(80)的电缆把持部(10)按规定的间隔保持。通过扩大各芯(80)的间隔,用把持部(10)维持其实际容许弯曲状态,可以得到能限制电缆的变形,防止超导电缆的异常变形的相分离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907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02812141.4
申请日:2002-06-2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4 , H02G15/34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超导电缆的相分离夹具(100)。其包括:电缆把持部(10),其将多芯超导电缆(2)的各芯(80)维持在规定的容许弯曲状态;连接部(20、30),其将每一个芯(80)的电缆把持部(10)按规定的间隔保持。通过扩大各芯(80)的间隔,用把持部(10)维持其实际容许弯曲状态,可以得到能限制电缆的变形,防止超导电缆的异常变形的相分离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416712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10079899.7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IPC: H01B1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 H01R4/68 , Y02E40/648 , Y10S505/8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100)的端头结构和使用其的超导电缆线路,该超导电缆(100)包括具有超导屏蔽层(203)和电绝缘层(202)的电缆芯(102)。超导屏蔽层(203)在径向外部设置有连接电极(1),超导屏蔽层(230)和连接电极(1)利用低熔点焊料(5)连接在一起。连接电极(1)其上安装有地线(3)以将超导屏蔽层(203)接地。对于包括多个电缆芯(102)的多相电缆,连接电极(1)被导电耦合部件(2)所连接以短接超导屏蔽层(203)。超导屏蔽层(203)能够被接地而不会削弱电绝缘层的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316513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410059723.5
申请日:2004-06-2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 H01R4/68 , H01R31/02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电缆的分相结构,其包括三根电缆芯线(102),每一电缆芯线具有设置在超导体周围的屏蔽层(203);分线盒(1),其中放置了从将所述三根电缆芯线(102)装配到电缆中的装配部延伸的三根电缆芯线(102),并使电缆芯线(102)处于互相隔开的状态;以及屏蔽连接部(2),该部分使电缆芯线(102)各自的屏蔽层在分线盒(1)内互相连接。该屏蔽连接部使电缆芯线的各自的屏蔽层低阻抗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每个屏蔽层的电流与通过每个超导体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于是,在每个屏蔽层中形成的磁场具有能抵消由每个超导体产生的磁场的水平。因此,该结构能有效地防止形成在电缆芯线外部的大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296942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10059701.9
申请日:2004-06-1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9/032 , H01R4/68 , H02G15/34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超导电缆的相位分离构件(150),包括:三根电缆芯体(102),每根具有围绕超导体(201)设置的屏蔽层(203);分线盒(1),该分线盒以电缆芯体(102)彼此间隔开的状态容纳所述从集合部分(110)伸出的三根电缆芯体(102),其中在所述集合部分,所述电缆芯体(102)组装到所述超导电缆中;以及导电连接部分(2),其在所述分线盒(1)中使所述多根电缆芯体(102)的各个屏蔽层(203)相互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在所述电缆芯体(102)外部产生大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574110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59701.9
申请日:2004-06-1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9/032 , H01R4/68 , H02G15/34 ,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超导电缆的相位分离构件(150),包括:三根电缆芯体(102),每根具有围绕超导体(201)设置的屏蔽层(203);分线盒(1),该分线盒以电缆芯体(102)彼此间隔开的状态容纳所述从集合部分(110)伸出的三根电缆芯体(102),其中在所述集合部分,所述电缆芯体(102)组装到所述超导电缆中;以及导电连接部分(2),其在所述分线盒(1)中使所述多根电缆芯体(102)的各个屏蔽层(203)相互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在所述电缆芯体(102)外部产生大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809900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480017293.9
申请日:2004-09-0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B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02 , Y02E40/641
Abstract: 超导电缆包括:骨架(2);在所述骨架(2)的外周上形成的超导导体层(3);围绕着导体层(3)的外周形成的电绝缘层(4);围绕着电绝缘层(4)的外周形成的屏蔽层(6);和形成在绝缘层(4)和屏蔽层(6)之间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存在于屏蔽层(6)内部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具有大于屏蔽层(6)的感应系数,能够抑制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时温度的升高,并且还能够减小由于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流过屏蔽层(6)而造成的AC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060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480017293.9
申请日:2004-09-0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B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02 , Y02E40/641
Abstract: 超导电缆包括:骨架(2);在所述骨架(2)的外周上形成的超导导体层(3);围绕着导体层(3)的外周形成的电绝缘层(4);围绕着电绝缘层(4)的外周形成的屏蔽层(6);和形成在绝缘层(4)和屏蔽层(6)之间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存在于屏蔽层(6)内部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具有大于屏蔽层(6)的感应系数,能够抑制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时温度的升高,并且还能够减小由于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流过屏蔽层(6)而造成的AC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