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5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780039903.2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D301/19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有效率地制造环氧丙烷的方法,具体而言,一种环氧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包括1)氧化工序、2)环氧化工序、3)分离工序、4)异丙基苯转化工序和5)异丙基苯回收工序的环氧丙烷制造方法,供于上述氧化工序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混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为上述异丙基苯回收工序中得到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此处,异丙基苯回收工序是通过将上述异丙基苯转化工序中得到的含有异丙基苯的反应混合物供于蒸馏,从而得到甲基异丙基苯浓度为100重量ppm以上且小于10000重量ppm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该甲基异丙基苯浓度以异丙基苯回收工序中得到的含有该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的重量基准进行计算)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2715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80024242.8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2 , C07C29/106 , C07C29/80 , C07C41/03 , C07C41/42 , C07C31/205 , C07C4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造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A)、工序(B)、工序(C)、工序(D)及工序(E)。工序(A):使包含环氧丙烷和水的原料液反应,得到包含未反应的水、丙二醇、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以及醇化合物的反应液的工序。工序(B):从反应液中分离第1液和第2液的工序,其中,所述第1液包含水及醇化合物,所述第2液包含丙二醇和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等。工序(C):从第1液中除去醇化合物的一部分,得到含有水等的第3液的工序。工序(D):从第2液中分离第4液和第5液的工序,其中,所述第4液包含丙二醇等,所述第5液包含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等。工序(E):将第3液的一部分作为原料液的成分再循环到工序(A)中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415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9903.2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D301/19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有效率地制造环氧丙烷的方法,具体而言,一种环氧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包括1)氧化工序、2)环氧化工序、3)分离工序、4)异丙基苯转化工序和5)异丙基苯回收工序的环氧丙烷制造方法,供于上述氧化工序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混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为上述异丙基苯回收工序中得到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此处,异丙基苯回收工序是通过将上述异丙基苯转化工序中得到的含有异丙基苯的反应混合物供于蒸馏,从而得到甲基异丙基苯浓度为100重量ppm以上且小于10000重量ppm的含有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该甲基异丙基苯浓度以异丙基苯回收工序中得到的含有该异丙基苯和甲基异丙基苯的回收混合物的重量基准进行计算)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27154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80024242.8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2 , C07C29/106 , C07C29/80 , C07C41/03 , C07C41/42 , C07C31/205 , C07C4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造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A)、工序(B)、工序(C)、工序(D)及工序(E)。工序(A):使包含环氧丙烷和水的原料液反应,得到包含未反应的水、丙二醇、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以及醇化合物的反应液的工序。工序(B):从反应液中分离第1液和第2液的工序,其中,所述第1液包含水及醇化合物,所述第2液包含丙二醇和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等。工序(C):从第1液中除去醇化合物的一部分,得到含有水等的第3液的工序。工序(D):从第2液中分离第4液和第5液的工序,其中,所述第4液包含丙二醇等,所述第5液包含二丙二醇及/或三丙二醇等。工序(E):将第3液的一部分作为原料液的成分再循环到工序(A)中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68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60904.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3 , Y02P20/582 , C07C4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高选择性地制造1,1’-氧代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二丙二醇和/或1,1’-[(1-甲基-1,2-乙二基)双(氧基)]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三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制造1,1’-氧代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二丙二醇和/或1,1’-[(1-甲基-1,2-乙二基)双(氧基)]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三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有氧化丙烯和水的反应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的反应工序,其中,该催化剂包含选自钒、铌及钽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该催化剂的哈密特酸度函数(H)为H≤9.3。
-
公开(公告)号:CN119365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5741.9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原慎二郎
IPC: C07C7/04 , C07C15/085 , C07D301/19 , C07D301/32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异丙苯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e)和(f)的工序,下述料流(3)包含2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的苯乙酮和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e)异丙苯转化工序:将枯基醇转化为异丙苯,得到包含异丙苯的溶液(1),将其作为料流(1)的工序。(f)异丙苯纯化工序:将上述料流(1)的溶液(1)至少分离为含有纯化的异丙苯的溶液(2)和含有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的溶液(3),从而得到含有纯化的异丙苯的料流(2)和含有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的料流(3)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68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60904.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3 , Y02P20/582 , C07C43/11 , C07C41/0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高选择性地制造1,1’-氧代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二丙二醇和/或1,1’-[(1-甲基-1,2-乙二基)双(氧基)]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三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制造1,1’-氧代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二丙二醇和/或1,1’-[(1-甲基-1,2-乙二基)双(氧基)]双(2-丙醇)的比例为0.10~0.70的三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有氧化丙烯和水的反应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的反应工序,其中,该催化剂包含选自钒、铌及钽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该催化剂的哈密特酸度函数(H)为H≤9.3。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1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808.1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原慎二郎
IPC: C07C2/08 , C07C7/10 , C07C11/107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2 , C07C7/10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7C11/107
Abstract: 生产1-己烯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使元素周期表第IV族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和乙烯在溶剂中相互接触而获得含有1-己烯的溶液;和步骤2:使步骤1中获得的溶液与含有金属氢氧化物且pH为12.0或更高的水溶液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959584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332.7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453 , B01J8/008 , B01J21/06 , B01J21/063 , B01J29/89 , B01J2208/0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塔中使用的气液分散装置,在所述塔中包含作为连续相的液体和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向上流动,其特征在于气体被有效地分散到液体中,从而可以实现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充分接触。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A)板具有至少一个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孔,(B)所述导管的一端在板的下表面处连接到所述孔,以使所述导管自该板向下延伸,(C)通过所述导管的侧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气体的通道,(D)在所述导管的下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液体的通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