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膜及图像显示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4460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10064385.3

    申请日:2006-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1 Y10T428/24355

    Abstract: 一种防眩膜,以30°入射角入射的光在30°反射角的反射率不大于2%,在40°反射角的反射率不大于0.003%,其满足下述任一项:(1)200μm×200μm的区域内有50到150个突起;(2)以柱状图示出凹凸表面上每点的高度时,峰值存在于以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中间点为中心的+20%到-20%之间的范围内;(3)表面上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0.08μm到0.15μm;(4)表面上横截面内最大高度Pt为0.4μm到0.9μm;(5)利用这些突起的峰作为生成点在该膜表面上实施Voronoi分割时,多边形的平均面积为300μm2到1000μm2。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1113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410087150.7

    申请日:200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牺牲防眩性,而是实现了减少画面的亮点的防眩膜及其制造方法,并提供使用了上述防眩膜而在视认性方面优秀的图像显示装置。提供一种防眩膜(20)这是一种在表面形成了细微的凹凸形状的防眩膜,高于凹凸区域的平均高度之区域为凸起区域,低于凹凸区域的平均高度之区域为凹陷区域,计算各个凸起的投影面积或者凹陷的投影面积,按照规定的面积刻线计算该凸起区域或者凹陷区域的频度,再根据面积×频度,利用上述规定的面积刻线计算表观面积的频度,并用矩形图表示得到的凸起区域或者凹陷区域之表观面积的频度,峰值出现在300μm2以下的位置,且该峰值的半光谱幅值在60μm2以下。把该防眩膜(20)配置在液晶面板等图像显示手段的视认侧,构成了图像显示装置。在经过利用光蚀刻法在基材(11)上形成的光致抗蚀剂膜(12)上形成凹凸形状的光蚀刻工序、在得到的光致抗蚀剂膜的凹凸面上电铸金属(17),把凹凸形状复制在金属(17)上后,把复制了凹凸形状的金属板(17)从光致抗蚀剂膜(13)上剥离,制作成模具(18)的电铸模具制作工序、把复制了凹凸形状的金属板(18)作为模具,在薄膜(20)的表面复制金属板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凹凸薄膜制作工序,制造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膜(20)时,上述的光蚀刻工序是通过经过至少具有两种大小不同的图案的光掩模在光致抗蚀剂膜(12)上曝光,然后显影来进行的。

    防眩薄膜及其制法,所使用的模具的制法,及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40826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90002.5

    申请日:2005-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眩性能和良好目视识别性能的防眩薄膜,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其中使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这种防眩薄膜适用于图象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眩薄膜,表面具有凹凸起伏,雾度小于等于5%,采用暗部与亮部的宽度分别为0.5mm、1.0mm和2.0mm这三种类型光学梳,在光束入射角度为45°时测定的反射清晰度的合计值小于等于50%,而且相对入射角度为30°入射的光束,反射角度为30°时的反射率R(30)小于等于1%,反射角度为40°时的反射率R(40)大于等于0.0005%,如果将反射角度为大于等于60°沿任意方向的反射率取为R(大于等于60),R(大于等于60)/R(30)的值小于等于0.001。可以通过用微粒子撞击金属21的表面以形成凹凸面23,进而实施非电解镀镍层24以构成模具,将该模具的凹凸面转印至透明树脂薄膜上的方法,制作出防眩薄膜。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4829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2738.6

    申请日:2007-0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G02F1/133502 G02F1/13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膜,表面具有凹凸,对于 30°的入射光,反射角30°的反射率R(30)为0.04~0.2%、反射角40°的反射率为0.005~0.02%、反射角50°的反射率为0.0015%以下,并且满足下述(1)~(7)的任意一个条件。(1)将反射角35°的反射率记为R(35),R(35)/R(30)为0.4~0.8;(2)凹凸面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0.09~0.21μm;(3)凹凸面的最大截面高度Pt为0.5~1.2μm;(4)凹凸面的平均长度PSm为12~20μm;(5)凹凸面各点的标高柱状图的峰值存在于以高度 50%为中心的±10%以内的范围内;(6)在200×200μm的区域内具有150~350个凸部;(7)以凸部顶点为基点的泰森划分多边形的平均面积为100~300μm2。

    防眩膜及其制造方法、制造用于其的金属模具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0445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10001699.3

    申请日:2007-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防眩功能和视觉确认性的防眩膜,一种制造该防眩膜的方法,以及一种制造用于获得该防眩膜的金属模具的方法,并且将该防眩膜应用到图像显示装置。在防眩膜中,在透明基材上形成精细的凹-凸部,在凹-凸表面的剖面曲线中的平均长度PSm不大于12μm,在该剖面曲线中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与平均长度PSm的比率Pa/PSm为0.005至0.012,具有倾角等于或小于2度的凹-凸表面的平面的比率不高于50%,并且具有倾角等于或小于6度的凹-凸表面的平面的比率不低于90%。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482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80022738.6

    申请日:2007-0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G02F1/133502 G02F1/13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膜,表面具有凹凸,对于30°的入射光,反射角30°的反射率R(30)为0.04~0.2%、反射角40°的反射率为0.005~0.02%、反射角50°的反射率为0.0015%以下,并且满足下述(1)~(7)的任意一个条件。(1)将反射角35°的反射率记为R(35),R(35)/R(30)为0.4~0.8;(2)凹凸面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0.09~0.21μm;(3)凹凸面的最大截面高度Pt为0.5~1.2μm;(4)凹凸面的平均长度PSm为12~20μm;(5)凹凸面各点的标高柱状图的峰值存在于以高度50%为中心的±10%以内的范围内;(6)在200×200μm的区域内具有150~350个凸部;(7)以凸部顶点为基点的泰森划分多边形的平均面积为100~300μm2。

    防眩薄膜及其制法,所使用的模具的制法,及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72241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10090002.5

    申请日:2005-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眩性能和良好目视识别性能的防眩薄膜,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其中使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这种防眩薄膜适用于图象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眩薄膜,表面具有凹凸起伏,雾度小于等于5%,采用暗部与亮部的宽度分别为0.5mm、1.0mm和2.0mm这三种类型光学梳,在光束入射角度为45°时测定的反射清晰度的合计值小于等于50%,而且相对入射角度为30°入射的光束,反射角度为30°时的反射率R(30)小于等于1%,反射角度为40°时的反射率R(40)大于等于0.0005%,如果将反射角度为大于等于60°沿任意方向的反射率取为R(大于等于60),R(大于等于60)/R(30)的值小于等于0.001。可以通过用微粒子撞击金属21的表面以形成凹凸面23,进而实施非电解镀镍层24以构成模具,将该模具的凹凸面转印至透明树脂薄膜上的方法,制作出防眩薄膜。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142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305105.8

    申请日:2007-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宽幅、偏振器和保护层的密合性非常良好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偏振器和在该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该底涂层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并且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b)在上述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01425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710305105.8

    申请日:2007-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宽幅、偏振器和保护层的密合性非常良好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偏振器和在该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该底涂层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并且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b)在上述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04460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610064385.3

    申请日:2006-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1 Y10T428/24355

    Abstract: 一种防眩膜,以30°入射角入射的光在30°反射角的反射率不大于2%,在40°反射角的反射率不大于0.003%,其满足下述任一项:(1)200μm×200μm的区域内有50到150个突起;(2)以柱状图示出凹凸表面上每点的高度时,峰值存在于以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中间点为中心的+20%到-20%之间的范围内;(3)表面上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0.08μm到0.15μm;(4)表面上横截面内最大高度Pt为0.4μm到0.9μm;(5)利用这些突起的峰作为生成点在该膜表面上实施Voronoi分割时,多边形的平均面积为300μm2到1000μm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