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QTL定位的连锁F2群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690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074159.7

    申请日:2016-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建QTL定位的新群体‑连锁F2群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三个来源不同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自交系,利用3个自交系相互杂交后得到3个杂交种,再将3个杂交种采用单粒遗传法自交7代以上至群内各系纯合,选育出3组重组自交系;构建连锁F2群体,两两重组近交系组配,随机抽出的系两两杂交,得到n个组合;最后得到3组F2群体,组成连锁F2群体,所得的连锁F2群体杂交组合数量为3n个。本发明构建的连锁F2群体研究QTL定位综合了临时性群体和永久性群体的各自优点,同时弥补了永久F2群体在QTL定位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了QTL定位试验的准确性,是一种精确定位QTL和促进杂种优势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新群体。

    调控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Zm00001d029550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573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068442.X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调控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Zm00001d029550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籽粒油分含量较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e107为共同亲本,与5个籽粒油分含量较高的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杂交,构建了一个籽粒油分含量差异显著的玉米多亲群体。利用GWAS分析和遗传连锁分析共同定位到位于1号染色体的与籽粒油分含量显著相关的SNP_75791466,进而挖掘到调控籽粒油分含量的功能基因Zm00001d029550,该基因可解释1.4%的籽粒油分含量表型变异。本发明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调控机制,同时也选育优质高油玉米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02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18803.0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Zm00001d042906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研究通过利用穗长较短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e107为共同亲本,与5个穗长较长的亚热带玉米自交系杂交,构建了一个穗长差异显著的玉米多亲群体。利用GWAS分析发现位于3号染色体的与穗长显著相关的SNP,进而挖掘到调控穗长的功能基因Zm00001d042906,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穗中段基因Zm00001d042906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与木质素含量和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证明了该基因在穗轴中段的细胞木质素合成中发挥作用,进而调控玉米穗长,本研究的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长果穗玉米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4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65928.5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方法,播种期结合母本在制种田占比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根据父、母本开花期特征制定合理的错期播种技术方案,以达到优先播种母本的效果,便于玉米制种田的浇水和管理,增加可操作性;小喇叭和大喇叭口期注意父本和母本的长势,根据叶龄观察法来预判花期是否相遇,采用追肥措施对父、母本花期做出适当调整,保障母本、父本的花期正常相遇;开花期及时在母本、父本的花期不遇的情况下,采用简便的方法及时对制种田的母本进行必要的辅助授粉补救措施,提高母本的授粉结实率,尽量挽回制种损失,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种植户的制种收益,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田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企业制种成本的目的。

    调控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Zm00001d029550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5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8442.X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调控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Zm00001d029550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籽粒油分含量较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e107为共同亲本,与5个籽粒油分含量较高的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杂交,构建了一个籽粒油分含量差异显著的玉米多亲群体。利用GWAS分析和遗传连锁分析共同定位到位于1号染色体的与籽粒油分含量显著相关的SNP_75791466,进而挖掘到调控籽粒油分含量的功能基因Zm00001d029550,该基因可解释1.4%的籽粒油分含量表型变异。本发明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调控机制,同时也选育优质高油玉米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02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18803.0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m00001d042906基因在调控玉米穗长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Zm00001d042906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研究通过利用穗长较短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e107为共同亲本,与5个穗长较长的亚热带玉米自交系杂交,构建了一个穗长差异显著的玉米多亲群体。利用GWAS分析发现位于3号染色体的与穗长显著相关的SNP,进而挖掘到调控穗长的功能基因Zm00001d042906,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穗中段基因Zm00001d042906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与木质素含量和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证明了该基因在穗轴中段的细胞木质素合成中发挥作用,进而调控玉米穗长,本研究的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长果穗玉米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玉米DH姊妹系杂交提高制种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9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431981.1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利用玉米DH姊妹系杂交提高制种产量的方法为:将玉米杂交种母本利用单倍体技术,诱导加倍获得多个遗传背景相近,基因型百分之百纯合的母本DH姊妹系。每个DH姊妹系间由于遗传背景相近,与原来玉米杂交种父本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在后代表型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改变原本品种属性。同时DH姊妹系之间由于个别位点的差异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两个DH姊妹系的杂交F1代的产量较原本母本自交系大幅提高。本发明利用DH姊妹系的杂交F1代种子代替原本商业玉米杂交品种母本种子进行生产制种,在不改变品种属性的前提下最高提高了40%的制种产量,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增加了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玉米DH姊妹系杂交提高制种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9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31981.1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利用玉米DH姊妹系杂交提高制种产量的方法为:将玉米杂交种母本利用单倍体技术,诱导加倍获得多个遗传背景相近,基因型百分之百纯合的母本DH姊妹系。每个DH姊妹系间由于遗传背景相近,与原来玉米杂交种父本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在后代表型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改变原本品种属性。同时DH姊妹系之间由于个别位点的差异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两个DH姊妹系的杂交F1代的产量较原本母本自交系大幅提高。本发明利用DH姊妹系的杂交F1代种子代替原本商业玉米杂交品种母本种子进行生产制种,在不改变品种属性的前提下最高提高了40%的制种产量,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增加了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一种构建QTL定位的新群体-连锁F2群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69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74159.7

    申请日:2016-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建QTL定位的新群体?连锁F2群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三个来源不同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自交系,利用3个自交系相互杂交后得到3个杂交种,再将3个杂交种采用单粒遗传法自交7代以上至群内各系纯合,选育出3组重组自交系;构建连锁F2群体,两两重组近交系组配,随机抽出的系两两杂交,得到n个组合;最后得到3组F2群体,组成连锁F2群体,所得的连锁F2群体杂交组合数量为3n个。本发明构建的连锁F2群体研究QTL定位综合了临时性群体和永久性群体的各自优点,同时弥补了永久F2群体在QTL定位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了QTL定位试验的准确性,是一种精确定位QTL和促进杂种优势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新群体。

    利用高淀粉含量的sh2基因型超甜玉米突变体选育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杂交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58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18794.2

    申请日:2015-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高淀粉含量的sh2基因型超甜玉米突变体选育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杂交种的方法。所述高淀粉含量的sh2基因型超甜玉米突变体V240TB保藏号CGMCC No.10410。用该高淀粉含量的sh2基因型超甜玉米突变体V249TB与普通糯玉米杂交,得到高淀粉含量的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自交系。用两个高淀粉含量的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自交系组配,得到比普通糯玉米含糖量高,比普通超甜玉米淀粉含量高且全部为支链淀粉的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杂交种。本发明选育的高淀粉含量的双隐性纯合甜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综合了甜玉米和糯玉米各自的优点,甜度高、糯性好,籽粒外观一致,成熟度一致,同时种子发芽率达到普通玉米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