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接线的线夹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7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6889.8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接线的线夹结构,包括线夹主体,线夹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左夹槽,线夹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右夹槽,左夹槽的上部安装有上螺纹杆,右夹槽的下部安装有下螺纹杆,上螺纹杆的底端安装有上压块,上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吊环,下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下压块,下螺纹杆的底端安装有把手,左夹槽和右夹槽的外侧均设置有齿条。该方便接线的线夹结构中,通过设置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可以方便地对线缆进行加压固定,避免线缆松动,通过设置齿条和驱动电机,可以实现自动化接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卡槽和驱动齿轮,可以使齿条与卡槽准确配合,提高接线精度,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防止齿条脱出,提高设备安全性。

    一种基于S型线夹的线缆电动搭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24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66885.X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路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S型线夹的线缆电动搭接装置,包括线夹主体,线夹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主线夹槽,线夹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副线夹槽,主线夹槽的内侧下部安装有主线压头,副线夹槽的内侧上部安装有副线压头,线夹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主线压杆,线夹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副线压杆,主线压杆的端头与主线压头连接。该基于S型线夹的线缆电动搭接装置中,通过电动驱动和遥控器的配合,实现了S型线夹的自动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装置通过精确的控制和定位,确保了射枪S型线夹的准确安装,避免了因手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该装置还具有限位组件,能够保证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快速插拔式引流线夹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05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37334.9

    申请日:201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插拔式引流线夹,用于连接架空线与旁路电缆,该引流线夹包括杆形本体、设置于该杆形本体底端用于与旁路电缆接口快速连接的快速连接头、设置于该杆形本体顶端用于供架空线卡入连接的导线夹口、设置于该杆形本体内用于导电连接该快速连接头和导线夹口的异型导电连接杆,该异型导电连接杆第一端延伸至该快速连接头内,该异型导电连接杆第二端延伸至该导线夹口底端并与该导线夹口底端抵接。

    一种采用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开展负荷转供作业项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50558.X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转供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开展负荷转供作业项目的方法,通过现场勘查、填写勘查报告、编制施工方案、作业视频系统认证完善、办理工作许可、工器具检查、铺设旁路开关和柔性电缆、各部件连接、合上旁路负荷开关、旁路绝缘及通流实验、检测旁路通流情况、检查作业工艺、清理作业现场等步骤采用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开展负荷转供作业项目的方法中,实现了不停电情况下进行负荷转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使得负荷转供作业项目更加安全、可靠和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一种采用旁路电缆支架开展综合不停电作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8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0557.5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旁路电缆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旁路电缆支架开展综合不停电作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带电作业人员到达作业位置后,将旁路系统按要求敷设组装完毕;S2、利用作业平台将旁路电缆引线接入电力系统;S3、合上旁路负荷开关;S4、通流正常,作业结束。该采用旁路电缆支架开展综合不停电作业的方法中,气压辅助拆除工具,既能使电缆肘型头快速与环网柜、分支箱连接头分离,又不破坏电缆肘型头绝缘性能,压力泵所产生气体既能使电缆肘型头快速与环网柜、分支箱连接头分离,又不破坏电缆肘型头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