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6028.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带能量发射端。微带能量发射端包括微带发射天线、连接柱和超材料;微带发射天线为板状结构并具有辐射面,连接柱的端部连接于微带发射天线背离辐射面的一侧;超材料为板状结构并连接于连接柱远离微带发射天线的端部;超材料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至少一个表面的谐振环,谐振环包括多个主干金属线、多个第一支干金属线和第二支干金属线,各主干金属线的一端端部相互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一支干金属线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支干金属线围成矩形框,第二支干金属线围成圆环,各主干金属线以及各第一支干金属线均位于第二支干金属线的环内。本发明解决了高性能微波能量发射端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94119.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及其设计方法中,包括复用补偿变压器、无功补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注入变压器、谐波及电压调节模块及复用控制器,复用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系统所处的状态,根据状态切换不同补偿方式,本申请提供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及其设计方法集约化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相比当前的电容器组无功补偿和单相接地全补偿两套系统,其体积大幅减小,部署实施方便,综合成本较低;且,无功补偿及接地故障电流补偿回路独立,在接地故障补偿时不会造成无功补偿系统部分的无功功率的波动,因而不会产生系统无功功率振荡及电压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38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477549.4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萤火虫优化算法的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断路器的主要故障模式;建立断路器故障树;建立断路器各故障因素之间的模糊判断矩阵;将求解各故障因素权重的模糊一致限定条件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根据建立的约束规划问题方程,引入萤火虫优化算法求解各故障因素的严重度权重;建立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出断路器可靠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在模糊判断矩阵不一致时,也可以进行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本发明在计算各故障因素的严重度权重时引入了萤火虫优化算法,较之现有的计算方法,其收敛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能够更简单、快速的实现断路器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1388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77549.4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萤火虫优化算法的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断路器的主要故障模式;建立断路器故障树;建立断路器各故障因素之间的模糊判断矩阵;将求解各故障因素权重的模糊一致限定条件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根据建立的约束规划问题方程,引入萤火虫优化算法求解各故障因素的严重度权重;建立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出断路器可靠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在模糊判断矩阵不一致时,也可以进行断路器可靠性评估,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本发明在计算各故障因素的严重度权重时引入了萤火虫优化算法,较之现有的计算方法,其收敛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能够更简单、快速的实现断路器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0992109.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产供电相电源的接地故障电流补偿系统及方法,包括相供电电源产生器、相供电电源相位补偿器、投切开关、控制器和变压装置,供电电源的相位补偿器的输出端通过投切开关接入系统中性点。该系统可无源产生配电网供电相电源及谐波相电源,并将反相供电相电源及谐波相电源按照故障逻辑投入系统。实现配电网接地故障无功电流、谐波电流及有功电流的完全补偿,克服了从母线系统取电后采用电力电子器件逆变注入方法补偿不完全的弊端,解决了有源逆变方法金属性接地补偿效果差及传统消弧线圈不能实现全补偿的问题。本发明高效、精准,能完全补偿接地故障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保证了电网及设备安全,完全避免了人身触电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394119.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及其设计方法中,包括复用补偿变压器、无功补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注入变压器、谐波及电压调节模块及复用控制器,复用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系统所处的状态,根据状态切换不同补偿方式,本申请提供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及其设计方法集约化的复用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拓扑相比当前的电容器组无功补偿和单相接地全补偿两套系统,其体积大幅减小,部署实施方便,综合成本较低;且,无功补偿及接地故障电流补偿回路独立,在接地故障补偿时不会造成无功补偿系统部分的无功功率的波动,因而不会产生系统无功功率振荡及电压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6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393316.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复用并联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系统及方法中,系统由相供电电源变换器、复用补偿装置、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注入变压器、复用控制器构成,复用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系统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还是单相接地故障状态,当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断开,复用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补偿开关闭合,复用补偿装置停止无功补偿,调节复用补偿装置和/或注入变压器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全补偿;本系统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全生命周期工作,提高单相接地补偿装置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93316.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复用并联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系统及方法中,系统由相供电电源变换器、复用补偿装置、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注入变压器、复用控制器构成,复用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系统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还是单相接地故障状态,当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断开,复用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补偿开关闭合,复用补偿装置停止无功补偿,调节复用补偿装置和/或注入变压器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全补偿;本系统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全生命周期工作,提高单相接地补偿装置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0737.7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利用SAR-X高分辨率聚束模式检测输电杆塔地面倾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以杆塔坐标为中心的,半径为大于杆塔5倍根开长度的输电走廊及电网杆塔的主影像强度图;按照分割阈值,在所述主影像强度图上分割出地面走廊部分;计算所述地面走廊部分的后向散射系数和;根据所述后向散射系数和,提取所述主影像强度图中杆塔地基面部分,并从主影像强度图上输出地面走廊像素点坐标;转化地面走廊像素点坐标至地心系坐标;根据地心系坐标,计算地面走廊像素点的最终坐标;根据最终坐标,计算输电杆塔地面倾角。本申请属于电网输电线路特征量监测技术领域,无需架设仪器,使用不受地形影响,具有方便快捷、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94130.3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复用并联无功补偿的接地故障全补偿系统及方法中,系统由相供电电源变换器、复用补偿装置、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注入变压器、复用控制器构成,复用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系统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还是单相接地故障状态,当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接地故障补偿开关断开,复用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判定接地相,接地故障补偿开关的接地相对应开关闭合,调节注入变压器变比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全补偿;本系统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全生命周期工作,提高单相接地补偿装置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