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7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4825.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PC: G01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线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输电线路导地线长度测量仪,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上方安装有两个定测轮,箱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两个动测轮,定测轮与动测轮夹持住导线,箱体的内壁上部靠近定测轮上部处安装有计数器,箱体的内壁靠近定测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动轴,动轴与定测轮的轴心处连接,动测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该便携式输电线路导地线长度测量仪中,通过其中设置的定测轮解决了导线和架空地线损伤点距离杆塔挂点的长度无法准确测量只能估算的问题,相比传统地面经纬仪打点估算方法,本仪器具备数据测量准确、简单便捷易操作、节省人力成本等优势,具备推广运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4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63666.7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该方法首先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其次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最后得到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并进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开发一套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可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雷击同跳耐受性能的测试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98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34495.0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杆塔实体的业务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法,该方法根据某线路信息通过.Net的逻辑判断,确定与该线路杆塔关联的设备模型元素包括:构件模型、地理环境特征模型、监测设备模型或场景;然后融合了.Net与Unity 3D技术,通过接口获取相关数据,实现基于杆塔实体的业务数据可视化展示;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直观反映业务实体存在的形态特征和实体存在的地理环境,以及实体基于存在环境当前的所处的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状态信息;还实现基于场景的信息表达,更直观、准确、全面的信息可视化表现和应用,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有效支撑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6367.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修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电动快速导线剥线装置,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组件、电动机连接套、减速箱、丝杠和活动刀架;活动刀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刀架,活动刀架内部安装有直线轴承,活动刀架顶端连接有丝杆,丝杠顶端连接有减速箱,减速箱顶端连接有电动机组件,活动刀架底部连接有固定刀架,固定刀架侧方连接有手柄,固定刀架中安装有刀片。本发明,能够实现固定刀架的转动,便于导线的放入,活动刀架电动机组件通过减速机传动带动动作,导线的切割是通过固定刀架与活动刀架的挤压切断的,操作方便,可适应不同型号的导线,切割时可保证不伤到中心钢绞线,使得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7941.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nventor: 代显忠 , 曾祥辉 , 程俊 , 和定繁 , 董俊贤 , 李斌 , 刘畅 , 沈燚 , 张弄韬 , 李起荣 , 朱晓霰 , 李志超 , 毛国海 , 尹洪朗 , 熊超 , 苏磊 , 马仪 , 王科 , 彭庆军 , 孙世雄 , 谢林江 , 徐正佼 , 杨春欢 , 杨建平 , 杨琼珍 , 杨伟 , 杨洋 , 晏庆丰 , 吴恙 , 余波 , 许德林 , 王超 , 艾上美 , 高天喜 , 张林华 , 李玉福 , 张学军 , 王刚 , 潘义伟 , 袁洪章
Abstract: 本发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能耗智能接地线夹遥控系统,包括远程控制中心和智能接地线夹;远程控制中心包括控制终端,以及与控制终端和智能接地线夹通讯连接的服务器;智能接地线夹包括接地线夹、MCU主控单元、机械驱动装置、NB‑IoT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MCU主控单元包括状态检测单元、控制逻辑单元和执行单元;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智能接地线夹遥控系统的当前状态;控制逻辑单元根据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切换NB‑IoT通信模块的运行模式,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执行单元接收控制逻辑单元的控制指令切换NB‑IoT通信模块的运行模式,实现低能耗的智能接地线夹遥控系统。本发明具有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强、易于维护、续航长、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1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26735.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取销器,主要应用于电力作业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含底座、提升拉杆、齿轮摇把,所述底座中空,内部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提升拉杆,所述底座顶部一侧有齿轮摇把座,所述齿轮摇把座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摇把,所述提升拉杆顶部一侧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摇把一侧的齿轮啮合,所述齿轮摇把另一侧连接有摇把,所述齿轮摇把座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齿轮摇把盖,所述提升拉杆底部有销钩,所述销钩用于钩住绝缘子R销。应用本发明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取销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人机工程学优异,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安全高效,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人员体力消耗,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9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962803.X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巡检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巡检机器人行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驱动机构、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一行走轮架、第二行走轮架及行走机构,其中开合驱动机构设置于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并沿竖直方向输出动力,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行走轮架和第二行走轮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另一端为闭合端,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轮架或第二行走轮架的闭合端上,所述第一行走轮架和第二行走轮架通过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驱动打开或闭合。本发明使输电线路始终处于支架与连杆构成的密闭空间中,可有效防止机器人脱线,安全保护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41381.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处作业安全带失效预警装置及方法,通过监测主机和监测副机的配合,能够进行安全绳实时状态评估,将安全绳实时状态分为:正常状态、低挂高用状态、虚挂状态、拉直状态,再通过监测主机利用Lora通讯技术将安全绳实时状态发送至手持监测终端及监管终端,使安全监管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安全绳实时状态的监测和实时反馈,显著降低了高空作业中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手持监测终端能够同时对多个监测主机进行监测的功能,增强了安全监管的效率,使得安全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多个施工人员的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964711.0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10kV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首先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耐受电流阈值测试;其次更改耦合地线的根数,得到m组实测的雷击同跳耐受电流阈值;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阈值的理论值;进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阈值的理论计算公式的优化;最后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特性综合评估因子。本发明开发了一套考虑耦合地线数量的110kV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种考虑耦合地线数量的110kV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测评方法,可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雷击同跳耐受性能的测试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1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94593.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nventor: 李斌 , 钮学勤 , 李春瑞 , 余陶文 , 樊莹 , 段军鹏 , 王鹏 , 李光发 , 普金龙 , 程万龙 , 杨晓龙 , 张林华 , 赵拯 , 王靖伟 , 陈刚 , 苏磊 , 刘仕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测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线夹测温多源分层数据融合方法。采用分级融合的思想先对多组数据分簇,并在簇内进行第一层融合,以解决多源传感器分簇和簇内数据融合的问题。然后收集簇头传感器信息,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第二层融合,以解决簇头传感器的数据融合问题。本发明设计将多个无线温度传感器部署在单个线夹上的多个测点部位进行接触式测温,有利于实现多源分层数据融合;将多源与分层相结合,以利于全面精准获取线夹温升信息,能够全面精准获取该线夹的整体温升情况;基于神经网络的簇头间数据融合,通过对误差和融合度的评价,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可以实现误差的反向传播,使得融合效果最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