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能源管理风险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739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785573.9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能源管理风险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风险评估领域,包括将可调度机组、可再生能源机组、储能设备和柔性负载的数据载入至虚拟电厂中;构建ERM数学模型,根据载入数据求出总运营费用和收入;通过总运营费用和收入计算出不同约束下的风险水平,并对其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能源管理风险优化方法,提出了一个考虑极端事件的虚拟电厂日前ERM模型,考虑了可再生能源机组不确定性对VPP运行的影响,使虚拟电厂运营商根据风险偏好程度平衡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减轻了极端风险下的成本,并可以求解获得保护聚合器不受极端场景影响的解决方案。

    基于高阶杆塔建模的输电线路巡线抢修决策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97120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55630.9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杆塔建模的输电线路巡线抢修决策平台,平台各电力业务员班组成员通过各自终端访问高阶杆塔模型接口,由平台统一处理业务;高阶杆塔模型按数据层、内联层、控制层和接口层的纵向递进模式,各层之间分别由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抽象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端口处理模块进行交互。本发明平台以接口层统一获取和处理故障实时信息及各专业异步查询请求,平台内部完成信息整合、计算、归集等,对各级用户提供反馈、推送和发布服务。实时区和非实时区的信息同步由模型内部解决,使输电所人员不再往返变电站收集信息,在户外巡线抢修结果也能同步发往调度,不受时区间信息同步延时的限制,增强调控中心对故障处置状况的快速决策和集中管控能力。

    中长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的源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6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2673.5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长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的源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中长时间尺度源网协调控制模型;选择观察平面,完整刻画分布式电源安全域并计算分布式电源安全域的面积;通过控制参数空间刻画分布式电源安全域的投影,最大化拟合控制曲线初始模型,计算增广安全域在观察平面的面积,并调整控制参数使增广安全域的面积最大;输出中长时间尺度源网协调控制模型,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源网协调的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既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即接纳更多的工作点和新能源出力场景,又能在运行模拟阶段,为电网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一种考虑水光不确定性的源网储双层协同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07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4360.2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水光不确定性的源网储双层协同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通过对区域各日、季度和典型各水期的历史数据分析,构建水电径流的不确定性模型和光伏不确定性模型;基于得到的不确定性模型,构建包含配电网元素的源网协同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作为规划方案的决策层,下层对各场景下的控制变量和决策变量进行调控;采用双层粒子群迭代求解方法,分别在上层和下层决定规划决策变量和运行策略。本发明在配电网规划中考虑了小水电的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提升了以水电作为支撑电压的配电网规划中的规划方案准确性、有效性,可以显著提升规划配电网的运行鲁棒性和可靠性。

    一种输变电工程多场景微气象态势自感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3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4574.7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多场景微气象态势自感知装置,它包括监测仪,所述的监测仪包括底盘、支撑架和探测箱,所述的底盘内部设置有支脚,所述的支撑架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中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上端固定设置有探测箱,所述的探测箱与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加强轴,本发明将多种微气象感知模块集成化、自动化,实现多种复杂微气象数据自动采集和汇总,使装置可进行稳定、持续的对微气象信息进行监测,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微气象信息进行查看,本发明具有便于安装、固定效果好、数据传输便利、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