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40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633048.1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量路由器的协同控制方法,能量路由器包括上层服务器和底层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底层设备的期望状态值和当前状态值;确定所述期望状态值和所述当前状态值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在目标范围内,如果不在所述目标范围内,根据所述差值生成调整指令;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底层设备的所述当前状态值;重复执行获取所述底层设备的期望状态值和当前状态值的步骤,直至所述差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由于底层设备的状态值能够被调整,因此,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对能量路由器中底层设备不同状态值的协调控制。由于能量路由器在多源微网系统中占据核心控制位置,所以所述方法可以解决多源微网系统供能波动性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10429006.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中压‑低压协同优化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时空尺度构建配电网中压‑低压资源协调控制体系,包括:日前阶段中压控制中心、日内阶段低压控制中心和实时阶段资源控制中心;基于日前阶段中压控制中心获取中压配电网系统运行成本,基于中压配电网系统运行成本建立日前优化目标函数;设定日前优化约束条件;获取中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日内阶段低压控制中心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依次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得到低压配电网闭环滚动优化控制模型;对中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和低压配电网闭环滚动优化控制模型分别求解,实现配电网中压‑低压资源的协调控制。本申请可以对配电网中压‑低压灵活资源进行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0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0633693.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Encoder‑Decoder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通过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训练完成后,在模型的编码端,采用当前发电数据作为序列输入;通过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历史发电数据结合Encoder‑Decoder模型对光伏发电站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提前掌握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的变化情况,并提前制定出合理应对和解决方案;通过光伏发电的历史发电数据的发电功率和当前发电数据的发电功率之间的最大信息系数,选取最优的历史发点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学习样本,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452705.2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IPC: H02J13/00 , G06F30/36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全站IED仿真的变电站智能校核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全站所属的SCD文件;解析SCD文件所携带的全站IED装置模型中所有的遥信信号;通过MMS协议将每个遥信信号自动依次翻转变位发送至远动装置;接收远动装置基于遥信信号返回的IEC104报文;解析IEC104报文,得到远动装置的转发表;加载调控信息表;基于调控信息表、MMS发送记录文件、IED104报文接收记录文件和历史事件记录文件,生成远动装置校核报告。本申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进行校核的方式,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同时缩短了校核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校核的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缩短变电站工程投运前的调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04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19808.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箱固体显热蓄热供热系统及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包括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和二次侧管网;所述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包括通过一次侧管网依次连接的一次侧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换热器、一次侧第二循环水泵以及第二缓冲水箱;所述一次侧管网与所述二次侧管网通过所述换热器相连,实现一二次侧换热。本发明通过加装水箱改善了蓄热器输出温度波动,并且利用一次侧的双水箱带来的双重流量调节能力,提出针对二次侧需求变化的响应调控策略,本发明可增强固体蓄热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0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33693.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Encoder-Decoder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通过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训练完成后,在模型的编码端,采用当前发电数据作为序列输入;通过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历史发电数据结合Encoder-Decoder模型对光伏发电站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提前掌握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的变化情况,并提前制定出合理应对和解决方案;通过光伏发电的历史发电数据的发电功率和当前发电数据的发电功率之间的最大信息系数,选取最优的历史发点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学习样本,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52705.2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IPC: H02J13/00 , G06F30/36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全站IED仿真的变电站智能校核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全站所属的SCD文件;解析SCD文件所携带的全站IED装置模型中所有的遥信信号;通过MMS协议将每个遥信信号自动依次翻转变位发送至远动装置;接收远动装置基于遥信信号返回的IEC104报文;解析IEC104报文,得到远动装置的转发表;加载调控信息表;基于调控信息表、MMS发送记录文件、IED104报文接收记录文件和历史事件记录文件,生成远动装置校核报告。本申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进行校核的方式,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同时缩短了校核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校核的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缩短变电站工程投运前的调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6853.1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能量路由器电路拓扑结构和供电系统,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小水电输入端口、并网端口、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所述小水电输入端口通过整流电路与降压变压器相连,所述降压变压器与小水电机组相连,所述并网端口通过逆变电路与配电网相连,所述光伏端口与光伏阵列相连,所述储能端口与储能电池相连,所述小水电输入端口、所述并网端口、所述光伏端口和所述储能端口共用一条母线。本实施例提供了新能源接口,便于新能源的接入,满足能源互联网就地消纳新能源的要求,同时为了克服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等问题,还提供了储能设备的接口,能够满足互联网的供电多样性、能量双向流动甚至多向流动以及功率调控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06057.8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多场景容量配置优化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博弈主体和博弈主体参数,根据博弈主体和博弈主体参数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小水电站的总支付、光伏系统的总支付、储能电池的总支付和电网负荷的总支付;根据小水电站的总支付、光伏系统的总支付、储能电池的总支付和电网负荷的总支付利用博弈模型计算纳什均衡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可靠、全面的成本、收益计算,针对电网各方均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博弈模型,对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功能所带来的效益建立了一套可行、可靠和科学的调度优化方案,能够使得目前的容量配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04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619808.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箱固体显热蓄热供热系统及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包括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和二次侧管网;所述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包括通过一次侧管网依次连接的一次侧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换热器、一次侧第二循环水泵以及第二缓冲水箱;所述一次侧管网与所述二次侧管网通过所述换热器相连,实现一二次侧换热。本发明通过加装水箱改善了蓄热器输出温度波动,并且利用一次侧的双水箱带来的双重流量调节能力,提出针对二次侧需求变化的响应调控策略,本发明可增强固体蓄热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