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矿热炉电极调节电气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7422.7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矿热炉电极调节电气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包括,调研获取矿热炉系统的基础参数,对矿热炉供电系统的结构和电气参数进行配置与建模,生成矿热炉供电系统模型;建立弧长可显示调节的动态电弧模型,将矿热炉供电系统模型与该电弧模型连接,形成矿热炉系统模型;建立包含限幅环节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能反映实际电极调节系统特性的电流偏差与弧长变化量;根据控制策略或功率指令曲线计算曲线电流指令,给定仿真步长和仿真时间,执行仿真,通过指令电流与实际量测电流的偏差,确定电极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本发明有益效果:有助于确定矿热炉功率调节能力与潜力,对电网与逆行安全性、灵活性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

    一种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6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71374.X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整点值,分别计算行波由架空线的端点、各个连接点、电缆的端点传输至架空线的端点和电缆的端点的时间差值;S2构造时间轴,将差值在数轴上标记,形成时间差值区间;S3判断故障区间,测量实际故障行波的时间差值,判断故障所在区段。本发明针对含有支路的电缆-架空线混合配电线路提出了基于时间变量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当故障发生时,本故障只需取得初始故障行波由故障点传输至线路两端的时刻,由此得到两端的时间差Δt,根据由线路的端点与连接点整定值构造的时间轴判断故障发生的线路具体区段,从而由公式得到故障点与端点距离。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电气特性建模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54088.8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还原炉电气特性模拟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调研收集多晶硅还原炉电气结构和参数;建立双受控电压源与双向可控触发仿真主电路系统模型;构建双受控电压源调节档位和可控拼波触发角计算方法;给定仿真时长和仿真步长,根据调研获得的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及约束生成用于电压调节的包含调节挡位和拼波触发角的离散事件表;按离散事件表给出的受控源电压档位和触发角切换时序进行时域电气特性仿真,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计量单元获得多晶硅还原炉电气特性。

    一种不停电作业全绝缘遮蔽伞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48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70102.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维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停电作业全绝缘遮蔽伞,包括阶梯形固定架、贯穿设置于所述阶梯形固定架下端的调节组件、套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一端的压缩弹簧、螺纹连接于所述阶梯形固定架底部的旋钮复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组件一端的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滑轮支架内腔中部的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滑轮支架内腔上端和下端的辅助组件;本发明行走机构的设置能够平稳的带动遮蔽组件移动至目标防护位置,提高设备安装位置的合理程度及安装精度;可拆卸式设计便于携带拼装,通过物理绝缘隔离的方式避免作业人员人身触电风险,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适用于多个柱上设备不停电作业安装现场,减少了停电时间及停电作业次数。

    触发角闭锁与调节配合的多晶硅还原负荷削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1114.7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触发角闭锁与调节配合的多晶硅还原负荷削减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收集和分析多晶硅还原炉群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参数,推导与电气功率和功率调节相关的公式,并基于实时工况计算每台还原炉的触发角变化范围。当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系统可闭锁部分处于触发角范围内的还原炉进行首轮功率削减;若调节量仍不足,则对剩余处于非闭锁触发角区间的还原炉,利用牛顿下山迭代法计算触发角调节量,进行二轮功率调节。该方法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平衡性和调节能力,能够快速响应电网功率缺额。在不影响现有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通过触发角闭锁与调节配合,实现多晶硅还原炉负荷的快速削减,具有低通信要求、现场改动小、易于实施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