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3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710814987.4
申请日:2017-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9/006 , C09K5/048 , F01N3/0205 , F01N3/043 , F01N5/02 , F01N2240/05 , F01N2260/024 , F04B17/03 , F04B19/24 , F04B43/08 , F04B53/08 , F04F1/18 , F28D15/02 , F28D15/06 , F28D21/0001
Abstract: 提供磁流体驱动装置、磁流体驱动方法以及热输送方法,将管中流过的热媒用作热源,效率良好地驱动磁流体来输送热的单元。磁流体驱动装置(100)具有:双重管(10),具有内侧管(11)及形成在所述内侧管(11)的外侧的外侧管(12);以及磁场施加部(30),配置于所述双重管(10)的外侧,所述内侧管(11)在利用所述磁场施加部(30)施加磁场的区域内具有在所述内侧管(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高热传导区域(21)以及低热传导区域(22),所述侧管(11)的内部是热媒的流路,并且所述内侧管(11)与所述外侧管(12)之间是磁流体的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3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0814987.4
申请日:2017-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9/006 , C09K5/048 , F01N3/0205 , F01N3/043 , F01N5/02 , F01N2240/05 , F01N2260/024 , F04B17/03 , F04B19/24 , F04B43/08 , F04B53/08 , F04F1/18 , F28D15/02 , F28D15/06 , F28D21/0001
Abstract: 提供磁流体驱动装置、磁流体驱动方法以及热输送方法,将管中流过的热媒用作热源,效率良好地驱动磁流体来输送热的单元。磁流体驱动装置(100)具有:双重管(10),具有内侧管(11)及形成在所述内侧管(11)的外侧的外侧管(12);以及磁场施加部(30),配置于所述双重管(10)的外侧,所述内侧管(11)在利用所述磁场施加部(30)施加磁场的区域内具有在所述内侧管(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高热传导区域(21)以及低热传导区域(22),所述侧管(11)的内部是热媒的流路,并且所述内侧管(11)与所述外侧管(12)之间是磁流体的流路。
-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409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293.0
申请日:2006-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25B1/10 , F25B7/00 , F25B2309/061 , F25B2400/02 , F25B2400/13
Abstract: 一种安全的CO2冷冻机,其允许同时获得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以及具有在这之间的不同温度的低温热源,并且获得了控制的稳定性,实现了性能系数的增加。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CO2(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并具有制冷循环的CO2冷冻机,该制冷循环使得压缩到超临界区域之后,经由膨胀阀解压到CO2三相点的压力/温度水平或以下,从而被蒸发,该CO2冷冻机包括多级压缩机(3、4)、设置在冷凝器(5)和膨胀装置(7)之间的制冷剂流动通道(1)上的中间冷却器(6)、和从冷凝器(5)和中间冷却器(6)之间的制冷剂流动通道(1)分叉的第二制冷剂循环(2),该第二制冷剂循环经由膨胀装置(9)通过中间冷却器(6),且连接到多级压缩机(3、4)之间的制冷剂流动通道(1),第二制冷循环(2)构造成使得在中间冷却器(6)中在同一中间冷却器和制冷剂流动通道(1)之间实施蒸发潜热的吸收,从而甚至在膨胀装置(9)的上游侧保持CO2三相点的压力/温度水平(Ptr)或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18019.5
申请日:2018-03-09
IPC: H01F27/12 , C10M101/04 , C10M107/50 , H01B3/20 , H01B3/46 , C10N30/00 , C10N4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适配性高、且能够期待变压器的冷却特性进一步提高的变压器油。其是将植物油与硅油混合而成、且不含矿物油的变压器油,其特征在于,植物油与硅油的体积比为3∶7~7∶3,且分散有磁性粒子(例如温敏性磁性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556096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810184338.1
申请日:2005-09-13
Applicant: 学校法人同志社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昭和炭酸株式会社 , 吉村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16 , F01K9/02 , F01K25/103
Abstract: 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兰金循环和其他用于实现增压和输送机构的热泵,由于其没有机械损失和不需要机械部件,因而能提高热泵系统的可靠性,与机械泵相比还能降低工作负载。制冷剂液体供给管(3)连接到膨胀罐(2)(密闭容器)的下部,制冷剂排放管(4)连接到膨胀罐的上部,制冷剂液体流入膨胀罐(2)时开启的开/关阀(a1)安装在制冷剂液体供给管(3)上,压力达到规定值或高于该规定值时开启的压力调节阀(a2)安装在制冷剂排放管(4)上,冷却器(C)和加热器(H)被安装在膨胀罐(2)内,膨胀罐(2)内的制冷剂被加热器(H)加热而产生饱和温度或高于饱和温度的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蒸气被输送到热量收集器(5)。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18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80019146.9
申请日:2007-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2 , F16K13/10 , F16K31/06 , G02B26/02 , G03B9/02 , G05D7/005 , G05D7/0186 , Y10T29/49 , Y10T137/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节通过管路内的光的量、流体的流量或流体的压力的调节孔的控制方法。在光或流体通过的管路(3)内,呈横截状地配置着由含有磁性粒子的粘弹性固体形成的隔壁(5)。在隔壁(5)上,沿轴方向贯通地设有用于调节光量、流体流量或流体压力的调节孔(6)。通过使管路(3)内在径方向产生磁场梯度,使调节孔(6)的开口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065558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580031535.4
申请日:2005-09-13
Applicant: 学校法人同志社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昭和炭酸株式会社 , 吉村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16 , F01K9/02 , F01K25/103
Abstract: 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兰金循环和其他用于实现增压和输送机构的热泵,由于其没有机械损失和不需要机械部件,因而能提高热泵系统的可靠性,与机械泵相比还能降低工作负载。制冷剂液体供给管(3)连接到膨胀罐(2)(密闭容器)的下部,制冷剂排放管(4)连接到膨胀罐的上部,制冷剂液体流入膨胀罐(2)时开启的开/关阀(a1)安装在制冷剂液体供给管(3)上,压力达到规定值或高于该规定值时开启的压力调节阀(a2)安装在制冷剂排放管(4)上,冷却器(C)和加热器(H)被安装在膨胀罐(2)内,膨胀罐(2)内的制冷剂被加热器(H)加热而产生饱和温度或高于饱和温度的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蒸气被输送到热量收集器(5)。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18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80019146.9
申请日:2007-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2 , F16K13/10 , F16K31/06 , G02B26/02 , G03B9/02 , G05D7/005 , G05D7/0186 , Y10T29/49 , Y10T137/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节通过管路内的光的量、流体的流量或流体的压力的调节孔的控制方法。在光或流体通过的管路(3)内,呈横截状地配置着由含有磁性粒子的粘弹性固体形成的隔壁(5)。在隔壁(5)上,沿轴方向贯通地设有用于调节光量、流体流量或流体压力的调节孔(6)。通过使管路(3)内在径方向产生磁场梯度,使调节孔(6)的开口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7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132311.6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学校法人同志社 , 昭和电工气体产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7/0015 , F24D7/00 , F24S10/45 , F24S23/74 , F24S80/20 , F24S90/10 , F24S2023/84 , Y02B10/22 , Y02E10/44 , Y02E10/45
Abstract: 一种聚热装置,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不需要动力,能够节能,且能够简化装置结构而实现低成本化,而且即使在冬季也能得到高温的回收温度的太阳能聚热方法,所述聚热装置具备聚热器(2)和热交换器(3),聚热器(2)形成有以CO2为主要流体的工作流体即CO2流体所进行循环的闭回路(1),并聚热于CO2流体,热交换器(3)从聚热后的CO2流体进行热回收,所述聚热装置具备:对CO2流体(w)的潜势热进行回收而使其液化,并且在CO2流体(w)所流入的入口侧和CO2流体(w)所流出的出口侧设置高低差而在出口侧形成有由CO2流体(w)产生的液头压(H)的热交换器(3);介入设置于闭回路(1)并对聚热于液化的CO2流体(w)而使出口侧的CO2流体(w)成为超临界状态的聚热器(2),在闭回路(1)中形成CO2流体(w)的自然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