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19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0348.6
申请日:2012-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8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5 , C21D1/68 , C21D1/72 , C21D1/74 , C21D7/06 , C23C8/24 , C23C8/26
Abstract: 提供了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其包括向主要由铁构成的金属材料的表面施用稀硫酸,在施用稀硫酸后、在于所述金属材料的表面层中形成氮化层的氮化条件下、在CO、CO2和有机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存在下在所述金属材料上进行热处理,以在所述金属材料的氮化层表面上形成碳膜,该碳膜包括碳纳米线圈、碳纳米管和碳纳米丝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3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37236.2
申请日:2010-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0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23/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3/02
Abstract: 在冷却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的过程中,组合地使用产生超声振动的超声换能器(8)、与超声换能器(8)连接并沿指定方向传送超声振动的超声变幅器(7)、贮存熔体并与超声变幅器(7)接触的处理容器(2)和通过朝超声变幅器(7)挤压处理容器而固定处理容器(2)的处理容器固定装置(3),来对熔体施加超声振动,以结晶出初晶α-Al。
-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0348.6
申请日:2012-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8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5 , C21D1/68 , C21D1/72 , C21D1/74 , C21D7/06 , C23C8/24 , C23C8/26
Abstract: 提供了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其包括向主要由铁构成的金属材料的表面施用稀硫酸,在施用稀硫酸后、在于所述金属材料的表面层中形成氮化层的氮化条件下、在CO、CO2和有机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存在下在所述金属材料上进行热处理,以在所述金属材料的氮化层表面上形成碳膜,该碳膜包括碳纳米线圈、碳纳米管和碳纳米丝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236.2
申请日:2010-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0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23/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3/02
Abstract: 在冷却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的过程中,组合地使用产生超声振动的超声换能器(8)、与超声换能器(8)连接并沿指定方向传送超声振动的超声变幅器(7)、贮存熔体并与超声变幅器(7)接触的处理容器(2)和通过朝超声变幅器(7)挤压处理容器而固定处理容器(2)的处理容器固定装置(3),来对熔体施加超声振动,以结晶出初晶α-Al。
-
-
公开(公告)号:CN10425441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14649.2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2D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41 , B22D11/006 , B22D11/124 , B22D11/145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铸件以及能够提高要制造的铸件的形状自由度的铸件的制造方法、其制造设备和铸件。在通过从熔融金属槽2的液面Ma导出熔融金属M以及使已导出的熔融金属M凝固来使铸件成形时,在介于熔融金属槽2的液面Ma和其中熔融金属M凝固的凝固区域Rc之间的区域Rb内配置有由用于限定铸件的外形的多个外形限定部件4a构造成的外形单元4并使已从液面Ma导出的熔融金属M经过由外形单元4确定的区域导出,以及通过使所述多个外形限定部件4a之中的至少一个外形限定部件根据熔融金属M的导出而移动来改变铸件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31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73232.4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劣化的高强度的被膜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被形成在金属模的成型面上的被膜(1)的制造工序(S1),所述制造工序(S1)具备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和间歇加热工序(S12),在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中,在所述金属模的成型面上形成初始被膜(100),其中,所述初始被膜(100)具有:碳膜(140),其含有纳米碳类(142),且涂覆有富勒烯(143);氮化化合物层(120)以及渗硫层(130),所述氮化化合物层(120)以及渗硫层(130)位于所述碳膜与所述铁类材料之间,在间歇加热工序(S12)中,在非氧化气氛下对在所述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中所形成的初始被膜(100)进行间歇性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80074251.9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74 , B22C3/00 , B22C9/06 , B22C9/061 , B22D17/22 , C23C8/04 , C23C8/32 , C23C22/62 , C23C22/68 , C23C22/82 , C23C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模的防锈处理方法,其能够减少对金属模实施防锈处理时的时间以及成本。金属模(1)的防锈处理工序(S1)包括:氢氧化铁生成工序(S11),在金属模(1)的表面的预定部分上生成氢氧化铁;表面处理工序(S12),通过在缺氧气氛下对在氢氧化铁生成工序(S11)中生成了氢氧化铁的金属模(1)进行加热,从而形成覆盖金属模(1)的成形面的被膜,并且使在金属模(1)上所生成的氢氧化铁向黑锈发生转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