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740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42610.6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元件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部件(21),在其第一表面(2A)上安装半导体元件,且其第二表面(20B)具有限定冷却剂流路(20)、并沿第一方向(DR1)延伸、且从第二表面(20B)伸出到预定的高度、并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隔开的翅片(4);和第二部件(22),其限定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冷却剂流路。翅片(4)具有沟槽(4h),所述沟槽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DR2)延伸,并具有从翅片的顶端侧朝第二表面(20B)延伸的深度。沟槽(4h)的深度(d)小于翅片(4)的高度(H)。在沟槽(4h)中配置有突出部形成部件(32),所述突出部形成部件横跨相邻翅片(4)延伸,且在由所述相邻翅片限定的冷却剂流路中形成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248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80084732.5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生理性热量的测量器具备设置于人体的表面的热通量传感器(2)和计算部。热通量传感器(2)具备薄片状的传感器主体部(10)和薄片状的吸湿部件(14)。传感器主体部(10)形成有从第一面(10a)到第二面(10b)贯通传感器主体部(10)的多个通孔(40)。将传感器主体部(10)的第一面(10a)侧设为人体侧,输出与从第一面(10a)朝向第二面(10b)通过传感器主体部(10)的热通量相应的传感器信号。计算部基于传感器信号,计算从人体释放的生理性热量。由此,能够使在人体的表面产生的汗,经由多个通孔(40),朝向传感器主体部(10)的第二面(10b)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03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622533.5
申请日:2010-12-24
IPC: H02K9/1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冷却剂通道,线圈在该定子中被缠绕以至于具有线圈端部。在冷却剂通道中限定有冷却剂流动通过的流路径、布置在该流路径中的流分离器、以及第一冷却剂出口和第二冷却剂出口。流分离器工作用于将冷却剂的流分离成至少第一冷却剂流和第二冷却剂流。第一冷却剂出口与第一冷却剂流相通,而第二冷却剂出口与第二冷却剂流相通。第一冷却剂出口和第二冷却剂出口使得冷却剂排出到线圈端部的不同部分,由此即使在旋转电机被不期望地倾斜时也冷却几乎整个线圈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057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80125670.3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28F13/12 , B21D22/02 , B21D53/04 , F28F13/08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4 , F28F3/02 , F28F3/12 , F28F13/06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效地冷却发热体的新构造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交换器1具有多个流路3,所述多个流路通过将形成为直线状的多个立起的翅片11隔开固定的间隔而平行地排列,并使相邻翅片11彼此的间隙被配置于所述翅片11的立起方向上的顶部和底部的上板14和下板12封闭而形成,在上板14和下板12中的一者或两者上,沿各流路3的长度方向形成了多个向流路3内突出的突起23。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03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622533.5
申请日:2010-12-24
IPC: H02K9/1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冷却剂通道,线圈在该定子中被缠绕以至于具有线圈端部。在冷却剂通道中限定有冷却剂流动通过的流路径、布置在该流路径中的流分离器、以及第一冷却剂出口和第二冷却剂出口。流分离器工作用于将冷却剂的流分离成至少第一冷却剂流和第二冷却剂流。第一冷却剂出口与第一冷却剂流相通,而第二冷却剂出口与第二冷却剂流相通。第一冷却剂出口和第二冷却剂出口使得冷却剂排出到线圈端部的不同部分,由此即使在旋转电机被不期望地倾斜时也冷却几乎整个线圈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59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80019140.2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F28F3/02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40 , F28F3/022 , F28F13/06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5K7/20254 , H05K7/2039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用在用于电子设备的冷却器中的冷却翅片结构包括以曲折交错形式配置在冷却剂通路(80)中的多个钉状翅片(71)。每个钉状翅片(71)具有圆形部(72)和异形部(73),圆形部(72)具有圆形截面,异形部(73)在圆形部(72)的从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看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续接地设置。异形部(73)具有沿圆周(130)形成的外周面(75),圆周(130)的圆心位于钉状翅片(71,71B)的圆形部(72)的中心点(101),钉状翅片(71,71B)在相对于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的倾斜方向上与具有异形部(73)的钉状翅片(71,71A)相邻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59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19140.2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5K7/20 , F28F3/02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40 , F28F3/022 , F28F13/06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5K7/20254 , H05K7/2039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用在用于电子设备的冷却器中的冷却翅片结构包括以曲折交错形式配置在冷却剂通路(80)中的多个钉状翅片(71)。每个钉状翅片(71)具有圆形部(72)和异形部(73),圆形部(72)具有圆形截面,异形部(73)在圆形部(72)的从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看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续接地设置。异形部(73)具有沿圆周(130)形成的外周面(75),圆周(130)的圆心位于钉状翅片(71,71B)的圆形部(72)的中心点(101),钉状翅片(71,71B)在相对于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的倾斜方向上与具有异形部(73)的钉状翅片(71,71A)相邻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40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10542610.6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元件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部件(21),在其第一表面(2A)上安装半导体元件,且其第二表面(20B)具有限定冷却剂流路(20)、并沿第一方向(DR1)延伸、且从第二表面(20B)伸出到预定的高度、并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隔开的翅片(4);和第二部件(22),其限定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冷却剂流路。翅片(4)具有沟槽(4h),所述沟槽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DR2)延伸,并具有从翅片的顶端侧朝第二表面(20B)延伸的深度。沟槽(4h)的深度(d)小于翅片(4)的高度(H)。在沟槽(4h)中配置有突出部形成部件(32),所述突出部形成部件横跨相邻翅片(4)延伸,且在由所述相邻翅片限定的冷却剂流路中形成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05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80125670.3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28F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4 , F28F3/02 , F28F3/12 , F28F13/06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效地冷却发热体的新构造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交换器1具有多个流路3,所述多个流路通过将形成为直线状的多个立起的翅片11隔开固定的间隔而平行地排列,并使相邻翅片11彼此的间隙被配置于所述翅片11的立起方向上的顶部和底部的上板14和下板12封闭而形成,在上板14和下板12中的一者或两者上,沿各流路3的长度方向形成了多个向流路3内突出的突起23。
-
公开(公告)号:CN10239613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80158670.3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冷却性能的旋转电机(100)。端板(25)包括:环状板部(26),其相对于转子(10)在轴向上远离地配置且在转轴(58)上固定设置;和筒部(27),其从环状板部(26)的外缘(26a)突起且与转子(10)的轴向端面(13)抵接。在转子(10)和端板(25)之间配置的隔板(29)在转子(10)和隔板(29)之间形成第一空间(42),且在环状板部(26)和隔板(29)之间形成第二空间(43)。在隔板(29)上,在相对于永磁体(21)径向外侧,形成有将第一空间(42)和第二空间(43)连通的连通路(44)。在环状板部(26)上,在相对于永磁体(21)径向内侧,形成有在轴向上贯穿环状板部(26)的贯通孔(4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