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37337.2
申请日:2023-09-05
申请人: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隧道增压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道自动风门、第二道风门、硬质风管和排风管;当用于施工隧道压入式增压通风时:第一道自动风门和第二道风门,均用于设置于隧道洞内;硬质风管,位于隧道洞内的顶部的一侧,且沿隧道走向设置,其前端位于隧道洞外,与鼓风机相连接,后端连接软质风管,软质风管后端延伸至靠近掌子面;排风管,用于设置于隧道洞内的顶部,其前端位于隧道洞外,其后端依次穿过第一道自动风门和第二道风门,排风管用于将掌子面处封闭空间内的多余的气体排出隧道洞外。使用该增压通风系统,解决了高海拔地区低压稀氧环境下掌子面不能达到常压及长大隧道中通风系统风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3538.6
申请日:2023-03-13
申请人: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栋 , 刘常利 , 罗占夫 , 王树刚 , 孙毅 , 高士超 , 何泉 , 杨琨 , 马国栋 , 周川川 , 朱培潜 , 周勇军 , 刘善义 , 吴宗晋 , 李军成 , 吴海平 , 赵希望 , 吴元金 , 彭桂彬 , 杨效广 , 肖正 , 刘润华 , 史文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管截面流速的隧道或巷道通风阻力测算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计算得到平均空气密度和势压差,计算壁面切应力,计算参考速度,计算参考雷诺数,计算整数系数n和无量纲切应力s,计算摩擦阻力系数,测量通道截面积和周长并计算通风阻力;本发明通过测量风量、压力梯度以及截面内两个位置的风速即可计算出隧道或巷道以及刚质风筒通风的通风阻力,在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测量时间及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9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7191.9
申请日:2023-09-25
申请人: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尹龙 , 王栋 , 孙毅 , 王树刚 , 周嵩 , 罗占夫 , 周川川 , 高士超 , 马国栋 , 赵希望 , 冯小海 , 吴元金 , 张云龙 , 彭桂彬 , 杨效广 , 刘润华 , 高华勇 , 蔡征宇 , 史文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掌子面施工隧道通风系统及风量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一套或多套通风装置,当为多套时,多套装置并行排列,用于向隧道开挖面供风;各套所述通风装置均包括:一个软风管,软风管穿入斜井,其前端向前延伸,侧壁上,且位于侧壁同一侧连接有多个与其相连通的智能调控骨架风管;其后端与设置于斜井的洞口外的风机相连接;各智能调控骨架风管沿软风管的长度间隔排布;各智能调控骨架风管的前端均各连接有分流风管,各分流风管均用于将其连同的软风管中的气体输送至对应的隧道开挖面。采用该系统,通过智能调控风阀之间的联动调节实现多个掌子面的智能分风,实现了相邻隧道通风装置互用,且可根据各掌子面工况实时改变分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89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04070.4
申请日:2022-07-2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提出一种热化学蓄热与空气循环热泵空调耦合的供能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热泵空调子系统、热化学蓄热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通过空气循环热泵提升太阳能及低品位能温度,获得的高温空气送至热化学蓄热子系统,依靠膨胀机产生的低温空气用于空调;需热时,热化学蓄热子系统释放热量对室内供热并提供生活热水。本发明将空气循环热泵与热化学蓄热结合,解决了传统蓄热方式热损失大,难以实现跨季节蓄热以及热化学蓄热难以回收利用低品位能的问题;同时使用电动涡轮增压器,避免了膨胀机难以小型化的问题;且系统可对建筑供冷、供热及蓄热,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有助于建筑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89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904070.4
申请日:2022-07-2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提出一种热化学蓄热与空气循环热泵空调耦合的供能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热泵空调子系统、热化学蓄热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通过空气循环热泵提升太阳能及低品位能温度,获得的高温空气送至热化学蓄热子系统,依靠膨胀机产生的低温空气用于空调;需热时,热化学蓄热子系统释放热量对室内供热并提供生活热水。本发明将空气循环热泵与热化学蓄热结合,解决了传统蓄热方式热损失大,难以实现跨季节蓄热以及热化学蓄热难以回收利用低品位能的问题;同时使用电动涡轮增压器,避免了膨胀机难以小型化的问题;且系统可对建筑供冷、供热及蓄热,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有助于建筑低碳运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