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风屏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652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583124.2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海大桥风屏障设计方法。它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相结合分别建立有、无风屏障时的桥面风速场模型,不断改变桥面风速场模型中模拟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计算桥面等效风速与风速折减系数与典型车型的行车安全风速相比较,为安全时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即为所需设计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本发明在设计跨海大桥的风屏障时,不仅考虑常规的因素,而且提出考虑多风向和多桥型的影响,同时,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相结合的手段确定桥面风速场,得出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两个参数,进而设计风屏障,这样设计出的风屏障更合理,更经济,能够切实地满足工程要求,有力保障行车安全。

    跨海大桥风屏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65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83124.2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海大桥风屏障设计方法。它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相结合分别建立有、无风屏障时的桥面风速场模型,不断改变桥面风速场模型中模拟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计算桥面等效风速与风速折减系数与典型车型的行车安全风速相比较,为安全时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即为所需设计的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本发明在设计跨海大桥的风屏障时,不仅考虑常规的因素,而且提出考虑多风向和多桥型的影响,同时,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相结合的手段确定桥面风速场,得出风屏障的高度及透风率两个参数,进而设计风屏障,这样设计出的风屏障更合理,更经济,能够切实地满足工程要求,有力保障行车安全。

    一种地下电力设备的防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41718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1410518.3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淹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地下电力设备的防淹装置,包括进门口,所述进门口顶部一端开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门口一端铰接有挡水板,所述流水槽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水板的齿杆、转动齿轮、锥形齿轮连接机构、皮带连接机构和转动轴,所述流水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固定有漂浮板,所述移动块一端固定有齿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进门口封闭,避免外界水通过进门口进入地下,对地下的电力设备的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关闭挡水板,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人员没有及时的关闭挡水板造成外界水进入地底,对电力设备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

    一种蒸发冷凝机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64717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554094.7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冷凝机组,包括机组本体,机组本体包括壳体以及布置于壳体内的冷凝单元、冷却水喷淋单元和集水单元,冷却水喷淋单元和集水单元分列于冷凝单元的上下两侧,壳体上配置有进风管和排风管,壳体上还配置有与集水单元连通的取水管,取水管包括靠近排风管的底部进行布管的传热管段。本实用新型设置取水管从集水单元取水,该取水管的传热管段靠近排风管的底部进行布管,利用机组自有水体对排风管进行加热,可减少排风管底部冷凝水的产生,有效地解决目前地铁车站采用蒸发冷凝机组时大量冷凝水滴漏在蒸发冷凝机房内、造成后期运营维护困难的问题;对现有蒸发冷凝机组的结构改动较小,易于加工和安装,便捷性和实用性强。

    冷凝水上排式机房空调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3556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362747.8

    申请日:2012-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上排式机房空调,包括机组壳体,位于机组壳体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和风机,以及冷凝器,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回路,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设有冷凝水积水容器,所述冷凝水积水容器内设置有冷凝水提升泵,所述冷凝水提升泵的出口通过冷凝水管与机组壳体上部的冷凝水排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冷凝水的排放为有组织排放,改善了冷凝水排放的灵活性,提高了机房空调的适应性,对于机房空调的布置方案有较大改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