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7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94583.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nventor: 刘忠磊 , 贾卫东 , 李忠治 , 王晓勇 , 刘同江 , 陈磊 , 王建伟 , 王旭华 , 佟瑶 , 于世孟 , 赵振东 , 许卫武 , 刘振国 , 海广华 , 张书义 , 夏万云 , 于本泉 , 杨成玺 , 刘晓林 , 董斌 , 王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TBM隧道施工地震勘探搭载式检波器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设在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上的,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超声波信号;根据获取的超声波信号,得到各检波器与各超声波发射器之间的直线距离;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将同一检波器与各超声波发射器之间的直线距离结合,得到检波器的三维位置。在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上设置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将同一检波器与各超声波发射器之间的直线距离结合,能够得到检波器的三维位置,不需要人力到隧道内进行测量,能够准确得到各检波器在TBM隧道内的空间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93128.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nventor: 李庆民 , 李忠治 , 贾卫东 , 王晓勇 , 刘同江 , 刘忠磊 , 陈磊 , 王建伟 , 佟瑶 , 王旭华 , 于世孟 , 赵振东 , 夏万云 , 于本泉 , 杨成玺 , 刘晓林 , 董斌 , 王飞 , 冯二江 , 苏宪博 , 郝志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孔中发射和接收地震信号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工作面钻孔内激发地震波信号,在围岩钻孔内接收地震波信号,能够采集到高信噪比的地震信号数据;而且在钻孔内部进行激发和采集地震波,对地震勘探工作空间要求小,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6513.4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忠磊 , 刘同江 , 陈子林 , 赵振东 , 林赉贶 , 杨成玺 , 夏毅敏 , 于世孟 , 黄建军 , 董斌 , 王旭华 , 李秀东 , 娄瑞 , 吴伟煜 , 史林肯 , 马浴阳 , 汪景涛 , 余云翔
IPC: G06T7/60 , G01B11/14 , G06T7/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TBM盾尾间隙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测量敞开式TBM护盾尾部与围岩间隙的方法,该方法结合Blender软件建立包含围岩、TBM护盾、反光贴、双目相机、LED射灯的虚拟场景。该虚拟场景中TBM护盾、围岩和反光贴的纹理依据现实图像可设置,由纹理和围岩面的变化可以渲染出大量双目相机图像,同时由编写的blender脚本获得到对应双目图形下的TBM护盾尾部与围岩的间隙,即生成数据集。使用该数据集在服务器上搭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获得训练权重。然后部署该模型和权重到测量设备中,即可通过测量设备拍摄双目相机图像,测得护盾尾部与围岩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21253411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557552.3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交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深大基坑装配式支撑体系,包括若干预埋连接单元,若干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单元,若干装配式钢支撑单元,所述预埋连接单元至上而下依次分层且均布在所述基坑上,所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单元的两端与所述预埋连接单元固定连接,且其等距均布在所述基坑的顶端,所述装配式钢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层,其的两端与预埋连接单元固定连接,且其等距均布在所述基坑上,并且其位于所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单元的下部;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适用于地铁深大基坑的装配式支撑的技术,同时实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重复利用,节约了材料,缩短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212534139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557174.9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交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竖向加固单元,边坡切向支护单元,排水单元,所述竖向加固单元从待加固边坡顶部的土体竖直向下并锚固在土体中,所述边坡切向支护单元设置在所述待支护边坡的坡面上,其垂直并锚固于所述待支护边坡坡面后端的土体中,所述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待支护边坡坡面的底端,其用于排除支护结构土体内的地下水;当所述竖向加固单元,边坡切向支护单元以及排水单元均锚固在待支护边坡坡面后端的土体内时,形成具有防塌和切向抗剪以及可以排水的新型边坡支护结构;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在实现边坡抗剪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地防止边坡塌陷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32331.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阵列两轴联动加工方法,包括:在机床主轴上安装精密回转底座、X向、Y向精密位移平台、回转工件,X向、Y向精密平台分别用于两个轴向的精密进给,调节回转工件相对机床主轴的位置,使回转工件轴心与机床主轴轴心同心;先加工工件中心微透镜,主轴控制工件以一定转速自由旋转,金刚石圆弧车刀在沿加工轨迹曲线从球面或非球面微透镜边缘向回转中心移动,时刻保持车刀圆弧面与微透镜加工轨迹曲线相切,通过X、Z两轴联动实现中心微透镜阵列高精度快速成型;调节X向和Y向精密位移平台,将第N个微透镜阵列轴心调节至与机床主轴重合,直到完成整个面内微透镜阵列的加工,得到最终的微透镜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60583.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3B11/06 , B23K26/06 , B23K26/35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抗粘减磨超精密模具、加工系统及方法,具体的,本发明提出的超光滑表面和纳米织构复合的光学模具,通过超精密磨削和抛光技术获得超光滑表面的模具后,采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在模具表面制备纳米织构,在不影响模具的性能以及模压后光学元件表面质量和面型精度的前提下,利用纳米织构降低高温下模具与光学元件的粘接以及模具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54026.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曲面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曲率自由曲面法向测量方法,将测量装置安装在五轴加工中心的B轴上,使得测量装置的测头的激光点聚焦于B轴回转中心的位置;将工件安装在五轴加工中心的C轴上;确定测量装置的测头原点在工件中心处的原点坐标;获取测头在机床的实时位置坐标;根据测头原点在工件中心处的原点坐标、自由曲面的离散点云数据以及B轴法向摆动角度的精确控制生成自由曲面法向摆动光栅式测量路径;在该路径中测头在X/Z/B三轴联动带动下沿自由曲面进行轮廓扫描,扫描过程中测头在法矢方向与自由曲面距离始终为为测头焦距;每完成一行的扫描,测头在Y轴方向按给定步长进给,完成下一行的轮廓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54026.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曲面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曲率自由曲面法向测量方法,将测量装置安装在五轴加工中心的B轴上,使得测量装置的测头的激光点聚焦于B轴回转中心的位置;将工件安装在五轴加工中心的C轴上;确定测量装置的测头原点在工件中心处的原点坐标;获取测头在机床的实时位置坐标;根据测头原点在工件中心处的原点坐标、自由曲面的离散点云数据以及B轴法向摆动角度的精确控制生成自由曲面法向摆动光栅式测量路径;在该路径中测头在X/Z/B三轴联动带动下沿自由曲面进行轮廓扫描,扫描过程中测头在法矢方向与自由曲面距离始终为为测头焦距;每完成一行的扫描,测头在Y轴方向按给定步长进给,完成下一行的轮廓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332331.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阵列两轴联动加工方法,包括:在机床主轴上安装精密回转底座、X向、Y向精密位移平台、回转工件,X向、Y向精密平台分别用于两个轴向的精密进给,调节回转工件相对机床主轴的位置,使回转工件轴心与机床主轴轴心同心;先加工工件中心微透镜,主轴控制工件以一定转速自由旋转,金刚石圆弧车刀在沿加工轨迹曲线从球面或非球面微透镜边缘向回转中心移动,时刻保持车刀圆弧面与微透镜加工轨迹曲线相切,通过X、Z两轴联动实现中心微透镜阵列高精度快速成型;调节X向和Y向精密位移平台,将第N个微透镜阵列轴心调节至与机床主轴重合,直到完成整个面内微透镜阵列的加工,得到最终的微透镜阵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