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21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63773.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方佳 , 张红卫 , 戴培义 , 卢斌 , 罗丹 , 廖颖华 , 王新丰 , 王英森 , 焦文铜 , 吴浩田 , 吕建兵 , 董勤喜 , 曾潮元 , 黎剑华 , 袁炳祥 , 刘冰枝 , 王婉莹 , 伍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深(大)溶腔地质的铁路桥梁寿命监测平台,包括底座和安装箱,底座一侧上方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中部均焊接有弹簧,安装箱内底部一角安装有第一显示灯、蜂鸣器和第二显示灯,升降板一侧中部焊接有Z型板,安装箱内和Z型板上设有启闭机构,安装箱内顶部一角安装有摄像头,安装箱和底座的一侧边缘处焊接有L型安装板,L型安装板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螺接有螺杆,螺杆内设有紧固机构,安装箱和底座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尖锥。本发明可实时判断铁路桥梁是否开始下陷且是否至危险临界值,无需人工进行实地测量,且可及时的预知下陷危险,避免出现人身安全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整个装置安装更加稳固、不易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1630.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挖支护桩施工工法,包括对施工区域场地整平,并进行测量放样,在预定位置进行锁口施工,开挖第一节桩孔并施作护壁,在开挖的护壁内支设模板并灌注混凝土,下节桩孔开挖,护壁钢筋绑扎,处于下节的钢筋与处于上节的钢筋进行拉接,水磨钻对桩孔内壁和桩孔底部取芯,并最终开挖至设计深度,桩身钢筋绑扎,浇筑桩身混凝土,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身检测,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过程中若支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出现孔壁坍塌或桩孔失稳现象,从而影响桩孔整体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1631.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路 , 廖颖华 , 谢芳君 , 苏勇 , 郑玉玺 , 胡刚 , 王英森 , 李成明 , 蒋东宇 , 龚巍 , 梁晓旭 , 朱仲 , 史宗泽 , 杨雷强 , 赵增铮 , 李世浩 , 刘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孔施工用泥渣提升装置,包括:立柱、横梁以及收集桶,立柱为两根,两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横梁水平地固定在两立柱的顶部,横梁的底部以及其中一根立柱的侧壁上分别通过固定架设置有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收放组件,收放组件位于第二导向轮的正下方,收放组件上卷积有吊索,立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收放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吊索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导向轮以及第一导向轮,吊索穿过第一导向轮的一端固定有两连接索,收集桶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吊耳,两连接索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与两吊耳卡接的卡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泥渣提升装置,其吊索与提升桶的固定和拆卸较为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38416.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泥浆泥水处理工艺,包括:选择絮凝剂步骤,根据当前桩基工程点的废弃泥浆的特点,选择对应种类的絮凝剂后,将絮凝剂加入泥浆中;脱水处理步骤,在当前桩基工程点处,使用小型脱水设备将加入絮凝剂的泥浆进行泥水分离,得到分离后的水和渣土;改良复用步骤,将渣土进行改良处理后,进行再次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有效的降低道路工程中废弃泥浆泥水的运输成本,提升操作的便捷性,还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且处理后的废查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240320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727634.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桁架的后锚固结构和挂篮,包括:后下弦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形成于所述后下弦架的第一端和其第二端之间的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后下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行走伸缩梁,滑动设于所述空腔,且其一端显露于所述后下弦架的第一端;第一锚固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后下弦架的第一端;第二锚固杆,可分离的设于所述后下弦架的第一端,以使所述第二锚固杆具有穿设于所述后下弦架的第一端的第一固定状态,以及穿设于所述行走伸缩梁的第二固定状态;第三锚固杆,活动穿设于所述行走伸缩梁;其中,所述第一锚固杆、所述第二锚固杆和所述第三锚固杆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后锚固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896252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1765136.8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三角托架,包括预埋件、支撑件以及加强件;所述预埋件预埋在桥梁的墩身中;所述支撑件有多个且并列间隔布置,每个支撑件与预埋件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固定相连,多个支撑件配合来对桥梁的梁体节段现浇施工模板进行支撑;所述加强件包括在相邻两支撑件之间均连接的第一加强部以及连接在多个支撑件之间的第二加强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预埋件、多个支撑件、多个第一加强部以及多个第二加强部来构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多个支撑件配合来对桥梁的梁体节段现浇施工模板进行支撑;同时因是安装在桥梁的墩身上,不需要对地面进行基础处理,增强了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762945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498852.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雷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新型贝雷梁。其包括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与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加固件,加固件位于第一贝雷梁与第二贝雷梁连接处的内侧,加固件包括两个竖板、一个中轴杆、四个斜杆与两个横板,中轴杆位于两个竖板中间,四个斜杆位于中轴杆与两个竖板中间并两两呈叉形结构,两个横板分别位于两个竖板两端端面,加固件与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设置的加固机构,可以对第一贝雷梁与第二贝雷梁的连接处进行进一步的加固,让第一贝雷梁与第二贝雷梁的连接处不再薄弱,将承重力、稳定性等提升至与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本体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107147.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ALC轻质隔墙板的安装方法,ALC轻质隔板包括分别安装在ALC轻质隔板上下两端的至少两个内固定柱、与内固定柱连接的弹簧,以及固定内固定柱的限位柱,所述ALC轻质隔板的两端设有安装内固定柱的竖直盲孔、与竖直盲孔连通的水平通孔,所述内固定柱和弹簧固定在竖直盲孔中,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水平通孔中,所述限位柱用于固定压缩弹簧后的内固定柱;还包括有如下的安装步骤:A、固定隔墙钢卡;B、安装内固定柱;C、安装ALC轻质隔板;D、检查、调整ALC轻质隔板;F、上梁体和下梁体的板缝处理;E、在ALC轻质隔板底部塞木楔。本发明固定ALC轻质隔板时安装方便,减少垫木块的工艺,同时能提高ALC轻质隔板的固定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2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107147.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ALC轻质隔墙板的安装方法,ALC轻质隔板包括分别安装在ALC轻质隔板上下两端的至少两个内固定柱、与内固定柱连接的弹簧,以及固定内固定柱的限位柱,所述ALC轻质隔板的两端设有安装内固定柱的竖直盲孔、与竖直盲孔连通的水平通孔,所述内固定柱和弹簧固定在竖直盲孔中,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水平通孔中,所述限位柱用于固定压缩弹簧后的内固定柱;还包括有如下的安装步骤:A、固定隔墙钢卡;B、安装内固定柱;C、安装ALC轻质隔板;D、检查、调整ALC轻质隔板;F、上梁体和下梁体的板缝处理;E、在ALC轻质隔板底部塞木楔。本发明固定ALC轻质隔板时安装方便,减少垫木块的工艺,同时能提高ALC轻质隔板的固定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386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108731.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BIM的钢结构停车楼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获取设计图纸以及施工环境数据,利用BIM软件生成停车楼BIM模型;B:对停车楼BIM模型进行深化处理,得到停车楼深化模型;C:对停车楼深化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并生成施工优化方案;D:对停车楼BIM模型进行模块化拆分,将拆分的BIM模型对应至施工地基上,将施工地基划分为至少两个施工区域;E:对停车楼BIM模型的模块化拆分,得到若干个预制件模块,并生成预制件模块图纸,并根据图纸进行预制件加工。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常规设计对停车楼进行设计,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会出现较多突发的问题和风险,从而造成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周期变长的问题。
-
-
-
-
-
-
-
-
-